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方 《小学生》2022,(9):1-3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数学“立学”课堂“问学”的策略优化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立学”课堂、优化“问学”的措施,包括通过“问”激“学”,构建有灵魂的“立学”课堂;通过问题引导学习,建立有深度的“立学”课堂;通过“问”启发“学”,构建有品质的“立学”课堂。希望可以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深度问学课堂建模实践,以纠偏当下课堂“浅层化”学习现状为目标,重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学生对认知理解、过程反思和问学能力的提升,倡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度追问,将整体性教学设计与过程性建模实践直指课堂问题深度解决,具有问学性、思辨性、真学性、适切性、批判性等内涵特征。建模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深度思辨的能力和问学张力,还为新时期课改向教学层面不断深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许美玲 《天津教育》2022,(8):183-185
<正>关于问学,清代刘开在《问说》里面是这样阐述的: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相辅而行”四字已然对“问”“学”作出了很恰当的解释。而深度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真学善思,在深入的问学中,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种基于学习中心而倡导的旨在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新型课堂学习方式,即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导向,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更加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儿童问学课堂”和“项目化学习”都是问题驱动下的学习,都是儿童本位的学习,都是指向思维发展的学习,都强调整体化设计,都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将“项目化学习”理念引入“儿童问学课堂”有助于建构更有效的儿童问学课堂样式,探寻更有效的育人路径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罗维招 《学苑教育》2023,(9):32-33+36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可以开展深度学习的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应将学生深度的“学”作为追求的目标,运用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强化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参与感、获得感,从而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内涵,基于实践层面提出实现深度“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学生数学学习获得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深度学习之深,体现在“入学、真学、深学”的过程中。具体来说,深在高度投入的学习状态、真实发生的学习过程、实现理解迁移的学习结果。教学中,要把握深度学习的“三学”内涵特征,重塑学教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课堂样态,促进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实践为例,从精心设计微视频,调动学习积极性;制定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课堂实现“翻转”,学生“掌控”学习;课前自主先学,实现“深度”学习;“翻转”课堂核心,“问题、探究、互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吴存明 《江苏教育》2022,(57):43-45
指向深度理解的小学数学“让学课堂”是基于“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活动”这个核心理念,通过“入学”“探学”“联学”和“用学”这四个核心板块开展课堂教学,并聚焦敏锐的观察、主动的提问、严密的推理、自觉的关联、多元的表征与灵活的应用这六个理解性学习的目标,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样态。  相似文献   

9.
深度学习是一种深度参与的学习。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参与不仅包括认知、思维等的深度参与,而且包括情感、行为等的深度参与。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教师要做到“顺学”“让学”“促学”“绽学”。在学生深度学习中,认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四位一体、不可分割。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建构、深度创造,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力的不断发展,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学生的认知理解、过程反思与能力建构,倡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度学习。本文针对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普遍存在的浅层化学习,在课改实践中以"问题伴学"为抓手,重视学生在适切问学中开展深度学习,不断纠偏课堂教学层面新问题,重构深度问学教学发展新模态,创新问题伴学阳光评价新机制,着力助推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向课改灵动实验场。  相似文献   

11.
<正>儿童问学课堂重塑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是一种相互启思、相互作用的新课堂样态。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问题,通过“问”去确定和延伸“学”的内容,在“学”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问”与“学”在循环中获得新旧知识的链接和内化。儿童问学课堂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好问、善问、勤问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思维是抽象的,用柏拉图的话来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思维能力的这种特质,  相似文献   

12.
陈旭兴 《江苏教育》2023,(35):16-19
为探索儿童问学课堂中促进学生思维进阶的路径,特以特级教师潘文彬老师执教的《绿》一课为研究对象,探索儿童问学课堂中如何以“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如何用”这“四问”来驱动儿童思维不断进阶,实现儿童问学课堂对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有效性是教学的灵魂。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度的唯一指标。“小组合作、当堂评测”的课堂教学范式构成了课堂易于操作、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融合。“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展示点拨、当堂评测”,立足“学”与“教”方式的优化,紧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落实“学”的有效,实现深度学习;抓住即时性评价、落实当堂检测、即时激励评价,真正实现了“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与“问”是学生积极建构知识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两者的脱离将影响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以及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创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并注重活动类课程的实施,将有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与“问”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能积极的建卡勾知识。  相似文献   

15.
深度建构“语用”课堂,应当:基于文体,深度建构陌生化“语用”课堂,让课堂由惯常变得独特与陌生;基于学习,深度建构学习化“语用”课堂,由“教语用”走向“学语用”;基于课程,深度建构课程化“语用”课堂,由“课文之用”走向“课程之用”;基于语境,深度建构情境化“语用”课堂,由“语用技术”走向“语用素养”;基于生活,深度建构生活化“语用”课堂,由“文学之用”走向“生活之用”,回到根本旨归与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6.
项目化视域下的儿童问学课堂是一种学习发生,思维发展和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样态。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在项目化理念的渗透下,儿童问学课堂的学习是一种以悟学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对话为常态,以思维为主轴,以建构为落点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推动了教学方式改变,其中预学作业成为推进课堂深度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既要针对关键字词、语文要素进行基础性预学设计,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质疑和预学评价等进行发展性指导,切实构建以学定教的深度学习课堂。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老师通常问学生“这堂课你学了多少知识?”而不会问“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教学中,教师通常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数学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来源在于老师的教法和引导。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幸福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9.
生成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大开大合的课堂.它重视课前的深度预学,使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使教师进入“互联”的状态;它强调课堂的“弹性预设”,重视课堂的整体性和高效性;它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教学引擎”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启动课堂;它把“学”和“问”的权利交给学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互联”和“聚焦”功能.生成课堂汇聚了曲折美、灵动美和整饬美,充满着“不可预约的精彩”.特级教师李仁甫老师的《管仲列传》课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20.
郑志红 《天津教育》2023,(13):153-155
<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创新和发明的出现都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以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通过以“问”导“思”、以“问”导“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深度课堂的构建。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思维水平,合理地设置教学问题,以促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思维发展,达成深度学习的教学效果。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要点新课改倡导引导学生达成“深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