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为了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即每立方米河水中含沙子的质量)是多少,某学校探究小组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是10·18kg·请你计算出黄河水的含沙量·(ρ砂=2·5×103kg/m3)解法1:10dm3黄河水的质量是10·18kg,则V=1m3黄河水的质量是m=1018kg·根据黄河水中沙子的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是黄河水的总体积,由密度公式可得方程m砂/ρ砂+(m-m砂)/ρ水=V,即m砂/(2·5×103)+(1018-m砂)/(1·0×103)=1,解得m砂=30kg·解法2:同解法1,V=1m3黄河水的质量是m=1018kg·根据黄河水中沙子的质量与水的质量之和是黄河水的总质量,由密度公式可得方程ρ砂V…  相似文献   

2.
尹维良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4):39-42,59,60
例1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特测定黄河水的含砂量(即每m^3中含砂的质量)。某同学取了10dm^3的黄河水,并且称得其质量是10.18kg,试计算黄河水的含砂量  相似文献   

3.
隆润国 《物理教师》2003,24(5):34-34
多种资料上能见到这样一题 :为了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 (即 1m3水中含沙的质量 ) ,取 1 0dm3的河水 ,称得其质量是 1 0 .1 8kg ,已知沙的密度是 2 .5× 1 0 3kg/m3,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河水的含沙量 .这是一道培养环保意识和物理应用能力的好题 .然而 ,此题存在明显缺陷 .本刊 2 0 0 0年第 1 1期刊有杜正国老师《何谓“含沙量”》一文 ,该文指出《海淀名题全析全解》对该题目 (见上 )所给的答案为黄河水含沙量的百分比为 m沙m =0 .3 0kg1 0 .1 8kg=2 .95 % ,但并非题目所问 ,并在文中解析出黄河水的含沙量为 3 0kg/m3.显然 ,上述两个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A)165m.(B)165dm. (C)165em.(D)165mm. 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A)skg.(B)sokg. (C)100kg.(D)15Okg, 3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A)SN.(B)50N. (C)500N.(D)5000N. 4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 (A)5m3.(B)sdm3. (C)50dm3.(D)50em3. 5.人体的平均密度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A)0 .5 X 10,kg/m3. (B)1 .0义lo3kg/m3. (C)1 .5 X lo3kg/m3. (D)2 .0 X 1 03 kg/m3. 6一个中学生在水中潜泳,他受到水的浮 力大约是() (A)10N.(B)50N. (C)100N.(D)500N. 7一个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 地面的压…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学习初中物理课中,会遇到很多涉及密度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记住以下几点内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理量).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与其几何形状无关,因此一般用密度可以区别不同种类的物质.2.依据公式ρ=mV求物体的体积及质量时,把物体视为实心的体积.3.记住密度单位换算:1×103kg/m3=1kg/dm3=1g/cm3.下面举出一些常见的涉及密度的问题,以供参考.一、物质鉴定问题例1有一黄色金属块,量得其体积为8 cm3,测得其质量为68g,问该物质是否为黄金?已知:V=8cm3,m=68g,求m=?解:ρ=mV=68g8cm3=8.5g/cm3=8.5×10kg/m3.查密度表知:黄金…  相似文献   

6.
浮力问题是初中物理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有些浮力问题,由于对过程的分析不清楚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下面通过两个实例的解答来讨论这一方面的问题。例1:一个玻璃槽中装有两种液体,上层为煤油(ρ油=0.8×103kg/m3),下层为水。现在弹簧秤下面用细线系一个密度为0.95×103kg/m3的物体,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94N,由此可知此物体的体积为dm3。然后将弹簧秤逐渐下移,当物块进入水中的体积达到dm3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零。解:如图(1),物体全部浸在油中,则F浮=G-G'∵F浮=ρ油gV排,G=ρ物V物gG'=2.94N∴ρ油V排g=ρ物…  相似文献   

7.
一、理解ρ=m/v例1一铝块的质量为2.7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ρ_铝=2.7×10~3kg/m~3)分析与解答:本题已知质量与密度,物体切掉1/4后,其质量为原来质量的3/4,其密度应保持不变.另外只要运用V=m/p,即可求出体积.  相似文献   

8.
1.估算长度 例1 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 ) (A)17.5mm. (B)17.5cm. (C)17.5dm. (D)17.5m. (南京) 分析 (A)选项17.5mm相当于两手指宽;(C)选项17.5dm相当于成人身高,而(D)项长是(C)项的10倍.应选(B). 2.估算速度 例2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一、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1.长度单位的定义:测量长度,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长度,用标准长度去量被测长度,才能得出被测长度的数值,这个被确定的标准长度叫做长度的单位.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二、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1.会观察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对它认真观察:(1)它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3)它…  相似文献   

10.
“浮力”是大多数学生感到难学的内容,有的学生做过大量的题目后,仍然不得要领。其实,只要稍做总结,就会发现一些规律。下面以一条最简单、最常见的习题为例,看一下它们有哪些变化和拓展。 题目:体积为3dm3的实心铝球,浸没在水中,求水对它的浮力。(p铝=2.7× 103kg/m3)  相似文献   

11.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12.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2.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相似文献   

13.
一、STS问题 例1旅游用的游艇上常常备有救生衣(一种颜色比较鲜艳的背心,并用密度比较小的发泡材料做成内胆),请你用下面给定的要求和数据来设计救生衣:①按能救护的人的质量为80kg设计;②为了保护人的安全,穿上该救生衣能使人的10%的体积露出水面;③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01×10 3kg/m3;④做救生衣的面料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质量不计;⑤人的密度可以近似地取1.0×10 3kg/m3.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二合一”问题,就是指由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其质量为两种物质之和,其体积为两者之和等特点。此类题有着特殊的解题规律,解法大同小异。其关键是抓住密度、质量、体积之间的等量关系,代人相关的表达式和数据,便可解出结果。例1一件工艺品用金和铜制成,它的质量是20kg,体积是1.8dm3,求这件工艺品中金和铜  相似文献   

15.
吕东 《中学理科》2004,(3):15-21
【考点分析】2 0 0 3年《考试说明》对“气体”内容的要求全面降低 ,并与“分子动理论”合并为一章 ,以往作为高考传统难点的“气体性质”内容 ,今后的高考已将逐步降低要求 .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体积很小 ,直径数量级一般是 10 -1 0 m ,估算分子直径用单分子油膜法 :d =Vs .V是油滴的体积 ,s是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 .( 2 )分子的质量很小 ,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10 -2 6kg .( 3)分子间有空隙 .( 4)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 .0 2× 10 2 3 mol-1 表明 1mol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 .2 .分子永不停…  相似文献   

16.
在解答有关密度的计算题时,我们发现,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一直没有变化的物理量,利用这种不变的关系,那些看似复杂的题目其实也很好处理。一、抓住质量不变的关系例1体积为10m3的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ρ冰=0.9×103kg/m3)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物理中,主要的力学量有: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密度、时间、速度、力、压强、机械功、机械功率、机械效率,共12个.近年来,在不少地区的物理中考中,对于一个给定的力学情景,问你能求出哪些力学量的开放题屡屡出现,现分类选析二例,供参考.一、研究对象单一例1(2004年宁波市)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实心正方体,边长a为10cm,质量m为5kg.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例1如图1,一质量为M=3kg、长L=2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体积单位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每个体积单位表示的实际空间大小模糊不清,二是与长度、面积单位混淆。针对这两个问题,教师可分五步组织教学。1.讲解.学生自学课本,教师重点讲解各体积单位名称的意义。如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Icm3,其含义是3个1cm相乘。其他两个体积单位,由学生模仿练习。2.观察。学生了解了体积单位,还必须建立其观念,实现感性与理性两种认识的完美结合。我利用棱长为1cm和1dm的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体积,感知1cm3和1dm3的大小。然后,用3块面积都是1m2的正方形木板,与墙角围成体积是1m…  相似文献   

20.
一、STS问题例1旅游用的游艇上常常备有救生衣(一种颜色比较鲜艳的背心,并用密度比较小的发泡材料做成内胆),请你用下面给定的要求和数据来设计救生衣:①按能救护的人的质量为80kg设计;②为了保护人的安全,穿上该救生衣能使人的10%的体积露出水面;③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01×103kg/m3;④做救生衣的面料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质量不计;⑤人的密度可以近似地取1.0×103kg/m3.请回答:(1)为什么要用颜色比较鲜艳的面料来做救生衣?(2)计算做一件这种救生衣的发泡材料的最小质量.(200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分析与解本题为实际应用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