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喀什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喀什地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26954 hm2,人均生态足迹足迹为4.400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1305 hm2,喀什地区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远远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严重化,对此提出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调整该区域进出口贸易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测量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新工具.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梅州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2003年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327 6 hm2.cap-1,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707 6 hm2.cap-1,人均生态赤字为0.620 0 hm2.cap-1;(2)从生态足迹需求/供给状况看,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基本相持平的只有五华县,其中大埔、丰顺县出现了生态盈余,其余县(区)出现生态赤字,其中最大的是蕉岭县;(3)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需求/供给和赤字结构状况看,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类产品的消费,林地类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余.为此,提出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能值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的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应用经过能值理论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铜川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2008年铜川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5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08hm2,两者比较得出2008年铜川市人均生态赤字为0.48 hm2.通过对人均生态足迹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所占的生物生态性土地面积最大,而林地和水域所占生物生态性土地面积最小.进而得出铜川市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发掘林地资源潜力,发展矿业城市特色旅游业.  相似文献   

4.
衡阳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衡阳市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生态足迹占用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为1.1892hm2,总人口的生态赤字为8.43x106hm2。这反映出衡阳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此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述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资源消费现状进行了计算,得出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7125hm2,生态承载力为0.4355 hm2,人均赤字为1.277 hm2,表明河南省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阀值。河南省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为1.221,万元GDP足迹为2.35 hm2,生态协调系数为1.216,适度人口2460.77万人等,也反映了河南省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生态足迹模型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通过比较区域人类社会所有消费活动所需的土地(生态足迹)与该区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承载力)可得出该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在生态足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南平市2006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得到南平市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43320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0762 hm2/人,生态足迹呈现赤字,为0.02588 hm2/人.数据表明该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垦状态之下.文章针对改善南平市的生态承载力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生态安全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前提,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凭借旅游贡献率因子,将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转换为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从而获得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对比两者差值和比值,确定旅游生态盈余情况和旅游生态安全度。以杭州市为实证研究,2013年杭州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058627809hm2/人和0.007362505hm2/人,生态赤字0.051265304hm2/人,旅游安全度处于安全值大于1的恶化状态,杭州市旅游生态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依据2001—2007年三门峡市居民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了三门峡市经济发展对生态足迹供需变化的影响,旨在探寻引起生态足迹供需变化的驱动机制,以期为作为中原经济区组成部分的三门峡市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随着年人均GDP的增长,三门峡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1年的1.48hm2增至2007年2.04hm2,共增加了37.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年人均GDP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与年人均GDP的关系进行拟合,推算出当年人均GDP达到3.04万元时,年人均生态足迹达到拐点,此时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16hm2。对比了周边城市的生态足迹、承载力,得出三门峡的年人均生态赤字最低(1.19hm2),具有明显的生态资源优势。结合三门峡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调控经济发展进程,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加大新型能源的推广力度,不断推广高科技农业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定量分析湄潭县的生物资源消费足迹、能源消费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科学判断湄潭县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2009年,湄潭县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580hm2/cap.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态足迹为1.1833hm2、cap,低于贵州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赤字-0.5253hm2/eap.,低于贵州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乐山市2001-2010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再通过二者的年变化率预测了2012-2016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研究表明,乐山市2001-2010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则逐年减少,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与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乐山市2012-2016年预测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也逐年增加,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则在减少,耕地呈现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建议应严格控制耕地减少数量,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减缓日益增长的生态赤字,以此实现乐山市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