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融入理论引领,挖掘育人理念,在秉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生活化叙事与权威性阐释相统一、区域性资源与时代化特质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着力构建“课程化”“活动化”“立体化”的教学实践路向,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传统思想政治课呈现重认知轻体验、重教条轻引导、重理论轻实践等特征,与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特征明显。在马克思生活世界观视域下,按照"从生活世界中来,到生活世界中去"的根本原则,围绕思想政治课回归人性化、生活化、系统化,以E校"茶叙"主题思政课为例,探究如何从主体参与、路径优化、过程建构等维度来打造"三位一体"大思政课程育人共同体。为此,要完善"以人为本"全员育人格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推行"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全方位育人模式,深化"魅力德育"时代内涵,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树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时空育人理念,将思政课综合育人功能拓展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3.
长征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落实"全方位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极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探索和构建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化人育人功能,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之现实需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各门思政课教学的侧重点,对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指导思想、根本内涵、实施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法治知识是普通高中新教材的重要内容,筑牢法治根基、培育学生法治素养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卷(以下简称“2023年北京卷”)第17题集时代化、生活化、融合化、价值化为一体,测试学生法治素养发展水平,实现试题的育人价值。本题是一道培育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的优秀试题,对法治知识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德明 《江苏教育》2022,(27):77-80+3
如何把新课改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与“四史”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的一项重大课题。这要求在一定议题的价值引领下,以史为境,并在学科课程内容情境化的基础上,以该情境为载体提出驱动性问题,开展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向真而行,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学科课程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并把思政课程中的智育元素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使思政课在议题式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作文教学的育人导向和政治化倾向使人们发现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学科的价值感和使命感。让思政课教师在作文教学领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生提供素材,让作文教学能够聚集民族正能量、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让思政育人贯穿作文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看待社会发展,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理想信念、国际视野"统领下,用真情实感来行文。要使思政课融合作文教学,需要关注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聚焦国家意志,把握时代方向;感悟生活情境,培养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是传播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平台,还是进行价值引领、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深度学习、优化教学方式,将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生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达到课程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新课标明确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落实,可以尝试从高考试题命制和素养测评层面入手剖析。  相似文献   

9.
任德云 《成才之路》2023,(15):101-104
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确立高质量目标,引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朝着高效化方向发展。一是设定高质量教育目标,坚持正确的育人观念;二是优化高质量教育结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三是秉持高质量教育目标,实现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学校要切实关注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为高中思政课教学提供保障,切实提升高中思政课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芜湖市繁昌区强克文工作室致力于打造集生活资源化、内容情境化、互动问题化、板书创意化、磨课团队化于一体的"五化"课堂,研究思政课堂教育教学,促进思政教师专业成长方向,充分发挥了名师辐射引领作用,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一、备课:资源生活化思政课堂离不开资源,如何恰当选取资源,是讲好思政课的重要前提。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化资源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是承担高校思政课教学任务的主力,建立马院党建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机制,可使党建与思政课在提升党的影响力上形成合力,从而直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党建实施效果。本文基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建和思政课在提升党的影响力上的直接关联性,以马院党建为切入点,以"育人"和"育才"的结合为价值引领,以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时发力为建设方略,探索直接将党建活动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使党建直接服务于思政课教学的具体举措,从而系统推进思政课和马院党建育人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于“三全育人”,形成文化自信引领下的专业育人目标,扎实推进价值引领、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融汇,以教师思政素养培育、专业核心课程根植理想信念、平台课程提升道德修养、第二课堂实践拓展的课程思政为一体,实现多方联动,统筹课程到课群、教师到课程组各环节、各方面的协同育人,强化专业思政统领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可细化为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三个维度。近年来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明显,但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业务能力不足、师德育人意识淡薄等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为引领,思政课教师自身层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提升;高职院校层面各方借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国家层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打造具有亲和力的思政课,需要从素养导向、情境载体、体验平台、评价驱动四个方面,聚合目标引领力、内容吸引力、活动感召力、育人生命力,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影响力,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背景下,探索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从而正确理解大单元教学,是落实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针对部分高中思政课存在的应试化教学目标、碎片化教学内容、简单化情境创设及低阶化任务设置等问题,落实大单元教学要以整体育人目标为目的,以关联课程内容为核心,以结构情境创设为要求,以高阶学科任务为关键,从而推进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是指英语学科教学以英语语言学习为载体,承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学科育人价值引领。英语课程在学科思政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英语教师通过探析教材文本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和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活动,落实学科育人价值,落地学科核心素养,使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加强以思政课为核心和先导,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改革回应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在于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宏大叙事与启明心智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的实现,需重点促进管理协同、学科协同、创新协同。  相似文献   

18.
<正>高校共青团的核心工作是进行思想引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大作用。例如,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以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方式引导网络舆论,围绕党政工作重心为大学生服务,组织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高校青年思政教师不仅是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队伍,还是共青团引领工作的主力军。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青年思政教师必须与共青团协同育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衔接,发挥双方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右玉精神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进性等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元素。将右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通过价值引领有效提高右玉精神学习的针对性,凭借理论传授有效增强右玉精神学习的理论性,运用情感共鸣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新时代将右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夯实融入的理论基础,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推动融入的技术创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谋求融入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要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就要以知识讲深、讲透、讲活为基准,建构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高质量思政课。针对知识讲授中存在的抽象化、孤立化、浅层化、碎片化等问题,教师应实现抽象知识情境化、关联知识逻辑化、深度知识扩展化、微观知识结构化,从而更好地为思政课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