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词串识字”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锡铭 《云南教育》2002,(25):31-3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集中识字”,除了《识字1》是一首古诗外,其余皆为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有何特点?教学中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些简要说明。一、教材编写特点词串识字虽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全新的感受。其主要特点如下:1.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五课词串识字,选取的全都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内容,用词串形式把相关词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说学生的生活,抒学生的情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刘慧 《教育文汇》2004,(1):35-35
与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实验教材亲密接触将近一学年,我深深地感到这套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材中出现的“词串”这种独特的识字形式。这些词串,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孤立的词组,实际上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的词语串。词串寓意深远,  相似文献   

3.
“儿童很早识字好吗?”“越早越好。”这是专家的回答。的确,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儿童认了字,必然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作了较大的改动.使教材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像一年级第一册要求学生认识400个字。并会写100个字.第二册要求认识550个字。会写250个字。这一要求的出现,使得在语文教学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呼吁:“识字这一块太难了!”其实.教师所说的“难”.主要指学生需要通过课内“教”来识字的量太大.而且单凭课堂中的“小变化”.很难解决这大容量的“识字”。尤其是只靠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难以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是否应该开拓自己的视野,把识字的路通向“课外”.创设一条条多彩的路.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轻松识字。  相似文献   

4.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识字”课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国标本”第一学段,四册课本共编入词串识字17课。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历史教材上,“左”与“有”多次出现.如“左派”、“右派”、“左翼”、“右翼”、“左倾”,“右倾”等,那么,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归类识字”学法指导与设计徐纯军(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一、教材分析几年义务新教材第三册”“归类识字”部分,在全册教材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共14课,分三次安排。形式多样,有“看图归类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同音(或音近)字归类识字”、”反义词比较归...  相似文献   

7.
王鹰 《教育文汇》2007,(6):37-37
有人说,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活”的教师可以把“死”教材教“活”,而“死”的教师则可以把“活”的教材教“死”。当了多年物理教师,虽然课讲得不那么死板,但年复一年面对变化的学生,教的课基本上没什么新花样,更谈不上有活力,有个性,有吸引力。我们常常责怪学生不喜欢物理课,为什么不找一找自己教学上的毛病,试一试把“死”教材讲“活”呢?  相似文献   

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强调:“在整个小学阶段,千万不要忽视了识字教学。”这就告诉我们,字词教学并不单是低年级的事情,中高年级也不应该放松。那么,如何落实好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有“的”、有“法”、有“情”。  相似文献   

9.
周侠 《学语文》2011,(4):66-67
高中语文教材以及一些古文中,关于“左”、“右”和“左右”多次出现,到底各有什么含义呢?在不同语境下,又有什么意思?这里,做一些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观目前各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教材编写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人教版为代表,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1.
古人尚有“不唯书”之说,可今天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仍然对教材如此虔诚,如此顶礼膜拜昵?教材到底是什么?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教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习的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3.
祁建华通过实验所创立的“速成识字法”,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成人识字扫盲运动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然而现今对于祁建华何许人也、何谓“速成识字法”、“速成识字”法的沿革兴衰若何等问题,能够清晰了解的人却不是很多。本文试图对前述问题简明作答,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粗浅评价。  相似文献   

14.
游畅 《小学语文》2010,(1):107-108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在整体编排上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照语文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紧紧围绕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安排识字、写字,既保证了识字量的“下限”指标,又在童真、童趣中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强化了识字方法的引领和指导。现以本册教材“语文园地”为例,作简要分析,以期能给老师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盛欣 《教师博览》2023,(30):25-27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在“双减”“双新”(2022版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应深耕汉字教学研究领域,树立汉字教育新理念,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能力,触摸汉字文化内涵,发挥汉字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爱武 《山东教育》2004,(19):102-102
“环境识字”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已引起大家的共识,由于多年语文教学的情结,更由于英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共性,因此,在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倡导通过“环境识字”来扩大学生词汇量。  相似文献   

17.
怎样进行“归类识字”教学内蒙庞金香怎样教好归类识字呢?现以义务教育第三册教材归类识字(二)第二课为例,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努力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正确领会编者意图。第三册教材是以归类识字打头,依次安排了看图学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成语识字”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识字方法。其最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是教材的成语性,教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它在教材和教法的结合上突破了传统的识字方法,是识字方法的大胆创新和实践。当然,这一方法中,“识字”教学还不很突出,成语的识字功能也待进一步开发,教材的质量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识字教学的课堂研究中,我们发现,尽管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就识字而识字,过分追求“工具性”的倾向。教师们对汉字教学的认识,尤其是对汉字内涵的认识,对汉字作为语文教育资源的重要功能认识不够,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总脱不掉简单功利、流于肤浅的毛病,如水上浮萍,显得根基不牢。  相似文献   

20.
“用教材教”使教师改变了过去“教教材”的作法,不再“以本为本”,以教材为中心,但在“用教材教”时,也不能忘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不能脱离其指导,偏离其要求。只有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其理念;分解其目标;明确其要求,才能使“用教材教”产生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