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非<国语>》中。《国语》的世界观表现为"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也有关于"气"和"五行"的思想。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中落后观念的批判,系统地阐发了"天人不相预"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发展了《国语》的"气"论。  相似文献   

2.
胡迪 《阅读》2014,(20):23-25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歌谣在英语教学中的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所学语言知识来表演歌谣,通过歌谣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更好地表达所学知识。歌谣在学生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感到紧张、烦恼,但是富有节奏感  相似文献   

3.
鲍照以丰富的文化视野,自觉向被当时文士视为“委巷中歌谣”的南朝民歌学习,成为乐府史上学习民歌的第一人,《中兴歌》十首便是其代表作品,采用民歌体式来书写一定的政治内容及自己的理想抱负,从而表现出雅俗兼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自胡适先生1937年在《全国歌谣调查的建议》中以七言五句的‘桐城歌体’为例以来,迄今70年间有不少学者将"桐城山歌"、"桐城歌体"视作五句子歌谣的代名词。当代田野调查成果表明,湖北省和环绕长江三峡的鄂、渝、湘交界地区,为五句子歌谣流布的密集区。《昭君故里五句子歌谣选》是就一个县境内流布的五句子歌谣进行专项搜集整理的宝贵文本,其面世为学界研究五句子歌谣流传历史和内在规律充实了基础,对丰富中国民歌资源库、尤其是其中的五句子歌谣专项资源库有特殊价值,在县域民俗资料文本中具有专业细分的领先意义。  相似文献   

5.
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左传》一书共引谚语二十余条。这些谚语不仅以形象的语言阐发深刻的道理,美刺政治,表达民情,有较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讽谏勃能,而且造语简短精炼,巧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且富于声律美,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以此推衍,谚语实为诗起源的前声。  相似文献   

6.
周秉高教授所著《全先秦两汉诗》在目前的本子中是最全的一种,收录了先秦诗歌530多首,其中逸诗189首,比好多著作中估计的百十首,多出了几乎一倍。两汉诗歌收录更多。不仅收录了完整的诗,也收入了零句以及一些准诗,如谚语和歌谣等。本书的体例是周先生自己的创造,排列作品、注出出处、简明注释、形式全面、编写系年,附有考证(论)和索引。  相似文献   

7.
《晋语》为《国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尚书》一样,《晋语》以记言为主,同时叙述历史、传记人物。在史传文学中,其语言独具特色:含蓄而流畅,生动而严谨,优美而准确,灵活而工整,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技巧。《晋语》运用语言的艺术成就,为后世史传文学的语言提供借鉴,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史记》有力地刻划了人物形象,它与以前的历史著作《尚书》、《春秋》不同,与《左传》、《国语》电不同,把人物提到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上来,表现了人的历史主动性。这是对“天命神授”观点的突破以至否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质的跃进。本文接着就项羽、刘邦以及韩信、李斯等人物形象,具体探讨了司马迁刻划人物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作为成功的文学经验,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传统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后强调指出:司马迁以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殉了他的事业。学习为文,要学习为人。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工农兵文学,虽然和政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其中的《红旗谱》、《创业史》以及《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作品,又都能从政治走向文化,其途径是:从社会的横向层面去表现人物的阶级性;于历史的纵向维度去描写当时的政治事件;在人生的深度去展示作品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民间文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三峡地区丰厚的人类遗存(人民的勤劳聪慧和创造、与艰险自然条件的搏斗、名人荟萃)和秀丽的风光。它们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和谚语:具有围山绕水原始古朴、赞颂英杰、形神维肖庄谐合一、良莠并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经典歌曲,通过剖析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当代的几首经典歌曲,阐述了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五首优秀歌词赏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仁 《职大学报》2012,(1):92-102
要想写出好的歌词,首先是创作者深入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达成一片;同时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一环,就是回头研究那些长久流传并且脍炙人口的歌词,研究他们的经验,学习们的境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民俗生活是歌手的生存环境。晋北独特的民俗生活成为歌手滋生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直接影响了晋北民歌的内容构成。晋北民歌所表述的情感和思想以民俗生活为载体,得以形象化和生活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并且获得了意义张力。  相似文献   

14.
孝歌是我国民间丧葬活动中的一种习俗,一种仪式歌。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黔东地区的孝歌演唱已形成了:开场、接亡灵、悼亡灵、娱丧歌、送亡歌等基本固定的形式。同时,黔东地区的孝歌对社会生活也起到了一定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5.
英语歌曲虽然是英语教学的补充内容,但是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有效地达到培养和提高其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过“郑声淫”、“放郑声”。古“淫”字的用法意义决不是单一的。从《郑风》与“郑声”的关系,政治、经济、风俗等几个方面阐述孔子为什么要说“郑声淫”,从而集中表现了他的功利色彩。古儒经学家评《郑风》大都是对孔子这一提法加以注脚、推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元代谐谑散曲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谐谑散曲是元散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内涵看,它大体可分为单纯型与复合型两大类。理性与非理性是其精神情感特征,而直陈与变形,是谐谑散曲主要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两千多年来,彝族民歌伴随着彝族先民的生息繁衍而发祥。彝族民歌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彝族社会生活的"镜子"和"百科全书",有高层次的艺术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彝族文化传承平台的价值和审美功能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歌舞起源于生产劳动,反映了哈尼人的生产生活特色。哈尼歌舞艺术折射出的独特文史内涵和底蕴表现为:对婚姻的忧虑,对逝者的哀思,对儿童的关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缅怀先人,歌颂劳动,这些充分表现出哈尼族的团结和睦、友爱相亲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陈典松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詹天佑》的民歌运用技巧入手,对该书运用的十首中外民歌引用的环境、效果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认为《詹天佑》一书中的民歌有跨地域性、跨文化性,在文学创作中有其创新之处,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