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评苏联的“一国社会主义”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逝世以后,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在联共(布)党内曾引起一场激烈论争。对这场论争,人们历来多肯定斯大林等人的观点,而否定“反对派”的主张。本文认为,就实质而言,论争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尽管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最终获胜,在当时也确有其积极和成功的一面,但总的来看却并非真理,它给苏联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惨痛后果,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相似文献   

2.
“女国”释     
中外古籍中记载的有关“女国”的各种传闻,包含了一定的历史内涵。这些“女国”可分两类:一类是只有女子而无男子的“女人国”,一类是男女均有但妇女居领导地位的“女权国”。两类“女国”分别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前期和后期所流行的族外群婚与对偶婚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在联共(布)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多数派坚持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反对派则否认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两派虽然都阐述了一些正确观点,但总的说来,他们都各执己见、各走极端,都没有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得出的结论都偏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问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十四点"原则是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是美国外交划时代的重要文件,预示着诞生于新大陆的这个国家将强有力地改变未来世界的命运。文章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主要因素是国情、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教育政策等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逐步走向审定制,但是近些年也出现了“国定制”回溯的呼声。纵观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演变历程,审视世界主要国家教科书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教科书制度应该实行审定制,而非国定制,并由审定制逐步走向开放、多元的教科书制度。  相似文献   

6.
宋紫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44-348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7.
俞良早教授关于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仍然主张“共同胜利”论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列宁在该文中明确无误地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列宁当时提出的“一国胜利”论,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治革命,但是也包含开始社会革命之意;联共(布)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是一场披着理论争论外衣的权力斗争,斯大林借此将反对派清除出党并作为敌特分子加以肉体消灭,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括苏联20年代党内两场重大斗争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实现现了以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左翼反对派的诸多政策主张.本文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以经典理论同迂回过渡理论的“揉合”为基础,以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矛盾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作为内外条件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弊病只有经过曲折发展后才能被认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说明落后国家绕过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前期必然是十分曲折的,但仍不能因此否定这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更少曲折、更少痛苦、需时更短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孝十四年匈奴大举南“侵”,缘由何在?汉廷招降纳叛方略的实施所引发的匈奴人口外流是导致此次匈奴进攻的原因,其目的是断绝汉廷对匈奴民众的招纳,阻止人口外流。这次战争使汉廷的招降纳叛方略中断近二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诗国”辨     
中国有“诗国”的美称,这不仅是因为诗歌多.更是国为整个的生活、传统、精神、意识等都是诗歌式的,这可以在经济、哲学、审美意识、文学理论、文学创作等方面找到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卫庶 《云南教育》2008,(10):25-25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总结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更是今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宝。继续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前提是加强理论武装,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教育在苏联时期曾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苏联教育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体系。20世纪上半叶,苏联已成为普遍消除文盲的国家,第一个步入宇宙太空,在基础科学的所有领域达到了领先的地位,大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然而近十几年由于俄罗斯激进的制度转型,使与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俄罗斯教育遭受了巨大损失并出现严重倒退。  相似文献   

13.
"十四点纲领"是美国安排一战后世界秩序的方案,在当的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其理论基础虽以理想主义为主体,但又包含后来现实主义的因素;它虽标榜"民主"、"和平"、"公正"等旗号,但其出发点是获取美国的国家利益;它虽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但其成效可悲。美国这一极具模糊、费解、可悲色彩的对外政策,其旨归在于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邵俊峰  李丽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2):12-15,42
孔子仁学的思想理路的内在矛盾,集中表现在孝与忠的关系上。孝与忠在情感层面的兼容,构成其"家国同构"的社会理想;在践行层面的对立,又构成其"家国错位"的理论偏至,其结果是:一方面社会家庭化了,另一方面家庭社会化了。仁学具有的情感性与践行性矛盾统一的本质特性,决定其思想理路必从"家国同构"走向"家国错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研讨了新时期和新世纪文学的命名、当代各体文学、当代文学与文化、当代文学与性别、当代地域文学与底层文学等问题,促进了学术界对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文化现象的总体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国培计划"的绩效评估制度表现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等方面的创新特色。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国培计划"的绩效评估制度也存在着评估内容层次较低、评估信息来源范围窄、评估结果反馈对象单一以及评估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健全评估指标体系、拓宽评估信息来源、扩大评估结果反馈对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国培计划"的绩效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评估在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培训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国培计划"真正的造福于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宣扬“十四年抗战史”是新时代历史教学的新使命。东北抗战文化资源丰富厚重,契合“十四年抗战史”教学的需要。深刻理解东北抗战文化资源融入“十四年抗战史”教学的现实意义,重点解决好“为什么融”的问题;准确定位东北抗战文化资源融入“十四年抗战史”教学的切入点,深入发掘东北抗战文化资源的史学价值,推动其向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转变,解决好“融什么”的问题;探索东北抗战文化资源融入“十四年抗战史”教学的有效路径,解决好“怎么融”的问题;不断强化“十四年抗战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回答好“谁来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臧佩红 《历史教学问题》2012,(2):103-107,74
战前日本教科书"国定制"的确立,分别是在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前后,足见教科书制度与日本的国家走向密切相关。考察战前日本教科书"国定制"确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危害,有利于加深对日本教科书制度的认识,也有助于了解教育在战前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中发挥的作用,对认识当今日本的教科书问题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中外世界国观点,以之比较姜逸樵世界国的独特之处,判定其理论意义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美玲 《天中学刊》2013,28(4):40-4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模式经历了从经典的社会主义模式到革命的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再到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演变。社会主义模式的演变启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中国化,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