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代开封八旗驻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为南北交通的孔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清朝统治者在此设立八旗满洲驻防,以监视和震慑地方.它的设立对强化清代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维护清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开封八旗驻防曾是八旗直省驻防中独当一面的驻防地,有着自己的特点。对开封八旗驻防的营房规模、满城建设经费来源、驻防旗人教育及理事同知等方面进行研究,可略窥清代开封八旗驻防的一些侧面。  相似文献   

3.
到乾隆二十三年为止,清政府在西域相继平定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的势力,中央政府开始对这一地区进行直接的统治。以伊犁将军为核心的军府制在新疆建立起来。这种制度的基础是军队等军事力量的强大和集中。惠远城的兴建正是为了驻防八旗官兵的居住,而且由于也是伊犁将军的帅庭,这赋予惠远城很明显的军事功能。惠远城的这种军事功能,既符合军府制统治的需要,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军府制体制的统治特征。  相似文献   

4.
福州驻防八旗为维护清朝统治秩序和王朝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清朝统治者也对福州驻防八旗在俸饷、住房、恩赏和抚恤等方面进行了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成都曾是清代满蒙八旗兵的防驻地。康熙末年,清政府移荆州八旗兵驻防成都,意在加强川西民族地区的控制,屏障西藏等地;乾隆后期,清政府特别设立成都将军,统领旗兵及汉土官兵,管理川西民族事务兼顾西藏地区,治理西南边疆意图更明显。当满蒙八旗兵进驻成都城区后,建筑"满城",成都城市发展成一城三"城"格局。成都"满城"的便捷通道和独特院落及旗人生活习俗等,给成都城市文化赋予特别韵味,延续至今,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从清中叶起,成都"旗学"兴起并持续发展,通过科举,涌现出不少人物,使满蒙旗人开始从"武"到"文"的转变;教育促进交流,消除"距离",化解"疑窦",使成都满、蒙、汉各族交往交融,"亲睦居然一家",为清末保路运动暨辛亥革命时实现成都满汉和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荆州八旗驻防设立于康熙二十二年,乾隆时废除禁止各地驻防官兵与地方交流制度,逐渐同当地人民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俗特点。其婚丧习俗融合清代满族习俗又受当地汉族礼俗影响而有所简化。对荆州八旗驻防婚丧习俗与清代满族及荆州当地汉族习俗比较,对发掘地域文化内容和特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驻防八旗制度是清朝的军事、社会组织制度,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光朝前期,由于驻防官员贪污腐败及八旗子弟奢侈堕落,驻防八旗生计问题日益严重。道光帝采取了"汉军出旗"、严查抱养冒籍、添设养育兵等措施,一定程度缓解了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八旗制度的衰落。  相似文献   

8.
从研究清朝、研究八旗制度入手,重点研究和探讨了八旗制度下八旗文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其精髓,分析了八旗文学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试论的形式,对清代黑龙江驻防的背景以及黑龙江驻防前的八旗、姓长、屯长制看有清以来,各朝的皇帝,十分重视该地区的安全稳固,尤其是对有着辽阔地域和漫长边境线的黑龙江更是他们大规模驻防及屯兵屯田的重点地区以及在其统治的300多年问黑龙江将军对黑龙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清代武举考试是清代科举制度与科举取士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自身民族特性的写照和反映。清代武举考试在嘉庆帝以前不但将文试与武试分开来进行,而且也比较重视文试的功能。武举中对各级考官的设置参照文举进行,在考试级别中也设有殿试一项,同时采取了复试的办法以搜罗人才,并借此严肃考风考纪。清代八旗宗室内部的官学与举业也同样以其民族性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科举,八旗内部无论是文试还是武试均恪守“祖制”,时刻保持本民族的尚武传统。就科举考试而言,清代武举与八旗官学和八旗科举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它构成了清代科举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时代特点与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1.
出租是清朝处置右卫八旗驻防空闲营房的主要手段,其房租收入构成了右卫八旗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负担了右卫官兵除俸禄外的绝大多数开支,主要有公费支出、抵充兵饷、购买驼马、杂项支出四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右卫八旗驻防营房租银支出的分析,反映右卫八旗驻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八旗军队是维系清朝稳定的重要支柱。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八旗兵的挑选。清入关前后,八旗挑甲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先的按丁抽兵演变为按佐领抽兵,同时,朝廷针对八旗内部各兵种的挑选也制定严格的规定,并强调被挑者的技能。这些变化及其原因,反映了入关后八旗制度的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清太祖努尔哈赤顺应时代创立的八旗禁旅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满族和大清帝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后来 ,逐渐衰落至湮灭 ,就经济上来说 ,其主要原因是 :(一 )清朝的经济保护政策 ;(二 )清朝政府八旗驻防财政的困难 ;(三 )清朝八旗子弟的腐化、堕落。  相似文献   

14.
庚子之变尚未结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就开始推行"新政",希望借此挽救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这次"新政"包括对官制,兵制,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新政困难重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严重困难,所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而整个"新政"中成绩最好的无疑是袁世凯的"北洋新政"。从1901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到1907年升任外务部尚书兼北洋大臣,前后六年间,直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农业,教育,金融,军事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袁世凯日后权势日重,声望日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两次新政同时进行,所采取的政策,指导思想等也均相同或相似,但是结果却差距很大。因此希望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乾隆继位初期,西北准噶尔部发生内乱,乾隆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出兵西北平定叛乱.满洲大臣傅恒以国家利益为重,支持乾隆帝出兵西北的决策,协助乾隆帝在军机处主持西北军务,并举荐满洲大臣兆惠、富德、阿里衮、舒赫德、阿桂出任西北疆臣.经过乌鲁木齐之战、叶尔羌之战、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等平定了叛乱,完成了清代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从乡约的地位和职权,乡约的实行范围、乡约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以及清代新疆乡约的特点等三个方面对清代新疆乡约制度进行了探索研究,认为:新疆乡约制度能够实行并进一步推广,一方面是因为满足了清朝政府对当时新疆地方基层政权控制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以当时农村百姓代理人的面目出现,帮助百姓直接办理各种公务,从而顺应了国家和农村两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清代前期,商业文化对文艺美术发展影响深刻,“扬州二马”与“扬州八怪”之间的文化互动的史实、缘由及其影响即为这方面的典型个案。对这一典型个案的考论,是正确认识清代文艺美术发展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可补正梁启超有关清代文艺美术“价值极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是在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据馆藏史料所编辑档案资料汇编基础之上,予以整理、校对和补充而成。经过整理和校对,增订本在体例上前后统一,脉络清晰。经过补充的26个文字狱案档案,内容完整,基本能够体现清代官方对文字狱反应、处理的全貌。档案史料的增订,对于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法制、文化和社会面貌有着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