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少华 《留学生》2012,(5):33-33
1912年到2012年问有太多人类大灾难,但一部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却俨然“垄断”了人们对20世纪所有灾难的怀念与哀思。  相似文献   

2.
雷长风 《学习之友》2008,(11):40-41
电影《泰坦尼克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英国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从英格兰的南安普敦起航驶往美国纽约,这艘“连上帝也难叫它沉没”的“梦幻之船”,四天后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域沉没到北大西洋海底,一千五百多名乘客和船员葬身大海。不沉之舟的毁灭,人们通常只知道它与冰山相撞,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撞上冰山,  相似文献   

3.
在1912年4月14日那个恐怖的夜晚,泰坦尼克号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罹难。38岁的查尔斯·莱特勒是泰坦尼克二副,他是最后一个被人从冰冷的海水中拖上救生船的职位最高的生还者。他写下17页回忆录,详述了沉船灾难的细节。  相似文献   

4.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多元,既具有鲜明的爱情梦幻,又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核及复杂的灾难主题.它们纵横交织、为现代人提供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精神需求,呈现了巨大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5.
刘嘉 《文教资料》2007,(9):97-98
众所周知,巨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由于撞上冰山而造成的。但是从象征的层面进行分析,影片《泰坦尼克号》所描述的恰恰是女性世界与男权社会的一场交锋。大海象征女性世界的胜利,泰坦尼克号象征男权社会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该课执教者尝试创设、利用泰坦尼克号这一特殊情境,令学生认识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科技、经济的推动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迁,进而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认识历史规律、本质的能力,以全面、辩证的方法理解近代人类的经济、文化、政治活动对世界面貌的改变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加拿大著名诗人普拉特的代表作《泰坦尼克号》进行分析,试图跳出狭隘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入探究其沉没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关系以及导致此次灾难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影片,根据真实海难事件改编,是一部展现永恒爱情主题的作品。作品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不仅突出了杰克与露丝的生死恋情,同时还刻画出船上各个普通人的逼真形象,彰显出熠熠生辉的伟大人性。  相似文献   

9.
一个孩子就是一套疑难问题的题库。这不,汛潮又让我犯了愁:双休日带他到朋友家做客,他把人家一副麻将牌码成轮船状,谁也不让碰,说什么也要把这艘“泰坦尼克号”带回家!  相似文献   

10.
《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将“Greek to sb.”译成“对某人一窍不通”并不通顺,亦令人费解。其缘由可能有二:其一,译者对相关形容词主动与被动意义之区分不甚明确;其二,对介词 to 的有关用法与意义之区别注意不够。文章就此进行了多维探究,还对相关问题一并作了翻译原则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无奈转向德国。在最后一批苏军乘约瑟夫·斯大林号撤离芬兰前往列宁格勒的途中,因水雷爆炸引来德军的炮火,救命的约瑟夫·斯大林号成了漂浮的棺材,数千名红军士兵在波罗的海的寒流中沉浮。  相似文献   

12.
《泰坦尼克号》(以下简称《泰》)3D版于2012年4月10日开始在我国上映,通过借力时下最新的3D技术对原电影进行了修复。虽然属于“老片重映”的范畴,但该片再次在中国引发了一股观影热潮。这种热潮的出现,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观众对十五年前集体记忆的强烈怀旧。这种怀旧情绪中包含着对坚贞爱情的永恒追求,对理想道德范式“乌托邦”的设想以及底层人士在怀旧中所寻找的身份认同。同时该片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以符号化价值为主导、以情感诉求为利器的怀旧营销。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人的爱欲追求,取决于三方面原因,即他们生存的地理环境与民族特性;人体健美与对性的好尚;民主意识与较少的道德约束。这些使他们在爱欲中享受人生,并因此有了生活的乐趣与冲突。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古希腊几何的“穷竭法”的产生以及“穷竭法”的理论基础和“穷竭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6至前4世纪,古希腊人的性别取向非常明显: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女性是"间接公民",被排除在选举、司法和执政等公共权力领域之外。女性公民是不同于男性公民的"他者"。女性被书写为女妖魔和不同类型的雌性动物。女性意味着软弱、疾病和灾难。女性公民受到的教育相对较少。城邦通过早婚早育和性别比例控制女性,相对减少女性人数。  相似文献   

16.
孙乃龙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1):17-20,54
"主体"最初的意蕴就是"根据",这符合希腊人最初寻求自身存在根据的意向。希腊人最初诉诸自然,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指引下将自然实体看作主体。其后,希腊人诉诸认识自身,将目光转向自身,"关心自己"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命题。它包含两个命题即"认识自己"和"照顾自己",此时主体被界定为自然神或城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徐军义 《文教资料》2012,(8):105-106
古希腊的"模仿论"经历了从模仿自然、模仿社会到模仿人生的三次转变,亚里士多德实现了"模仿论"的最后总结,奠定了欧洲文艺理论中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论基础。"模仿论"强调文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行动的反映,它能够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具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实践改造价值。在本质上,古希腊的"模仿论"是为人生的文艺理论,"模仿论"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生命意识的不断觉醒的理论写照。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词poetry源自古希腊语词poiēsis[诗],原意指制作过程。poiēsis和poiētēs[诗人]含义的用法,最早见于希罗多德。然而,只有在柏拉图的作品中,poiētēs和poiēsis才成为重大的哲学问题,而且,这与苏格拉底这个历史人物相关。苏格拉底与"作诗"的关系,表面看是与智术师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问题。智术师的修辞术隐藏了政治的苛刻与严酷,隐藏了超越言辞的政治要素,所以其修辞术等同于欺骗术。苏格拉底区分了poiēsis的双重含义——"制作"和"作诗",只有欲求美的"制作"才是"作诗",即通过抽象的制作模仿宇宙中的美实现自己的永恒。这种抽象的制作不仅指制作合乐的诗(音乐),也指创制法律(立法)。苏格拉底是以作诗的方式(模仿纪事诗人和戏剧诗人)来抵制民主时代的智术,而柏拉图的作品则是对苏格拉底的施教行为的模仿。  相似文献   

19.
审美类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古代中西方对于审美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和谐美”主要是古希腊文化的产物,而“中和美”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与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古希腊文化的了解也是局限于慕名而来,了解得很浅显,但是作为一个未来即将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人,笔者通过对一门关于介绍古希腊文化的选修课的学习,把对古希腊精神文明的敬仰联系到教育以及生活实际,激起了笔者的渐进式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