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制度,源自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法治的推进,其不合理性日益呈现出来,废除劳动教养制度,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度,不能否认它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教化违法人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存在与我们国家的法治目标以及对人权的保护是相矛盾的,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存在,它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而且违背了“过罚相当”原则,所以将其废除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意味着在我国已存在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将寿终正寝。劳教制度历经半个多世纪,近年来因其法律依据不足且违反宪法和上位法,有违罪罚相当和程序正当等法治原则,且在实践中被广泛、严重滥用,劳教措施侵犯人权的问题成为众矢之的,其存废或改革的讨论不断。终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好声音":这项颇受争议的制度废除了,劳教制度终于成为历史当中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李扬 《华章》2014,(27)
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相关收容人员呈现出“无人监管”的状态,这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极其不利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制定出台有效的替代机制就成为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从收容对象的角度进行切入,通过对制度废除后收容对象的范围进行划分,同时配置以合理有效的替代机制,使这部分人群得到分流规制和管理,进而实现对收容人员的合法管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人为本"的法制建设理论的提出,劳动教养的存废重新成为法学研究中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性质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劳动教养在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正确认识劳动教养的性质,有助于这一制度的完善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劳教制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但在现代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急需改革。学术界对改革的观点大致可分为行政处罚类和刑罚处罚类,作者认为这两种都不够完善,提出建立司法矫治改革劳教制度。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养的存废问题,是近几年来争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在实践中,对劳动教养的适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结现行法律体制下的劳动教养制度,确有再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通过对劳动教养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适用范围、以及与现行众多法律冲突的认识,可以使我们产生许多思考。可以说解决劳动教养制度与立法的冲突问题,是体现我国尊重人权的重要标志,也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迈向新的高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养是我国迄今为止存在问题多、涉及领域广、矛盾非常尖锐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法律的位阶、实体上的确定性、程序上的正当性、执行的合理性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法治要求和时代特征,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处分法律制度,以实现劳动教养制度实体确定、程序正当和执行合理等司法化之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直接映射出了刑事政策理念的悄然转变,刑事政策理念的转变又不可避免地将该制度的生存推向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随着我国刑事政策理念的转变,这种制度的许多难以解决的诟病日益凸显,其与法治背景的对立使之必须面对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被劳教人员张斌之死,让劳动教养制度成为继收容遣送制度被废后又一备受关注的问题,法学界和实务界就该项制度的存废展开热烈讨论。不管结果如何,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2004年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违法行为矫治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则意味着劳动教养制度必须进行重大变革。本文试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现状及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入手,分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行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应与企业效益脱钩 :是企业实现公平分配、劳动力市场实现公平交易的迫切需要 ,是贯彻生产力标准的迫切需要 ,是妥善处理国家、经营者、职工三者之间权责关系的迫切需要。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脱钩要落到实处 ,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2.
从生活的本质对人的自我生成的规定性,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逻辑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这四个方面来看,"生活化"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的必然性,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幸福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体革新现象为切入点,以诗歌的文体变革和创新为侧重点,历览古今文体变革史,论述了文体的变革和创新,是我们时代最需要的文学创新意识和最重要的内驱力,是文学在新的时期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体总是从少到多,由简而繁,旧的文体不断变革,新的文体不断创造。  相似文献   

14.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前,社会舆论摇旗呐喊,从而为科举制度的废除营造声势。科举制度废除后,社会舆论又众说纷纭,促使人们重新反思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个人孝行中的一部分应该由社会来承担。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孝文化产生基本条件宗法制社会被摧毁;中国越过了温饱线,传统孝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已经消失。市场经济使家庭结构趋于松散,子女独立意识增强,家务劳动日益社会化,家庭养老的相对能力在下降。我国即将迈进工业化社会,社会不仅有必要而且有能力承担以前家庭承担的行孝责任。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从孕育萌发、理论研究、试验探索,到初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历程表明,素质教育是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逐步深化、逐步推进的。这一过程一方面反映了素质教育在我国产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它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今,我们仍不能说这些认识就完全清楚了。因而我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没有结束,我们对它的质疑和反思也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知识体系结构包括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意义在于高等教育研究创新、理论发展、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自身、提高研究人员素养与研究能力的需要.通过各种方法论的学习和比较,寻找适合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较全面准确地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克服“盲人摸象”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匹配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批判性功能构成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破立统一的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种以在没有成长机会的情况下寻找机会去争取成功,使自己成为领导者为特征的高校创业教育应运而生。但对其认识、重视和投入还远远不够,缺乏完善的体系、科学的机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研究其必然性及其可行性,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得以提高,以完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办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勃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党和人民对教育的产业属性日益广泛认同的逻辑结果,是我国追踪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这种客观必然性向现实性的转化,直接得益于党和政府顺应必然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