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夫的日记     
×年×月×日风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不想成为后人的笑料———“守株待兔”已很让我脸红了!究竟是什么让我面对众人的讥笑还能苦苦地支撑,是眼前这个很新巧的捕兔袋吧?不敢确信。我只觉那是黑暗的洞,在一点点吞噬着我的自信。张三站我身后,道:“按照它的设计,捕兔应该不是问题———只要再坚持。”我无言,毕竟有谁相信自己的敌人?这家伙曾最爱讥笑我“守株待兔”了!可是,我真的该怎么办?×年×月×日晴今天天气很好,如我的心情,我已撤回了捕兔的工具,终于感觉不到压力了。至于旁人的讥笑,我司空见惯。我相信了儿子的话:“为什么要死死守着…  相似文献   

2.
一、谈水果1.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水果吗 ?喜欢吃水果吗 ?你们看 ,老师这儿有一篮子水果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 .老师展示水果。(1)要求用这样的句式来练说 :“老师带来的水果有……有……有……还有……”(2 )可以自由练说。3.要求大家不但说出有哪些水果 ,还要说出它们的特点。比如 ,什么颜色 ,什么味道 ,什么形状……同座位同学先说说 ,再个别说。4 .让学生把自带的水果摆在桌上 ,进行交际。(1)师生交际师 :请问×××同学 ,你带了什么水果 ?生 :我带了×××。师 :它是什么颜色 ?什么样的 ?味道怎么样 ?(2 )生生交际。A、同桌互问互答…  相似文献   

3.
荷洁 《大学时代》2003,(9):18-20
金秋九月,漫步校园,你是否发现最近的海报特别多?“××文学社现招聘编辑若干,有意者请到×××处报名。”(朴实无华型)“你想不想成为一名真正的DJ?想不想让你动听的嗓音飘扬在整个校园?你的梦想并不遥远!××广播台急需男女主持各一名,下一个明星主播就是你!(热情鼓动型)“首届××杯时装模特赛即将开赛,奖品丰厚,决赛将在××广场隆重推出并由电视台现场直播,有意者速来参加××时装爱好者协会。”(物质精神双重诱惑型)刚迈进大学校园的你,是否被这些海报所吸引?面对眼花缭乱的社团,你将如何选择呢?  相似文献   

4.
“分数除以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出示例题:把54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师:根据题意,该怎样列式?生:54÷2师:54÷2的结果是多少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学生独自思考,尝试解决)师:请大家介绍一下各自的计算方法。方法1:54÷2=0.8÷2=0.4=52(米)方法2:54÷2=54×21=52(米)方法3:45÷2=(54×5)÷(2×5)=4÷10=25(米)方法4:54÷2=(54×21)÷(2×21)=54×12=25(米)方…  相似文献   

5.
“啊——啊——”从教室里传出一阵“悲惨”的叫声。是谁?是谁在可怜地惨叫?是我——周强。那又是谁在K我呢?是她,我的野蛮同桌——×××(我不敢说出她的姓名)。她可是我们班上数一数二的“女强人”(要强的人)。  相似文献   

6.
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觉得数学难学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 ,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人为地制造了许多难点 ,恐怕也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有这样一道题目 :3个人每人分2个苹果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一定要学生写“2×3=6” ,如果写成“3×2=6” ,老师就扣分。我一直很困惑 :辛辛苦苦教学生2×3不能写成3×2(交换律 ) ,这不是人为地增加难点 ,又是什么 ?在不制造人为困难的同时 ,我认为 ,教师还必须千方百计搞点人为的“容易”。什么是“容易” ?我想 ,对学生来说 ,“容易”就是具体、熟悉 ,而不是抽象、陌生。下…  相似文献   

7.
上数学课时,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计算题:28×15+24×45同学们马上动手算起来,可我觉得有点像乘法分配律的题型。能不能变化一下使它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解题呢?细想一下我们曾学过积不变的规律,即: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播放录音)“同学们好,我叫小芳。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晨,喊我起床的是妈妈,给我买早点、冲牛奶的也是妈妈。送我上学的是爸爸,辅导我、督促我做作业的也是爸爸。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师:同学们,我们将小芳同学最后说的那句话齐读两遍好吗?(教师出示复习导入)例:下面题中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6×18+6×7○6×(18+7)2.20×15+20×9○20×(15+9)师:同学们可以先计算“○”左右两边算式,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生: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师:联系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  相似文献   

9.
1.神秘的数字几个神秘的数字就要登场了.在这里,你会惊叹数学是多么的奇妙.这几个数字分别是:6、36、365.你一定会说,这几个数字很平常呀,就跟别的数字一样.你看吧!6=1+2+3.而36呢,它是一个神圣的数字.为什么呢?我给你介绍一下:36=1+2+3+4+5+6+7+8=(1+2+3)×(1+2+3)=(1×2×3)×(1×2×3)=1×1×2×2×3×3=1×1×1+2×2×2+3×3×3感觉到数字的神奇没有?我们都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天,也就是说一年有365天.365这个数字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呢?365=10×10+11×11+12×12=13×13+14×14我们知道,一副扑克牌有1到13,四种花色,一种王牌.你看!(1…  相似文献   

10.
开学第一周,有个家长来问我,“我孩子朱××的数学成绩怎么样?”说实话,刚接手一个班,连班里学生的名字都还叫不上,要我回答这个问题不是在为难我吗?我灵机一动,就随口说“你  相似文献   

11.
教学新课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活动:让学生先在桌上摆学具:第1排和第3排摆6个,第2排和第4排摆4个,然后用算式表示桌上一共有多少个学具。学生们通过思考,想出了如下方法:方法1:4×2+6×2=20(个)。方法2:3×6+2=20(个)。方法3:4×6-4=20(个)。方法4:4×5=20(个)。方法5:6+4+6+4=20(个)。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自己当小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问。甘语秋首先发问:“赵老师,你为什么要用4×5来计算?4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赵国宇边摆边说,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我是把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圆片分别挪1个到第二排和第四排,这时,圆片总共有4…  相似文献   

12.
课标理念之下,数学评价的本质要义就是要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作为数学评价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的数学命题,该作出怎样的创新变革呢?笔者围绕上述理念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试举几例。【例1】如果A=21×89,B=22×88,要比较A和B的大小,我们除了可以算出它们的大小再比较外,还可以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帮助思考。请在下面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在○中填入符号。A=21×89B=22×88=21×(88+1)=(21+1)×88=21×88+□×1=21×88+1×□所以A○B(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评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水平。如果直接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四年级数学     
1.计算。 (1)200-800÷16×3 (2)(375÷75+58)×34 (3)(738+38×9)÷45 (4)4800÷(2560-145×16)2.算一算,连一连。你发现什么规律?3.你能按要求改变它吗?试一试。 (1)把100-(36+540÷18)改变运算顺序,使它的结果等于68。 (2)把285-(15+20×3)改变运算顺序,使它的结果等于330。4.列式计算。 (1)用294除以14的商,去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285与15的和,除以20与3的积,商是多少?5.练跳绳,学数学。 (1)一个课外活动小组有5个同学跳绳,他们用2分钟共跳了1800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2.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掌握图形转化的思想方教学实录师:(先出示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如图1)它的面积怎样求?2005-7.8辽宁教育103教参课堂实录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6×4=24(平方厘米)。师:(又出示一个边长为6厘米、5厘米和高为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图2)它的面积怎样求?生:(思考片刻)有些学生开始认为是邻边相乘:6×5=30(平方厘米)。师:你是怎样想到的?生:因为长方形的面…  相似文献   

15.
农夫的日记四川省—考生×年×月×日风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不想成为后人的笑料——“守株待兔”已很让我脸红了! 究竟是什么让我面对众人的讥笑还能够苦苦地支撑,是眼前这个很新巧的捕兔袋吧?不敢确信。我只觉得那是黑暗的洞,在一点点地吞噬着我的自信。  相似文献   

16.
一、求异中创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 ,克服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 ,让学生从不同途径 ,不同角度积极地思考问题。例如 :在学生掌握了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后 ,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一条铁丝恰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改围成一个长9厘米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出了如下的解法 :(8×4-9×2)÷2=7(厘米 ) ,8×4÷2-9=7(厘米 ) ,8×2-9=7(厘米 )。教师对各种解法都给以肯定。…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在尝试。以下是我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课的实录,供研讨,请指正。一、激趣引题上课开始,老师要求学生先来个写算式接龙比赛,老师写出24÷2÷3;24÷(2×3)这样两个算式,请学生接着也写出类似的两个算式。学生写的算式:60÷6÷5,60÷(6×5);360÷6÷6,360÷(6×6);……学生在接龙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样的算式有很多。老师接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组算式,并让学生相互说说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经过思索学生纷纷说:我想知道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我…  相似文献   

18.
“让生活在数学中深刻,让数学在生活中升华。”这是一道不起眼的数学题带给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一节自习课上,我信手在黑板上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一道题是:一包火柴5角钱,买两包火柴多少钱?大部分同学得到的结果是5×2=10(角)=1(元),2×5=10(角)=1(元)。可却有一名学习很吃力的学生站起来说:“不对,买两包火柴9角钱。”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可我却很想听听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于是,我鼓励他说:“说说你的理由。”他说:“我妈妈开小卖店,一包火柴卖5角钱,9角可以买两包。我妈妈说:‘多买便宜’。”还没等我说话,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列举了…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并运用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时机,如学生创造力的火花出现之时,学生创造力受阻之时,学生创造力高涨之时等等。我在一节分数应用题练习课中出示这样一道题目:“补充问题并列式:一本书有 2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第二天看了它的,—— ?”学生 A补充:“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学生 B补充:“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此时,学生 C迫不及待地补充:“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 (+ )。”学生 D抢着补充:“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 (- )。”  我又激励:谁…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在一节数学练习课上。出示“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3天生产了这批零件的15,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天完成?”“请大家仔细想想,该怎样解答?我相信每个人起码能想出两种解法。”教室里悄然无声。短暂的沉默后,呼啦啦一排小手高高举起,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1-15)÷(15÷3)1÷(15÷3)-33÷15-3 “肯定还有别的办法。”老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和鼓励。沉默。唰,教室里又高高举起两只小手。3×(1÷15)-33×[(1-15)÷15] 镜头二:教学《海底世界》一文,在理解“景色奇异”这部分课文时,老师提问:“海底有光吗?海底有声音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