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王选教授领导研制了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系统在报社的广泛应用,代替了传统的铅排制版印刷,把沿用了几百年的铅字印刷术送进了博物馆,完成了我国报业“告别铅与火”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但是,直到90年代初,涉及报社众多编辑、经营部门和大多数人的报纸新闻采编与经营业务的信息化还是空白点。为此,1992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和北大方正集团公司从研制新闻采编自动化技术入手,开始了对新闻报业整个采编生产与经营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技术研发工作,瞄准国际同行最高水平,实现中国报业产业“甩掉纸与笔”的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2.
虽然实行广告经营与新闻采编“两分开”是报刊改革的基本方向,但“两分开”并不是要斩断广告与采编的逻辑联系,让广告经营孤立运行。相反,“两分开”后,报业广告经营更应该强化同采编的协作创新。这种协作创新包括资源共享中的协作创新、策划活动中的协作创新、专刊专版中的协作创新、版面组合中的协作创新、视角交融中的协作创新等。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中国 30年代重要的新闻家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新闻实践之一是主持《申报》报业改革 ;他提出重言论、副刊的“头尾论” ,以此带动引领社会政治进步、干预社会现实的全方位新闻改革 ,并形成报业与文化事业“并重”的报业管理思想 ,逐步将报纸引向倾向革命 ;陶“新闻救国”与其“教育救国”一脉相承 ,本质是西方自由主义“宪政”思想 ;《申报》改革的功败垂成 ,对陶的后期思想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名人大竞猜     
1.他领导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他因此被喻为“当代毕昇”。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传媒业面临的市场化变革,研究了媒介工作性质的转变对新闻教育的影响,通过对西安报业竞争的分析,发现媒介经营研究、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三方面是目前新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结合西安欧亚学院新闻传播系的教学实践,提出新闻学教育应回归以“受众”及其“需求”为核心的“人本”教育。  相似文献   

6.
小王是一家行业报的编辑,早晨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周末照常休息.日子过得平稳而安逸。报社里实行的是采编分离制,身为编辑的小王理所当然地没有任何外派出差的任务。这些日子,由于报社的运作机制有了一些变化,需要小王一星期加一两次班。当然,所谓的加班,通常也就是到晚上七八点钟。偶尔有一两次,她加班到了夜里十一二点。同学聚会的时候,小王把她加班到夜里的情况当成一件“事儿”说给大家听,同学们却说:“每天都加班加点才应该是新闻人的正常生活,你以前那些规规矩矩的日子就不能算是在做新闻。”小王没有反驳,因为在心里.她也隐隐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与真正的新闻人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7.
自我定位在报社岗位上,闲时便琢磨些关于报社如何经营管理,如何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对未来报社也想提点肤浅观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对各类报社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从统收统支,实报实销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管理体制,切实搞好报社的经营管理,有效地发展报业经济已成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报业的迫切需要。通过几年的实践,无论从报界目前状况,还是从报业长远发展趋势来看,要把报社经营管理搞好,促进报业经济健康发展,建立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即懂办报规律,又懂市场经济规律,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  相似文献   

8.
策划是报业经营的一项制胜法宝。路——抓住政策热点,紧扣民生热点,彰显新闻价值。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沙晚报》3C工作室摸索出一条新闻策划的新让策划成为工作室的“开路斧”,有助于报业集团取  相似文献   

9.
新闻不是简单的“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播报,而是一个“泛新闻”的概念,呈现出平民化、故事化、娱乐化、人文化的特点。新闻采编课程应在保持完整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举例、知识点、活动课的点滴渗透与融入的方法,进行切合“泛新闻”理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杰奎琳是一次新闻采编高级研修班的教授, 她满头白发,她说在美国的新闻界干了三十年, 如果头发不白,那可以说是奇迹了。她现在供职的报社是《西雅图时报》,是位主管,在美国, “杰奎琳”通常被称为“杰奎”,所以,她希望大家都称她为“杰奎”。开场白很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上海卓越电子集团与北京大学共同研制的“精品课程智能录播系统”,在北京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自动录课技术论坛”期间发布,该系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内蒙古晨报社目前的采编业务和经营情况,探究非时政类报社作为特殊市场主体的定位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1月12日,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先进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部分。其宗旨是发挥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紧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应用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整合有关资源,建立更宽松、更和谐的政策环境和更灵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选(1937年-),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攻计算机应用.他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为中国现代印刷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人们誉为“当代毕升”.王选4岁进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小学附属幼儿园,5岁入小学一  相似文献   

15.
“需要”和已有技术的“不足”是创新的源泉,创新的技术进入市场后源泉不断地获得新的需求刺激。十二年来,出版系统一直是北大方正的主要利润来源,这一领域持续兴旺的原因在于:我们抓住了四次机遇,用创新技术引导市场,引发了报业和印刷业的四次技术革命和革新。1.第一次技术革命:“告别铅与火”(1987~1993)我国印刷业没有经历第二代光机式照排机、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机,而是从铅排直接跳到最先进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没有经历输出毛条、人工贴版的过程.直接跳到屏幕整页组版、整页输出。汉字字数多迫使我们比西方同…  相似文献   

16.
进行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研究,需了解其基本背景,明确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模式创新核心意义,其后从更新采编理念、搭建新闻采编数据库等展开具体化探索,总结新闻采编经验,反馈到后续的新闻采编模式优化中,使其更具有效性、竞争性,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新闻采编质量、效率。  相似文献   

17.
走进王选     
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被人们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1937~2006),研制出了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使中国报业和印刷业从此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迈入了“电与光”的新纪元。王选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康之家,是家中五个孩子里最小的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中心概况: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前身为新闻专业1985年设立的摄影实验室。2000年安徽大学与大方正集团共建"安徽大学北大方正新闻传播实验室"(报刊电子采编室),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先生亲自来我院参加了揭幕式。在"211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戈公振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记者、新闻史学家、新闻教育家。他从事新闻事业二十余年,为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学诸多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譬如其报业经营思想就颇具建树。戈公振的报业经营思想涉及报纸定位、发展战略、新闻管理、广告、发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当今的报业经营与管理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各大报社相继成立了报业集团。面对现代报业集团的复杂性,如何选择合理而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就直接关系到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和成员个体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