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身参与学科活动可以提高高中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从而实现“减负”和“增效”。月相观测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具身学习的场域,让学生在场域中交互学习,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实现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活动设计融合了地理学科的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打造适应学生学情的课程体系,实现高效学习;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评价之中,提升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开展地理研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以庐山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土壤类型为背景,结合"植被与土壤"课例,从分析具身环境、确定探究主题、引导目标生成、组织经验分享与反思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地理研学旅行案例,以期探索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二十四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综合性在幼儿教育中具备独特的价值。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应强调将幼儿的认知过程植根于其身体经验、感知和行动之中,即应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进行节气活动创设。如何将节气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融入活动中,通过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重视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官参与来感受节气变化,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是幼儿园教师设计活动的考虑重点。活动创设更需家园共同努力,根据所在地的客观环境,从幼儿生活中挖掘内容。  相似文献   

4.
具身认知理论对于身体经验的重视与新课程改革所呼吁的“生本位”理念一致。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继承了旧版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增加了较多需立足地方开展的实践类活动。文章以“观察家乡的地貌”为课例,阐释新教材地理实践类活动地方化实施的路径:调研具身环境,开发活动方案;设置挑战任务,调动身心参与;制订评价量规,开展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倡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植被”为例,以校园植被观察为主题,结合校园植被资源设计不同难度的校园植被观察任务,进而落实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促进认知发展。实践教学重视通过肢体行为增强学习感受,达成学习目标。以河北宣化北山工业园区为实践地点,设计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地理实践教学案例和评价量表,为教师高效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促进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体认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  相似文献   

7.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与环境之间持续、动态的交互作用。从这一视野重新观照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有利于教师转变对数学活动的教学认知和开展方式,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文章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详细地剖析了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身体与资源支持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活动课程间的交互作用,以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日常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将具身认知理论与地理学科特点相结合,探讨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蕴含的具身思想,探索了具身认知思想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课堂身心全面参与,转变教师教学思维,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第2课时)为例,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立足数学本质和学生实际,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积极的身心参与,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实现思维可视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动手实践。具身认知理论提倡身心融合的认知方式,通过构建具身学习情境、设计具身学习活动来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文章以人教版教材(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土壤”一节为例,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依托土壤采样、课堂实验、角色扮演、模型制作等具身活动,加强知识内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具身认知是当前哲学认识论的实证转向以及第二代认知观兴起的背景下认知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具身认知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动作与情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的关联性,具身社会认知是当下具身理论与社会认知研究相结合的产物。虽然具身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却有着深刻的哲学与心理学思想渊源,存在主义、现象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等都是其理论基础。具身社会认知已经在实证领域内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具身社会领域的理论与实证依据,但想要获取更大的发展,还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如理论体系混乱、研究方法不足以及科学性欠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董芬 《教育导刊》2013,(12):19-21
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身体与心智的关系。当前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身与心相分离的状况。作为当代认知新转向和新发展的具身认知,其核心观点是认知基于身体,身体与认知密切相关,它对身心分离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文章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提出具身性教学策略:构建具身认知的动力环境;知识学习的具身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身感受与领悟。具身性课堂教学的转变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理论常常借助于隐喻来理解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特征的教学必然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具身认知理论重视学生的身体、经验与学习环境的参与,因而可以让学生在最初构建基本的数学概念或规律的时候,就能够形成面向新问题的解决思路,从而化解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同时,该理论也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时代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课程因其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为家国情怀培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此,教师可以在地理课程中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解...  相似文献   

15.
高宇 《教育文汇》2024,(3):63-66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该理论从活动目标、活动情境、活动过程、师生互动等方面设计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策略,引发幼儿身体、认知的联动效应,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知识传授型课程,其教学成效与学生的身体、环境密切关联,具有明显的具身属性。因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秉承身心一体原则,构建以心理素质提升为课程目标、以“4+X”“2+X”活动为课程内容、以“体、悟、行”为评价指标的“3+2”多元课程评价、以“现实+虚拟仿真”的具身环境创设为课程保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能与理论课程互为补充,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观兴起背景下认知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取向。它主张身体、动作和情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的整体性,使得原先单纯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而存在的隐喻逐渐显露出其思维认知工具的本质。一旦具身认知凸显隐喻的具身性认知功能,隐喻在认知过程中的动力性本质也就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前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与具身认知结合的实验,并集中体现在情绪、感知觉和身体姿势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基础教育普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通过切身认知、感受与体验,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具身认知理论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然而,由于受到离身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束缚身体,忽略儿童认知的具身性;脱离环境,忽略儿童认知的环境性;互动不足,忽略儿童认知的生成性等问题。基于此,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预设生成性的教学目标、兼顾具身性的教学主体、构建情境性的教学内容、创设动态性的教学环境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路径来改善以上问题,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为导向,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校园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展示了太阳能面板倾角设置、学校日晷摆放两个主题活动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