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严谨的课程体系及科学实施的课程规划直接影响学校的稳步提升,关系到学校的课程品质和教学品质,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更直接反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课程多样化,使学校在课程开发、开设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加强电脑课程的建设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要求。应用电脑软件设计将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在备课、教学、科研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和深入,改变了教育领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同时重点强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课程建设需要从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的适应程度、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几个方面去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反映出现代办学理念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培养,完善学校课程开发机制,彰显出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本文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阐述了学校课程建设和创新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意义,提出了创新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徐丽 《文教资料》2012,(11):179-180
高等职业教育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的教学有所不同,本文以"室内设计实务"这门课程为例,分析一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毕业后独立完成设计项目,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良性运作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高校电类课程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教学过程直观、生动,能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恰当的应用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产生"教"与"学"不同步等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应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不断提高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无不与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有关。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应用CIPP评价模式评价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改进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余安敏 《上海教育》2010,(17):73-74
"信息技术支持课程重建和教学过程重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是我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优势,提升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动发展、学校办学品质提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李姗姗 《教书育人》2013,(21):84-8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学能力关系着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课程意识"预设"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并内在规训着课程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因此,课程意识成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与优化的重要途径。一课程意识的教育诉求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鲜有完整的课程意识,多以教材意识或教学大纲意识为主,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对分离的个体,前者是教材、教育目标的文本性表达,主  相似文献   

9.
学生课程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课程参与具有量力性与实时性、兴趣性与满足性、专业性与发展性等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能促进教师的学术发展与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实践知识,因而能保障本科教学质量。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教师要形成合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创设有利于学生课程参与环境,激发学生课程参与意识,在理论上加强学生课程参与研究,以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实践类课程占理工科类院校培养计划的较大分量,又极具特定学校的专业特色,所以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技能、知识创新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影响整个大学的培养质量。为更有效的保证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创建学生的创新学习环境,以E-CDIO-KS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多维立体"协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尝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研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新教学方法的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使教师具备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1.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国家课程重构的过程,即依据学校的条件、教师自身特点及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对国家课程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改造、整合和重构,把"自上而下"开发的国家课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学校为本位进行"自下而上"的二度开发。在农村高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又要关注农村高中的自身特点,使农村学生不同的课程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每一个教育对象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校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牢固树立“以课改促学校发展,以课改促师生成长”的思想,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整体推进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正在实现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教育领 域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各学校教师重要的 辅助教学工具。在中职电工课程教学中,通过将理论教学与信 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先进有效的 授课体验,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每一所学校都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幼儿师范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在幼师学校中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目标的教学思想,有助于未来从事幼教的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校形象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中,教师参与下的教育研究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实际的教学经验和学生普遍的反馈出发,总结作为大学美术专业基础——透视学课程的教学规律,试图构建出适合透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审美化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审美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吸取丰富的审美文化,而且更能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因此,在学校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实施审美化教学,构建审美化教学模式,以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教学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要将增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施的控制力,而课程的执行力则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有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工作评估的意义及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工作评估是保证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德、智、体等几方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教师工作评估,能进一步全面提高学校工作的水平,有助于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威望,从而赢得社会更广泛的尊重和信任;通过教师工作评估,还能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掌握教学情况,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工作评估具有判定教育教学质量高低、效果好坏,强化管理效能,引导教师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为教育教学科研发展服务等多种功能,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在2006年教师节期间举行的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表彰会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强调指出“要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自觉担当起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我院是最早创办高职教育的学校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学习,“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等高职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每门课程中、每次课堂上具体怎样实施,仍需不断探索。实践表明,在教研室担任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师之间开展“说课”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将这些教学理念、教学原则贯彻到每次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蔡跃卿 《考试周刊》2014,(76):105-106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健康"为教学理念,塑造学生人格魅力;要以培养"兴趣"为前提,加强价值观和责任感教育;要以"发展"为中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要关注"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我们更明确:教学不是学生跟着教师走,而是教师为了学生而教,让学生真正走进体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