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个大学生如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缩短到达专业适应的时间,他的自身价值就越容易实现。这里,我们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的广泛调查,就大学毕业生如何能尽快地适应社会需要,尽快地使自己从“学生型”人才转变为“社会型”人才,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一、适应期的心理分析大学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期,实际是一个目标价值转移过程,也是一个大学生心理矛盾的发展过程。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是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不少特教学校到师范院校引进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但使用不久便发现,相当一部分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得并不理想,他们自己也明显有不适应的感觉,这种适应期的长短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那么学校应当如何帮助完成师范教育阶段的新教师尽快胜任工作呢?  相似文献   

3.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往往很难立即独立开展工作,需要经过一个“工作适应期”。实践证明,大学生不管毕业于哪所学校,学习何种专业,学习成绩如何,也不管其毕业后在工作中努力程度如何,这种适应期都是必不可少的。认识这种适应期所具有的特点,研究制约适应期的各种因素,探讨如何缩短适应期的时间,对于改革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向社会输送四化建设急需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去年暑假,我校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毕业生调查,涉及到我国东北、新疆、天津、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开发,技术工人将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技工学校能否培养出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与企业相适应的中级技术工人,是衡量技工学校办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技校毕业生按单课题能够满足中级技术工人要求,但分配到企业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短的适应期几个月,有的毕业生适应期长达一年。因此,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性强的实用人才,除了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努力缩短毕业生的适应期。这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职业适应期内,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内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传统就业能力理论的核心要素是技能,"技能议程"过分强调知识技能和求职技能培训,视就业为大学生所拥有的技能与雇佣要求技能的简单匹配。但大学毕业生认同理论认为,就业是毕业生自我认同与雇佣方认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雇佣方认同毕业生确实具有胜任工作的实践"表现"或"潜能",毕业生才能真正被聘用,价值观、智能、表现和参与共同组成了大学毕业生认同的综合判断维度。这一理论强调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拥有胜任工作的实际能力而非传授具体的技能,是对传统就业能力理论的修正和提升,但尚需进一步丰富完善,其具体施行也存在些许障碍。  相似文献   

7.
从学校走向社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状况,将深刻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个人、学校以及用人单位都需要正确认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冲突,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帮助其尽快进入职业角色,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渡过职业适应期。  相似文献   

8.
应届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不仅会给企业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大学毕业生本身的职业成长与发展.通过对企业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性的调查和访谈,分析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高的原因,有助于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前后应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盲目离职行为,顺利渡过职业适应期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引导大学新生适应高校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引导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新的高校环境 ,是新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从大学与中学的比较入手 ,找到新生的思想特点 ,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引导 ,将大大缩短新生们在大学的适应期 ,为整个大学时期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关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我们把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这一段时间,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期。在这段时间里,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等。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于整个大学生活都将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如果不注意加以疏导和调节,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及研究结果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999年下半年,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全校2900名新…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适应期,面对环境的众多交化,新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生在适应大学过程中突显出的一些问题,影响着新生大学生活的质量,也制约着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新生在大学适应期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在大学适应期,新生调整心态积极主动的适应,能够有效地克服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出现了诸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重、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思政工作者应该把握"有效创造实践成才律"、"凸透镜律"、"角色转换律"等规律,积极采取调试措施帮助毕业生应对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各学科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也是师范生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途径。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师范生毕业后适应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时间的长短,各级师范院校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就新教师的实际适应期来看,并不乐观。调查结果表明,“新教师一般要3—4年才能过好课堂教学关,6—9年才能成为骨干教师,有不少还因过不了教学关而被淘汰。”为此,不少师范院校纷纷探讨如何提高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山东聊城师院从加强在校生专业技能培养这一角度入手,实施《高师语文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规程》,该项成果被誉为“高师教学改革的突破性成果”。但《规程》实施以后,毕业生仍需“1—3年才能胜任工作”。就师范院校的教学而言,如何从学生教育实习入手,更为有效地缩短学生毕业后从教的“适应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也是急需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技校毕业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就面临着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绝大多数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中,有一段适应过程,叫做职业适应期,如果毕业生能够顺利地度过“职业适应期”,就有可能走向成功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培养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胜任力是提高工科类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关键。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对26名工科类大学毕业生进行研究,并辅之以开放性问卷、一般访谈、胜任力特征核检表等手段,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奉行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指导策略使部分大学毕业生仓促就业,导致职业适应期内离职频发,给企业、毕业生自身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个体、外部预期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调查和分析其对离职的影响,探寻适应期大学生员工频繁离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达38%,3年内平均换两个工作。针对在这些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内,存在的困境与冲突,本文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对国内大学生职业适应期内的离职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为职业适应期内的大学生员工和企业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通过调查研究发展,师范院校毕业生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适应期还较长,甚至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毕业多年尚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应该引起有关教育管理和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建议师范院校应该突出师范性,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注重教育实习环节、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配合以及班主任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危机。高职师范学院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中遇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缺乏准确的社会定位和正确的心,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不严密,用人单位压力加大。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是单一方面能够解决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毕业生顺利渡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20.
入学适应问题是高职新生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何有效克服这种不适应,帮助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概括了高职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完善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