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词语教学中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减少学生的机械识记,增强理解记忆;对指导学生准确运用词语,培养读写能力也有决定意义. 一个教师在上《狼和小羊》一课,让学生解释“找碴”一词时,一个学生兴冲冲地说:“找碴,就是故意,故意一一”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词时,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以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章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而造句这一练习形式正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造句这一传统练习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显示了它的独特作用。 把造句同解释词语结合起来,就不仅能让学生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象教学《社戏》一文中“……又漂渺得像仙山楼阁……”里的“漂渺”一词时,发现学生理解不透,记不住,于是就让学生仿课文形式造句,又自己换角度造了一句:“远望那缥缈的空中繁星闪烁……”再让学生与原文比较在用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遣词”和“造句”这两个词的释义为,遣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造句:把词组成句子.那么,在这个短语中,“遣词”的意思应为:正确恰当地运用词语,即为词语找到正确位置或在某一位置正确选择词语;“造句”的意思应为:把词组织成通顺的句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积累 重视语言积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重点用比喻和事例证明论点二、教学方法联系生活 ,“导流”和“开源”相结合三、教学步骤1 .查阅工具书 ,联系语境 ,掌握下列词语 :滔滔不绝 通例 依葫芦画瓢 埋头苦干 成年累月 投机取巧2 .知识链接 :上一课我们学过了吴晗写的《谈骨气》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通过三个事例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并且阅读了《议论文的阅读》这篇知识短文 ,了解了从一篇议论文中找论点的几种方法。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在阅读时要考虑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证明论点 ,该运用怎样的方法找出本文的论点。3 .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5.
“听写词语”这种训练形式,在这个教学新理念层出不穷的年代似乎已逐步为人所淡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的、单一化的“听一听”、“写一写”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同时调动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通过耳听、眼看、脑想、手写,发现它在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方面功能卓著,大有枯木逢春之奇妙。现将自己实践的几种听写词语形式例举如下: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老师给出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倒推出词语来。 如听写“彤云密布”一词。(出自《第一场雪》)  相似文献   

6.
拜读贵刊1996年第一期《把握词语教学的时机》一文,在词语教学方面,笔者获益匪浅。然而,文中有这样一句活:“学习语文就是要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母语,能正确读出母语是学习时最起码的要求。这一点在教学大纲中已作出明确的要求。”此话中“母语”一词令人费解。翻出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重新阅读,并未发现其中有“母语”二字。打开《现代汉语小词典》,得知“母语”一词意思有二:①一个人最初  相似文献   

7.
词语教学是1~6年级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联系上下文 ,借助生活积累 ,在语言环境中“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词句的意思和作用。这是因为 :一方面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 ,词语的运用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语境 ;另一方面 ,一个词用得对不对 ,好不好 ,都要凭借整体语境来判别 ,离开了语境 ,便很难鉴赏词语运用的审美价值。[课例1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再见了 ,亲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词时 ,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师 :谁能说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生 :雪中送…  相似文献   

8.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加强词语教学是当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必要措施.现在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实践情况和初步体会.一、讲解词语要注意联系课文.讲解词语最基本的方法是给词语下定义.但如果光下定义,脱离了课文,对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与运用词语都没有好处.比如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糟得很’和‘好得很’”一节里有“满城风雨”一词.我第一次教这一课时,就光给这个词下了“比喻某一件事情传播很广,引起轰动,到处议论纷纷”的定义.我以为这个定义已说得清清楚楚,无需多讲了;可是当我出了包括“满城风雨”在内的几个词让学生作一次写一段话练习时,从一个小组统计,有不少学生对这个词语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这一情况引起了我的深思,原来是在讲解词语时脱离了课文,没有通过词语把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的农民运动的伟大力量和重大影响揭示出来,而是就词语讲词语.吸取了这一次的教训,在第二次教这一课时,我把“满城风雨”放到课文中进行讲解:正因为“一切帝国主  相似文献   

9.
正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字、句、段、篇的纽带。更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进行思维活动,打开课文学习的金钥匙。所以词语的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2012年新版《新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更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定位。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可是,当我们走进不同年段的词语教学课堂,似乎常常看到一样的词语教学设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积累词语→写好汉字……从刚学汉字的一年级,到即将小学毕业的六年级,老师们似乎都千篇一律地在帮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读→认→写”的过程,不论这个词语有何特点,也不论学生对这个词语的已有认知水平,更不论这个词语与文章内容上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恰当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等要求。当我观摩陈建先老师执教的《郑成功》一课后,方才真正对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淀有了全新的认识。课堂上,陈老师紧紧抓住“慷慨激昂”一词,  相似文献   

12.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翻译文言文时,常因一词多义知识不丰富,构词规律未掌握,虚词用法不明确,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特殊的文言固定句式不熟悉而无法“对号入座”,准确译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症下药”,收到较好的效果。 同词进行比较,丰富异义知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同词异义的比较。即在同一篇课文或已学过的不同古文中,根据前后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语法结构,启发学生比较它的不同意义。如教《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对本文中和已学过的文言文出现的“相”字,一一进行比较: ①“便可白公姥mǔ,及时相xiāng遣归”(《孔雀东南飞》)“相”: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这个及物动词又无宾语,“相”,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便兼有代词的作用,作宾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课堂上先让学生读一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这样就算完成词语教学的任务了.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词语是枯燥的,是无味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运用多种方法,拓展词语教学的“三度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 串联法在进行词语教学时,把一个词中的关键字当作重点讲解.在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基础上,再用这个字串联其它词语,使之互相连类,举一反三。如讲“鄙视”一词,就把“鄙”字作为关键字,先讲清“鄙”字的意义,再讲“鄙视”的词义,然后便可从“鄙”字串出“鄙陋”,“鄙弃”和《故乡》中的“鄙夷”来.这样进行词语教学就不是笼统地讲解词语,而是讲授一词连及其它,学员只要记住其中某一个词,便可以联想出其它词语,充分利用了成年人逻辑思维能力强的长处.但串词尽量以课本中的词为主,兼顾使用频律较高的词语,不可漫无边际的串下去。如“伟岸”一词,关键字是“岸”,可先串出常用词语“道貌岸然”,这样便于理解“岸”字,串到这里也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把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种。一般来讲,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固定的。如“坚强”是褒义词.“阴谋”是贬义词,“太阳”是中性词。但语文教学有句老话,叫做“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说,教学字词句有关知识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进行。教学词语的感情色彩知识,也应该这样:例如:“聪明”一般来讲是个褒义词,可放在初语一册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里,却是褒义贬用,恨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的心情。“卖弄”一词一般来讲是贬义词,可放在初语一册朱自  相似文献   

16.
1.扣词读文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始终抓住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准确传神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知词义,联系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对词语在文章中的概括作用能够作出判断,能意识到有的词语能概括文中的哪些内容,以增强对词语的整体感知能力。例如,《李时珍》第3小节中“完善”一词,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先从字面上让学生作出解释,然后让学生扣住“完善”这个词思考:怎样才算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为什么要编一本完善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词的定义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可见,没有词语就没有语言,每个人的语言修炼都应该从词语开始。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架空词语"的教学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创设情境中赏词、从换词比较中品词、从联系实际中悟词、在演绎展示中解词,以提高词语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词语教学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里实际上提到了两类词语的教学:一是“关键词”,是能够体现文章特点,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在教学中要体会它们表达情意的作用;一类是“生词”,是学生不认识或不熟悉又要求识记的词,在教学中要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它们的意义.这两类词语在同一篇课文中有时会出现交叉,即有些词语既是生词,又是关键词;当然也有时是分开的,如学生并不陌生的词,在某课非常关键,要重点研读;或有些词并不特别重要,却是学生难写难记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这里我们着重研究如何突破关键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我采用以下办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一、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今天我喂鸡》中有“争先恐后”一词,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我让学生想象小鸡出窝一刹那的情景.学生对这个词确实理解了,我又引导他们用这个词进行口头造句.这样既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黄赛琴 《教师》2015,(9):31-32
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追求阅读教学的创新与精彩,先得让词语教学变得精彩起来.本文从朗读品味,让词语“现”出来;联系生活,让词语“实”起来;换词比较,让词语“神”起来;运用表达,让词语“化”下来这四个方面对中高年级词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