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强调教师专业成长,于是,反思一词便经常出现在教育行政领导的口中。但是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的契机在哪里?还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于是,经常有很多人经过反思后却仍一无所获。有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写课后记、写工作总结,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但是,我们却发现在这些总结中,敷衍了事的多,说成功的多,说失败的少,真正经过“反思”提炼的更少。比较而言,技术上的反思容易做到,而心灵上的反思却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对自己心灵的反思,怕给人造成不良的印象,怕别人笑话。而一旦有这样的想法,恰恰是无法使自己能有…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他还提出了关于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教师专业成长,于是,反思一词便经常出现在教育行政领导的口中。但是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的契机在哪里?还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于是,经常有很多人经过反思后却仍一无所获。有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写课后记、写工作总结,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但是,我们却发现在这些总结中,敷衍了事的多,说成功的多,说失败的少,真正经过“反思”提炼的更少。比较而言,技术上的反思容易做到,而心灵上的反思却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对自己心灵的反思,怕给人造成不良的印象,怕别人笑话。而一旦有这样的想法,恰恰是无法使自己能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教师专业成长,于是,“反思”一词便经常出现在教育行政领导的口中。但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的契机在哪里?还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于是经常有很多人经过反思后却仍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5.
吴良根 《教书育人》2005,(12):37-37
新课程强调教师专业成长,于是,反思一词便经常出现在教育行政领导的口中。但是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的契机在哪里?还是有不少人不明白。干是,经常有很多人经过反思后却仍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6.
前几日,读到一篇文章,颇受启发。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宫本学艺时,曾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徒儿的资质,练多久能成为一流剑客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丛“反思”的由来,“反思”在写作中的运用和“反思”的禁忌这三方面具体地指导作者利用“反思”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提倡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包括以审视的目光看待文本,向权威挑战等等。为了实践这一教学理念,许多教师尝试各种途径,其中,把辩论赛引入课堂的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并很快为许多教师认同,而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但是,认真反思这  相似文献   

9.
反思“教学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的时髦话语。但是,一些理论研究工作者对教学反思指向的界定过于泛化,致使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实践操作上无所适从。我们在关注教学反思的同时,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略对教学反思的前提与基础的关注,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教而思之,有所得;思而教之,有所创。写教学反思的目的,是让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收获进行分析总结,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更优质的课堂。但是,不少老师的反思呈现出"随意"的状况:一点感想,几句评价,大段过程记录……流于形式,意在应付。这样的"反思",能否起到有所得、有所创的作用呢?所以,关于"教学反思",我有了下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今日教育》2012,(12):58
年终岁末,各种"工作总结"又将纷至沓来。"教学反思"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教学反思,有两位学者的观点广为流传,一则是国内著名学者叶澜教授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另一则是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是求真务实、不断追求的“催化剂”;是动态生成、互动发展的“润滑剂”;是潜在文化内涵的理性提升和不断刷新的“净化剂”。结合自己的“反思”认识和实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刘根生 《科学教育》2006,12(5):22-23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的理念呼唤新的教法,更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主要标志之一,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灵魂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反思和自主性反思学习;创造性反思和发展性反思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者与构建者,面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反思性学习,我们广大教师理所应当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  相似文献   

14.
输入关键词“教学反思”.上中国知网搜索共有9078条结果。粗略浏览.涉及各学科教学.除此还有宏观领域如.教师成长、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可见反思已深入新课改中。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新理念指导下编写出的教材中不时地渗透着反思的思想。尤其是在单元性整理与复习活动中,教材更是直接对学生提出了反思的要求: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先与同学交流,然后进行简单整理;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尝试进行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成为我国教育界逐渐取得共识的发展方向。从相关的资料看来,教育界对于教师反思的强调,大约始自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当时的“教师思考(teacher thinking)”运动而起;在此以前,对教师的研究往往只关注她们在课堂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三岁的儿子特别喜欢雨天,每每电闪雷鸣,他总是急不可待地冲到门口去看闪电,看雨花飞溅,继而问我:“妈妈,天上怎么会有闪电?”“一块带正电的云彩和一块带负电的云彩碰到一起就会有闪电和雷声,就会下雨。”于是,再碰到雷雨天,他就站在门外,口中念念有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课上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如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等,很难看见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他主”现象明显;二是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景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教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实际上就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反思是促进师生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我校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反思性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教师应提高反思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树全 《学子》2013,(12):27
我们通常将教学过程分为,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测量评估教学效果,诊断与补救教学。我们所讨论的"教学反思"应该属于诊断与补救教学的范畴。科学地撰写教学反思既是对前一个阶段教学的总结,也为下一个教学阶段的起点作好铺垫。培养良好的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行为,使课堂做到"低耗时,高效率"。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