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倩 《情报杂志》2024,(2):47-52
[研究目的]当前,在中印边境争端凸显、印度将中国塑造为假想敌、借加入“印太”战略提升竞争筹码的背景下,印度主流媒体对华舆论攻势愈演愈烈,研究“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对中国夺取舆论战主动权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义网络的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考察《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舆论战的阶段性叙事框架和策略性文本重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印媒利用策略性叙事进行的舆论战兼具政策叙事、体系叙事和身份叙事的框架特征,善用利益捆绑、情感操纵、科学伪装的叙事文本。中国对印舆论交锋应着力拓展叙事对象、提升叙事技巧、设置叙事议程,夺取舆论传播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马广军 《情报杂志》2023,(8):102-106
[研究目的]在以俄乌冲突为代表的网络舆论战中,各方力量在舆论场上为战争造势,使得舆论场势力混杂、信息来源复杂、水军搅局、舆论群体极化、情感和情绪色彩浓厚,是一场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交媒体舆论战争。通过情感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战的新特征和新趋势。[研究方法]基于情感实践和媒介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俄乌舆论战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情感对于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战的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战当中,情感被高度“武器化”,各方力量以情感为武器进行战争博弈,影响了舆论战的边界性、确定性和传播性,也推动了战争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刘传平  徐鹏 《情报杂志》2023,(4):84-89+177
[研究目的]近年来,误导信息成为美国对华舆论战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研究这一现象有利于了解美国对华舆论战的特征,并进行反制。[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美国官方文件、智库报告和媒体报道,梳理美国以误导信息为武器开展对华舆论战的机制、应对方式和影响。[研究结论]美国以误导信息为由发起的对华舆论战,充分调动了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美国这一行为的目的是遏制中国影响力,夸大了误导信息的作用,损害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指语言的运用及影响语言运用的因素和环境。话语标记语是一组依附于话语而存在,但它不构成话语的主体,不影响句子真值的语言元素,或语音、语调、手势等非言语元素。话语标记语对语境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话语标记语对“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构建方面着手分析,发现话语标记语引领听话人思维、反映发话人对语言的选择,从而构建起理想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5.
宋海鹤 《科教文汇》2010,(7):102-104
本文从篇章语言学中对篇章外因素——语境的研究出发,运用韩礼德的语境理论——语域,即语场,语式和语旨,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在达到文学篇章翻译的意义和风格对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篇章语言学中对篇章外因素——语境的研究出发,运用韩礼德的语境理论——语域,即语场,语式和语旨,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在达到文学篇章翻译的意义和风格对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雯  毛子骏  徐晓林 《情报杂志》2022,41(2):119-125
[研究目的]基于官方和民间双视角开展风险沟通研究,可以弥补已有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体现“沟通”的本质。[研究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采用文本挖掘和主题建模方法,对《人民日报》微博账号@人民日报的报道内容和公众评论进行话语分析。[研究结论]两个话语场表现出了均衡的双向影响力,展现出“共识-分歧-下一个共识”的互动模式。但是两个话语场仍然存在信息供求不匹配、议程分化等问题。这有待官方进一步利用技术赋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推动双方走出对话盲区,谋求意义共通。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场域理论作为经典的社会实践理论,其理论框架与情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从场域理论角度对情报工作中的政治化问题进行剖析梳理,对于该问题的理论创新与策略探讨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情报政治化本质上是情报权力的失范,表现为情报权力的弃用与滥用。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借鉴场域理论“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核心视角分析政治化主体背后的实践逻辑,系统分析其产生机理,并对矫正路径的可行性进行研讨。[研究结论]场域理论背景下,情报政治化是场域独立缺失、资本争夺、惯习潜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从重构情报决策场域边界、加强情报体制机制创新、明确价值导向、引入技术搭建决策情报系统等方面对情报政治化进行防范与矫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根据用户网络查询重构行为预测查询重构策略,可以为用户提供查询帮助,提高用户网络查询交互体验。[方法/过程]以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为基础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包括查询重构策略划分、查询重构行为特征选取、查询重构情境影响因素,以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揭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研究展望。[结果/结论]对查询重构策略预测研究还有较大探索空间,展望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探究我国在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学科话语权,有助于传播学科话语,提升我国在国际图情领域的学科地位。[方法/过程]文章首先借助话语研究方法论剖析国际图情领域学科话语权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融入场域理论构建国际图情领域学科话语权形成机制模型,探究我国在国际图情领域生产、表达、传播学科话语权的特点与演化轨迹;最后从学科多样性与学科差异性两个维度,测度各国的学术研究视野广度与研究领域跨度,进而剖析我国在国际图情领域学科话语权地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际图情领域学科话语权的形成是6个学科话语形成要素有机配合、相互作用的循环运作过程;其演化过程,无论是在其生产、表达,还是传播环节都始终坚持质量为先;国际图情领域我国学科话语权居于引领地位,核心优势取决于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跨学科研究,竞争优势在于地理学相关学科的跨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11.
蒋袁姗  朱水成 《情报杂志》2016,(4):60-63,79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意见表达的方式趋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各自的想法和观点,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公共事件的发生。网络公共事件呈现出的特征,以及网络舆论对公共权力和政府回应产生的影响,对此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多。[方法/过程]对2005年7月至2015年6月的重大网络公共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分别探讨了时间、空间、政府部门层级、信源、主流舆论态度、群体行为、事件议题类型、网络舆论作用、政府回应类型九个维度的特征,并进行计量统计和图表展示。[结果/结论]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梳理,掌握了近十年来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的分布特征,以期对影响公共权力和政府回应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医暴舆论空间积聚的情感能量推动观点衍化并深刻影响事件发展趋势,识别不同维度的情感认知且关注能量特征可有效循迹医患冲突的情感焦点。[方法/过程]以情感维度为能量源、情感能量特征为能量波构建医暴舆论情感能量域空间模型,能量源基于关键词云划分为自我认知、民生民意、社会发展三大维度,能量波以各认知维度的情感倾向、情感强度与扩散速度综合刻画能量趋势,最终依据能量域模型立体剖析突发医暴事件舆论空间。[结果/结论]结果显示,能量域空间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医暴舆论情感演化趋势;各能量源均持续积聚负向情感能量;民生民意为医暴舆论的情感焦点。  相似文献   

13.
马广军  宋珊 《情报杂志》2022,41(2):140-145
[研究目的]当今舆论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场中难以进行有效、冷静的对话和沟通,互联网媒介及群体传播是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研究方法]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学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等舆论案例分析,研究互联网媒介特性及其传播组织形态的群体化转向,以及由此带来合法化认同向抗拒性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介特性构建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群体之间的认同是以抗拒性认同为主,而与传统群体相比互联网群体中个体情绪、意见、观点等情感化因素成为了其主要认同机制,情感认同和情绪表达成为互联网舆论场域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都十分重视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理解、语言意义的影响.话语或语篇是交际单位,它和语境之间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语境决定语篇,语篇体现语境.  相似文献   

15.
谢国平 《科教文汇》2016,(4):155-157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既是教学的媒介语,又是教学的目的语。大学英语教师若能恰当运用课堂话语,提升课堂话语质量,则能拉近师生距离、创造和谐课堂气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维运用礼貌策略,提升教师课堂话语质量,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润 《情报杂志》2021,40(1):139-143,55
[目的/意义]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多元社会思潮交汇和引发公众追忆的热点事件,基于“大江大河”网络舆论考察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机制与舆论场融合新模式。[方法/过程]将抓取的584条新浪微博精华帖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经验资料,实施开放式编码、轴向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三个编码过程,进行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博互动中的剧情评价、追星推剧、情感共鸣三者的互相作用形成了微博舆论场的社会心理机制,多元主体将剧情发展与身份角色、生命历程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促使产生社会共情效应。追求社会共情是理解舆论场融合的新视角,积极联结起主流意识与公众主体,打通社会舆论场内部的壁垒与隔阂,形成社会凝聚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旨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并存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探究异质性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规律。[方法/过程]从理论层面给出异质层次网络的研究框架,构建个体信息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界定账号类型,基于账号之间的关注关系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获得高影响力舆论个体账号,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异质层次网络方法为分析不同类型舆论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体系,识别出的核心传播节点和关键传播路径有助于为舆情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策略,讨论意见领袖与政府、网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意见领袖对舆论的传播速率参数β,考虑博弈主体不同的行为特征,构建“意见领袖-政府-网民”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由于意见领袖负向传播的影响,不同的传播速率β会影响政府和网民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最终产生两种稳定策略集合。  相似文献   

19.
官濛 《科教文汇》2009,(28):271-272
本文以《米》原著和葛浩文的英译本为语料,以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理论为指导对二者从语场、语旨和语式方面进行对比,发现译文坚持读者接受与再现原文并重的原则,致力于创造一个与原著接近,对等甚至更加完善的语境,为读者带来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郭宗娟 《科教文汇》2013,(35):54-55
本文用语域理论分析网络语境中的言语交际,指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从网络的特殊语域,即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及其混合的主要类型,并阐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