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翻译中的话语系统原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的话语是一种体现为语言转换的双重话语系统,由原语和译语话语按辩证对等的关系构成,其中原语和译语话语又由体现为原文和译文文本要素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学、审美、文化等若干方面的成分在形式、意义、功能等层面及音位、词素、词语、短语、句子、篇章等等级上按辩证互补的关系构成,受包括原语和译语语境在内的翻译环境制约并在环境中执行语言、心理、社会、文学、审美、文化等若干方面的功能,在时间上呈现为以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为核心的话语系统分析和生成过程,并在其总体、本体、环境、过程上分别呈现出以译语话语与原语话语之间的辩证对等为中心的辩证关联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等辩证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2.
语音语际迁移是二语习得的重要话题。文章就江浙一带英语习得者以语音音素[l]和[r]的语际迁移为例,从认知相似基础、认知心理基础以及言语交际诸方面分析了产生迁移的认知心理理据。二语习得者只要模式相似,就会潜意识模仿,经济优选和不自觉投射。同时,他们还会受到外在社会言语交际的干扰。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者内在的主体认知心理和外在的客观社会环境互动作用是促成语音语际迁移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语际间语言符号的转换行为,其本质是在两种语言符号的"所指"间达成对等。这一语际转换行为涉及原语语码意义化和译语意义语码化两个主要环节。本文在讨论翻译的语际转换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对这两个重要的认知环节展开讨论,以揭示其认知理论基础和内在的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4.
转喻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构成方式。从认知视域而言,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转喻。委婉语的转喻认知理据是以邻近性为基础、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进行认知操作并具有凸显性和隐藏性。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包括语音语调转喻、词汇转喻、语法转喻、语用转喻以及非言语手段与言语手段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译员的认知负荷总量是有限的,在记忆部分精力分配越多,在译语产出上的精力分配要减少,因此译语产出的难度就会大于直接表达目的语的难度。根据现代语言学研究,现代英语中的"预制语块"是人们语言交际的主要构成单位,通常能被提取出来直接使用。通过预制语块的积累以及整体提取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译译员的在口译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压力,可以分配更多的精力到译文的产出和协调上,从而保证译文产出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Jef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交替传译中的语用流利性,探讨译语怎样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动态地顺应交际语境和语言结构,从而使得产出的话语在语用上连贯、得体、流畅,并且使译语具有合适的语速,表达更易于听众接受,从而使得交际更顺利有效地进行。在此视角下,文章的"交替传译中的语用流利性"是指译员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动态地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译出语不仅准确地传达原语的含义,而且达到连贯、得体、流利,同时具有恰适的语速,确保交际顺利进行。译语不仅忠实地再现原语的内涵意义,文体风格,感情色彩,而且有效地架设说话人和听众的交际桥梁。  相似文献   

7.
任意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但这种任意性原则不是绝对的。语言意义和形式关系的象似性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层次都存在。基于语篇的特点和人们的认知心理,连贯的叙事语篇通常遵循时间象似性、空间象似性和焦点象似性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以往有关诗歌翻译的研究,多是从诗歌语篇形式、风格、文化或审美角度切入,语用视角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对汉语古诗的英译,重点探究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或视角站位进行语境补缺,并对译语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语用充实,以取得译语与原语的语用功能等效。本文尝试从语用纬度构建诗歌翻译的模式,以期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自从乔姆斯基提出"言语能力"和"言语行为"这一对概念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焦点就转向了研究创造性的、规约性的过程与学习者语言的系统性上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既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分析性体系,又是一个以记忆为基础的程式性体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程式语的特性与功能,并阐述程式语认知心理研究对二语教学与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语篇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的重要概念,也是众多语言学家探讨的焦点之一。缺省语义学理论是一种意义分析新模式,为语篇衔接与连贯提供了新的阐释。在该理论模式下,基于意义产出的意图性原则及主意图原则下意义表征策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表现为语篇各逻辑单位间(语篇、命题与命题组成成分)的关联性、语篇意义(凸显义与缺省义)的组合性以及语篇意义组合在语篇逻辑形式上的投射,其认知理据表现为语篇生成者与接受者之间体验的互动性、人类认知的前景-背景化模式及人类心智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11.
周阳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120-123
基于认知参照点理论探讨静态书面语谐音修辞的认知机制,指出在谐音修辞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受到本体的激发而找到匹配谐体,并将其作为认知参照点达到对本体在特定语境中隐含意义的理解。研究表明不同的谐音类型存在不同的认知参照点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命名实验和关键句阅读实验的在线研究方法, 着重考察了语篇因果制约度和读者的二语水平对语篇理解中预期推理的激活和编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在二语语篇阅读过程中, 语篇的因果制约度影响预期推理的即时激活, 当语篇因果制约度高时, 读者易做出预期推理;2) 在二语语篇阅读过程中, 预期推理概念的激活受读者语言水平的影响, 高级英语水平 读者能够在较低水平上即时激活预期推理概念, 而中级语言水平读者预期推理概念不能即时激活;3) 对于高 级英语水平读者 ,预期推理能够在激活后保存于读者工作记忆并编码于语篇短时记忆表征, 但这种编码只是 一种部分编码 。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听辨测试的方式,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音意识发展及三种语言经验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项奇异任务上,各层次语音意识发展均衡;两项计数任务的成绩显著低于奇异任务。( 2) 英语语音意识的总体发展和各层 次语音意识的发展都受到汉语语音意识水平的显著影响;英语水平只对英语语音意识的总体发展和最难的音节计数有显著影响; 方言对英语语音意识的总体发展和各层次语音意 识的发展均无显著影响。(3)三种语言经验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即学习者主要套用汉语拼音知识完成各项语音意识任务,英语水平和方言所起的作用则视其汉语语音意识水平而有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14.
特征映射型N1+N2概念合成名词中的N1是起描写作用的修饰词,凸显的是陈述性意义即性质意义;而其中心词N2是提供整个词范畴结构的词,构成整个词的认知基础。该构式所体现的思维、语义与句法关系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极其丰富的。空间复合理论为自然语言现象的解释提供了很好的处理方法,而非范畴化不但是语言变化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将空间复合理论与非范畴化结合,对特征映射型N1+N2概念合成名词的识解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也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口译的本质是从源语信息的解码到译语语言的输出,是一个大脑高速运转处理和加工信息的复杂过程。其中对源语的理解和记忆显然是整个口译活动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口译中理解和记忆的内在联系,以及两者各自的内在过程,揭示出必须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抓住信息意义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训练策略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释意理论的核心,“deverbalization”(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描述了在原语理解和译语再表达之间,“意义”脱离原语语言的过程。基于释意理论的观点,在口译这个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认知活动中,译员需有效识别并重构处于不同情境中的翻译单位,摆脱原语的表层结构束缚,才能真正达到信息和意义的动态对等。因此,在口译教学中,情境建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实验心理语言学对言语理解和产生的描述,提出翻译是一个理解源语和产生译语的连续性心理过程,认为该过程与言语理解和产生的过程相似:从辨认源语,建立源语意义,到产生表述动机,形成语义初迹,进而转化为内部言语并最终诉诸于外部言语(即译语)。  相似文献   

18.
言语失误是口语交际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它表现为停顿、重复、改正、失言,用词错误等多个方面,它的产生原因是言语的产生中编码与发送的同时进行,而且受到认知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言语失误个案——"He-She,His-Her的使用情况来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对口语教学提出些许建议,以促进英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 以大学英语英汉翻译测试的译文语料及其正式人工评分为研究对象, 通过语料标注和统计分析, 揭示翻译测试人工评分中评分员关注的主要因素, 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自动构建评估模型加以验证, 其评价结果与人工评分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达到0.78.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初步揭示大学英语翻译测试人工评分中评分员关注的反映译文质量的文本特征项, 为英汉翻译测试译文的自 动量化评价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心理学家》2013,48(4):415-434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al dissociations is illustrated as a technique for studying functional brain org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frank brain damage. Specific developmental dissociations described include disparities between (a) the cognitive and motor systems; (b)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c) fine motor, orthographic, oral language, reading, and writing function; (d) corresponding orthographic-phonological code connections; and (e) lexical analysis and lexical selection in reading.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dissociations are discussed. First, the developmental dissociations observed between the cognitive and motor systems and between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in motorically impaired individuals suggest that sensorimotor experience may not be a prerequisite for all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s Piaget claimed, and that an abnormal sensorimotor period may impair the acquisition of procedural knowledge relatively more than the acquisition of declarative knowledge. Second, the dissociations observed among fine motor, orthographic, oral language, reading, and writing function support a model of noncontingent, normal variation or developmental independence in acquiring neurodevelopmental skills and academic skills, which fall along a continuum in a range typically found in normally developing readers and writers and which vary considerably within and across individuals in their relative level of development. Third, the dissociations between corresponding orthographic-phonological codes can contribute to problems in acquiring word recognition skills. Finally, the dissociation between lexical analysis and lexical selection accounts for children who can extract meaning from silent reading of text but whose oral reading is dysfluent. We argue, in keeping with the spirit of the Piagetian tradition, that developmental dissociations offer a technique for dissecting the components of biofunctional brain systems and thus for studying the constructive processes of the learner whose nervous system continually interacts with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