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地形》一章是初中第三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学习中国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而“地形概况”一节则是基础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地形概况”一节,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是本节...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处理 1.结合当地乡土地理实际,由近及远,弄清地形与地势两个基本概念的差异。读《地理》第3册P_(23)读图部分,初步了解地势西高东低的表现。 2.用一红色纸条将36°N线在“中国地形”挂图上醒目地标出,学生可用红笔相应地将P_(24)插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地位与联系 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也是本册乃至整个初中地理课的重点之一。我国的地形对气候、河流有较大的影响 ,与第四册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商业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联系。重点 (1)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2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大致分布难点我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形地势的两大基本特点及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特点、分布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3.通过对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沈国明 《新高考》2007,(4):43-49
一、难点突破 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设计思路本着一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二、教材分析与处理“中国地形”是《中国地理》(人教版)第三章《中国的地形》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气候、河流等章节,并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旧大纲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地形名称, 相对冲淡了对地形特征的认识。“新标准”删繁就简,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上,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用《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指导旧教材, 既可培养学…  相似文献   

7.
8.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笔者在教<初中地理>俄罗斯一节时采用了归纳要点、图示概括、编地理歌诀等办法,进行课后小结,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神经调节一节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非常抽象较难理解。叙述这一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MCAI设计生动的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中国地理》“地形概况”一节的教学时,对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第一,着眼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地图为主载,发展为主旨”的地理教学思想;将教师的“讲、听、看、思、行”与学生的“讲、听、看、思、行”达到有机的结合。 第二,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 1.记住和理解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记住和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点; 3.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4.应用所学知识能够对我国以及对家乡的地形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板块的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地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可通过科学设计活动流程、展开课堂互动、鼓励实践操作等方法,教学好"活动"板块。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一、教学目的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知道我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了解泥石流的发生及其危害,知道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地区;通过有关我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二、教学重点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和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三、教具准备“世界地震带分布图”、“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和若干张地理景观投影片。四、教学课时 (1.5课时)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导学法、谈话法相结合。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防…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地区”这一主题 ,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没有出现 ,但中国西部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 ,在各种媒体中频频出现。为了使学生能理解为什么要开发我国西部地区 ,为了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在学完《中国地理》的基础上 ,针对初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我设计了“中国西部自然概况”这一教学内容 ,安排一课时 ,着重了解中国西部的自然特征。西部缺乏现成的文字资料 ,在设计中加强了读图训练 ,充分发挥地理图形直观、简明的特点 ,突出地图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载体的作用。本课时 ,共使用了 16幅地图 ,30多幅景观图和 4段旅游风光录像。通过读…  相似文献   

16.
17.
<正> 沧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根据目前经济管理干部自身的特点,经过数年的艰苦探索,创立了一套以培养学员知识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四环节教学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依次划分为“调查分析”、“讲解评议”、“论文指导”、“咨询  相似文献   

18.
此图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差异的具体表现.教师可进一步揭示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9.
易琴 《地理教育》2013,(Z2):59-60
"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指以"自学、互学、导学、自测、反思"这五个环节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是本校教科处主任、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来的。其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主要来源于认知构建理论和新课改理念。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五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调整顺序。其基本流程见表1。本文以湘教版初中地理"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为例,说明该模  相似文献   

20.
初中地理教学使用地理拼图和地球仪以及多媒体工具等,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因为图像能直观、清晰地展现地理风貌的实际特征。以图导学,不仅兼顾了文字表述功能,还能适应学生追求新鲜感的心理特点。所以,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