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学”课堂是江苏省宿迁市在全市范围深入推进的课堂建设模式,在高三一轮复习课中运用“三学”课堂模式,能够将学生从低效的复习课中解放出来,使其学会学习,提升其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善于重构课程,灵活设置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自学、合学、展学”,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促进生成,最终实现高效学习和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2.
复习,是一件想着很美的事,因为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是一件做起来挺痛苦的事,因为“昨日黄花”“嚼”之无味,常常是“复之复之”,教师费尽心思,学生依然如坐针毡,稍有不慎,还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纵观现今语文复习课堂,很少能让学生“乐”起来。  相似文献   

3.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三复习的重要板块,其特点是知识点多且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很多教师都摒弃“知识点回顾,例题讲评,习题巩固”或“满堂灌”的复习方式。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更多教师尝试在课堂上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复习。新课改倡导创设真实情境教学,利用一个主题统领各教学环节,避免课堂情境多且关联不大,影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以及思考的深度,也避免出现“满堂问”的课堂。课堂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深度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聚焦问题的本质,发展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4.
任震红 《成才之路》2014,(33):80-81
在当下的数学课堂中,数学教育的三级提升要求是:数学生活化的课堂、数学思维化的课堂、数学思想化的课堂。而最高境界则是需要教师首先做个思想者,心中有思想才能给学生思想。教师的点拨、渗透、敲击,会让学生终身受益,让课堂厚实起来。教师的三次磨课也是课堂设计三次提升,最终目的是让数学思想和方法武装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成为数学思维缜密的科学人。  相似文献   

5.
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通过打造有效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实现中考梦想。但每每提及复习课,不少教师总会感叹:“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才能让复习课唱响“好声音”?我一直在学习、尝试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王永华 《教学月刊》2008,(11):51-53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很多教师都认为高三政治复习课难上,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感觉,课堂没有生气。究其原因有:一是教师超越学生实际去盲目拔高,二是复习手段的陈旧无新意。复习单靠默写无法调动学生兴趣,也不符合社会心理学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研究方法。“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指个人对长期习惯化的事物会逐渐失去兴趣,带来心理疲劳,可采取新的刺激手段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关注率,提升学习兴趣。复习要坚持“遗忘曲线”规律,但长期不变的复习模式会严重降低复习效率。复习不是教师的自我回忆,应是学生的自主再认。  相似文献   

8.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心中最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们唯有坚定不移地进行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这种模式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课堂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刘丽珍 《亚太教育》2022,(2):109-111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三复习教学活动是学生课程学习的第一个转折点。为了有效提高复习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经验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以历史学科新课程教学标准为导向,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给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将正确的学习和复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切实推动初三历史复习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基于此,论述了初三历史复习课堂教学的普遍现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教学过程,尝试探究复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这一新课程理念已经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只按照预先设定的教案施教,“心中有案,行中无人”,导致课堂缺乏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三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梳理教材知识,系统完整建构知识网络体系,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但纵观当下高三一轮复习,以教师“独白”、单纯列举和重复知识点的课堂比比皆是.此类课堂不仅无法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的长久记忆,还会令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复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总之,一轮复习课堂不能变成教师的“经坛”,更不能是知识的简单重复.  相似文献   

12.
吴晨君 《英语教师》2022,(22):163-169
针对传统中考英语复习课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标和已有研究,认为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扮演多元的课堂角色。提出在话题式中考英语复习课中,教师以话题为主线可自编复习材料,提供给学生大量主动参与的机会,协助他们完成各种挑战,并调控其课堂情绪,帮助其提升学习兴趣和能力。以一堂“灾难自救”话题式中考英语复习课为例,从“设计者”“协助者”和“调控者”三个角度阐述新课标要求下中考英语复习课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敬波 《学周刊C版》2011,(11):168-168
在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明确提出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现在课堂上.教师单纯讲、学生呆板听的现象少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了.课堂上热闹起来了.教师和学生都“活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也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七年的尝试.笔者感到在此方面微有收获.愿把做法谈一谈。  相似文献   

14.
向颖 《教学月刊》2022,(Z2):71-74
“双减”背景下的“减负提质”,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站位、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课堂观和质量观。教师应重塑课程意识,让课堂生成贯穿教学始终;强化探究意识,让“对话与合作”成为课堂常态;坚持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构建者”角色真正回归;树立评价意识,让“多元评价”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质量、课堂效度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生产力”,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升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中学历史课堂,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灵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呢?笔者以为,要灵活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性资源,历史教师需要心中有"人",即充分关注学生;心中有"魂",即围绕课堂教学中心;心中有"值",即联系历史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尤为重要的是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一点对聋哑儿童特别重要.需要教师在进行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即要求教师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用个性魅力去驾驭课堂.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感悟中提高,并使课堂教学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二轮复习教学效率是中考复习的重要话题。通过学情诊断、主题推进,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协作探究,实施“主题推进式”二轮复习课,有利于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解决学生的真实问题,提升学业质量。“主题推进式”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二轮复习课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刘帮平 《湖南教育》2002,(14):26-26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这已在广大教师心中形成了共识。广大教师把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操作、说理、评价等当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与“动”,盲目地设计一些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活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让学生动的时候没让学生动,不该让学生动的时候又强迫学生去动,导致课堂高耗低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的活动一要有“机”,即把握好学生活动的有利时机,要在知识的疑难处、重点处、转折处、…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政素养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是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关键课程,是实现课程育人的重要抓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思政课堂必须始终把涵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首位,把学生素养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根本,在素养课堂构建中坚持以情境、设问和体验为关键,让课堂真正“趣”起来、“活”起来和“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并体悟知识的形成.是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本人从学生如何才能真正“动”起来作了以下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