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厢记》描写了贫穷书生张君瑞与宰相之女崔莺莺曲曲折折的爱情婚姻。张生之所以能与莺莺美梦成真,侍女红娘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她不但不遗余力地推动崔张爱情稳健发展,而且成为二人爱情获得胜利的“保护神”和捍卫者,她回击了企图破坏崔张幸福爱情的恶势力老夫人和郑恒的反扑。这就突破了红娘身为侍女服侍小姐起居饮食、陪读伴行的本身职能。  相似文献   

2.
操控全局治家有方——论《西厢记》中老夫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侠 《文教资料》2007,(12):66-68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误解与冷遇。本文立足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从戏曲需要冲突的角度,从社会的政治、经济、风俗、观念的角度谈起,为老夫人正名。当我们把她放回到她所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中的时候,会比较冷静的理解老夫人,或许还会接受她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3.
梁婉 《黑河教育》2008,(5):21-22
中国古典文学中素有"双璧"之称,其中一"璧"就是指王实甫的《西厢记》。早在明朝初年,就有人给予其极高的评价:"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在以后的几百年里,《西厢记》更是以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张广银 《语文天地》2011,(13):37-38
《西厢记》是王实甫写的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长亭送别》为《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描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传统的解说为:该文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生活包罗万象,五光十色,然而以性角色为本位的个体生命和以两性结合为基础的家庭构成,却是其最基本细胞,爱情生活由此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而又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然文学是人学,文学每每以人的感情和命运为描写对象,以展现人性人情及其时代风貌与社会本质特征为己任,那么爱情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文学反映人类生活的一大重要题材和主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生活包罗万象,五光十色,然而以性角色为本位的个体生命和以两性结合为基础的家庭构成,却是其最基本细胞,爱情生活由此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而又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然文学是人学,文学每每以人的感情和命运为描写对象,以展现人性人情及其时代风貌与社会本质特征为己任,那么爱情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文学反映人类生活的一大重要题材和主题。  相似文献   

7.
金代董解元创作的《西厢记诸宫调》在崔张爱情故事流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西厢记诸宫调》中,董解元通过对红娘身份设定及言行表现的具体描写,着重刻画了她心思单纯、热情善良、智慧聪明、爱憎分明、富于正义以及谨慎细致的性格特点,并让她在促进崔张姻缘的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斗争力量与反抗精神.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对红...  相似文献   

8.
王实甫是我国戏剧史上文采派剧作家的杰出代表《西厢记》剧情跌宕,人物俊美,曲词婉丽,感情真挚,素有花间美人之誉《。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脍炙人口的一折戏,共有十九支曲词,由崔莺莺主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和张爱玲虽属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家,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二者身上有很多的可比性。就二者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和《金锁记》来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诸多相异的地方,显示了二者对女性命运的不同的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0.
红娘与桃丽娜是王实甫与莫里哀塑造的两个成功的艺术典型。本文试比较她们在出身地位、生活经历、精神性格、表现的社会意义等方面的惊人相似之处以及她们身上的差别,从她们在剧中的一些语言、行为着手,联系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来分析产生这些相似与差别的原因。以此得出一些认识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齐涛 《文学教育(上)》2010,(13):124-125
本文以《莺莺传》、《董西厢》和《王西辐》中老夫人形象为视角,通过从唐到元老夫人形象之流变,映射出唐金元婚恋观,从中也折射出外族的入侵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吴文昭 《考试周刊》2007,4(32):28-30
《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情剧双璧"。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前人也对二者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本文则选取了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同和异,并分析了产生异的原因。可以说,红娘和春香,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两个最佳女配角。  相似文献   

13.
崔莺莺、杜丽娘尽管都生活在封建礼教的阴影下,她们却都能够勇敢的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平等的婚姻;但她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追求又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反映着具体的历史时代和作家世界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记得前年刚刚进入广州外国语学校的时候,教科室安排我讲一节校级公开课。一位同事建议我讲《长亭送别》,但我觉得自己好像讲不出什么东西来,于是选择了《等待戈多》。当时学生和老师都很费解:为什么选择那么难又那么长的一篇课文来讲公开课。孙绍振  相似文献   

15.
同样的离别,同样的悲痛欲绝,同样的难舍难分。两首离歌却能给人不同的感觉,缘自何由?董解元的《小亭送别》与王实甫的《长亭送别》都描述了崔莺莺和张生之间浓得化不开的离别之情。本文将带领你们一起游离于两剧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的缠绵柔情。并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时代性因素对学者的创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鲁娉  何俊 《考试周刊》2007,(48):95-96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都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两部戏剧分别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丫鬟(侍女)形象:红娘和玛利亚。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低于主人但是才智却更胜一筹。但是由于剧本结构以及作者写作意图的不同,两个人物除了相似点以外更多的是不同之处,本文将比较分析这两个人物的相似点及不同点。  相似文献   

17.
朱莉、德·莫尔索夫人都是追求爱情的女性,都是贤妻良母.卢梭把朱莉写成了理想的人物,启发人们怎样理智地生活和相爱;巴翁的莫尔索夫人是一个现实主义典型,她的爱情追求是一个悲剧,表现作者科学的爱情观和对家庭、婚姻问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一书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用行动告诉世人:不能为了金钱、地位、财产而结婚;但结婚不考虑这些因素也是不行的.她在任何时候都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做自己,因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收获美满的婚姻.她的婚姻观不仅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注意.也足以警示现代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正确的婚姻观,什么是应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方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许多作品,性别意识越来越强,她开始关注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并表现了深刻独到的见解与领悟。作品中描写了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虽然这些女性没有选择逆来顺受,没有选择隐忍承受,而是奋力反抗、自救,可结果却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使自己陷入了更加不幸的深渊而无法自拔,从而使悲剧更加地成为悲剧。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9,(4):132-136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20年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他教育哲学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成果。他以实用主义哲学,西方社会改良主义和机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研究、探讨影响教育发展的三大问题,即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儿童理论与实践,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