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汉友 《教师》2011,(27):97-97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因此我认为一堂成功的化学课,  相似文献   

2.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3.
赵玉柱 《中学生物学》2009,25(11):21-2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激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激发他们积极思维,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地学习研究,进而解决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搞好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赵博 《吉林教育》2006,(12):53-53
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设问导学”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设问导学教学法是以提出问题-对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为主线,让问题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积极实践,教师强调重点,适当点拨,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 “学会数学交流”已成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对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认为,我们有必要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数学交流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了解现实教学中有效数学交流的现状,发现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把本次新课改做得更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只注重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教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的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很少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探索创造。去“做数学”。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根据认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而交往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积极、高效地互动。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现在,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主导。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也非常注重促进师生互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就如何促进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验,谈几点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以这种方式学习呢?  相似文献   

11.
左向荣 《考试周刊》2011,(66):75-75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把握提问的时机,启发学生思维。成功教学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在重视课堂设疑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设疑的时机,这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要想把握好这个关键,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巧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实践、类比、归纳、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教学的信心。本人就“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中,针对生活化数学教学,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践探索方面谈一些看法、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举例是教学中联系实际说明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也是课堂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数学是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数学法则、定理、公式、概念等语法规则构成的一种科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抽象性是数学的特点,科学性是数学的原则,准确性是数学的灵魂。因此,典型举例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新颖、富有趣味性的举例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培养数学计算运用能力。举例,  相似文献   

14.
李祥 《考试周刊》2013,(78):68-68
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呼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让学生重视问题,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探讨了着力从四个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习惯,使学生好问;掌握方法;使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17.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问题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闸述问题、组织问题和输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笔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学而不思则罔”,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9.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集体活动,包括师生间的讨论与交流,而这种交流是指师生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语言、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交流.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也颇为重视交流,但很多时候都是“严刑拷打”或“无病呻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应该是教师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思想与观念,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 师生交流是现代课堂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交流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下是我亲身经历课堂交流片段,成功与失败并存,现在提供给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