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1.科幻故事导入:一天,有一位天外来客光临地球村,想请小明为导游,小明十分乐意地接受了导游任务。他先介绍地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你能说说小明怎样介绍的吗?2.课件演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图文并茂),这一切都来源于大自然。二、主体探究活动1.质疑。看完这段关于大自然的介绍,你还想知道大自然的哪些情况?(让学生提问,然后进行探究活动。)2.根据质疑(提问),让学生分组,确定探究项目。每个学生从各自的微机上分别查阅并下载有关沙尘暴、环境污染、大量捕杀青蛙等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2.
陈鹏 《现代语文》2009,(7):124-125
《山居秋暝》是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它清新质朴,恬淡自然,是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诗中极力赞美山村的美丽风光,反映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以“王孙自可留”表达了继续隐居的愿望。诗歌的风格是笔者选择它作为重点讲解的缘起,当今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希望学生们能从现代城市的喧嚣中走出来,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感受笔者带领他们走进的大自然的美好境界。高一上学期学生欣赏过现实主义的《诗三百》,欣赏过浪漫气息浓郁的《楚辞》。这学期主要让学生欣赏诗歌创作顶峰的唐诗。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对诗歌的感悟、鉴赏能力还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3.
孟尔琴 《小学生》2010,(4):55-55
【原音呈现】 案例一: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大自然里蕴含的知识,读出诗歌所描绘的景象,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内心美好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以地球为载体,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互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2、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和聆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地球,对大自然万物生灵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描写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可是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为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目标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上。  相似文献   

6.
高中地理课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我们揭示们地球上的很多奥秘,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那么如何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呢?本文从通过讲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引诗歌艺术激发学习热情、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四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荫。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新学期的第一天,我正在指导学生朗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苏教版第9册第一课)。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召唤学生热爱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文中通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来告诉学生新奇的知识。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努力体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3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诗歌内容,知道诗中讲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它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了,可是学生对水乡风土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训练学生在逆境中合作生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的“苏教版”《科学》教材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那就是“诗歌”,一方面引发学生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续写“诗歌”,培养和发展学生用语言和想象表达内心感受,这也是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教学中,不但要辅导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大自然中冰状甲烷的相关知识,关注地球资源,保护人类环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给人的启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郭沫若的经典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拟根据温儒敏提出的"三步阅读法"教学原则,把对五四时代精神氛围的感知与专业的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为起点;转换视角,设身处地想象自己为五四时期的青年去阅读诗歌;从整体到字词感受诗歌的时代精神;与《天狗》展开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农村教育》2006,(6):62-6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过去的壮观和现在日渐枯竭的景象,说明环境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在学习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出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及游人的感受,并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17.
周静 《考试周刊》2014,(64):133-133
高中地理课可向我们展现整个地球蓝图,也会揭示许多地球的奥秘,可以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所以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入手,阐述了几种提高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材内容 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尝试在动作、表情辅助下诵读诗歌,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通过朗读感悟诗的意境,发挥想象力,体会阅读的乐趣。通过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并亲近大自然。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感知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自己柔软的双手,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给拥抱住了,她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在地球上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