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的魅力是靠教师的信任而产生的,而不是靠高压手段。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领导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依法治校,依章治校”,一所学校不可能靠校长一个人办好,必须发挥班子团结协作精神,落实好层级管理,按照制定好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新时期要做好一个行政领导,我认为应该要做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学校是一个知识密集、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人员对于精神理念、尊重理解、人格关爱等情感感受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因此,教工管理要"以人为本"。一所学校只有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共同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才是充满活力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才能完成学校宏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学校之魂。校长要办好学校,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校长才能与广大教师一起营造人际团结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生命和谐发展的“润泽的校园”;才能站到教师的立场上,理解教师的心理,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引领他们事业的发展;才能与师生一道共享教育或教育人生的幸福:倾听是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学校之魂。校长要办好学校,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校长才能与广大教师一起营造人际团结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生命和谐发展的润泽的校园;才能站到教师的立场上,理解教师的心理,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引领他们事业的发展;才能与师生一道共享教育或教育人生的幸福:倾听是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油盐酱醋柴、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苦,校长事事牵挂。有的校长事必躬亲,疲于应付,劳神费力,苦不堪言,到头来却是师生怨声不断,班子闹不团结,学校没有起色。也有些校长管理有方,轻松洒脱,学校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那么,作为一校之长究竟应怎样管理学校?笔者从多年工作实践中深刻领悟到,念好法、权、情“三字经”,是校长有效管理学校的诀窍。  相似文献   

6.
杨彪 《贵州教育》2011,(22):12-13
教育振兴,关键在于学校;学校振兴,关键在于管理。一所好学校,要有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需要教职工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有一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支撑,要有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决策,把心思集中放在学校工作事务中来,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决策问题的讨论和研究,真正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权力。这样,不仅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又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7.
校长要制订学校的发展战略,实施学校的管理制度,协调师生的关系,需要有新的信息来源,作为决策的依据,而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如果没有能及时收集信息的渠道,校长的工作就会受到阻碍。信息是沟通的生命,沟通是管理的灵魂。沟通可以把学校凝聚成一个优化群体,为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师生互动的状态下,"校长信箱"成为校长及时获取师生之间互动信息和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自从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班级的管理和建设。从人的因素来说,一个教学班的师资配备如何,班科教师之问的团结协作程度怎样,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这个班的管理绩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组建一个和谐团结、优势互补的责任教学团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加强班级管理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闫新宁 《宁夏教育》2013,(11):27-27
现代管理行为科学学派代表马斯洛、赫兹伯格等认为,所谓管理,就是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工作,就是要充分研究师生不同的个体需求,充分尊重师生的愿望,主动满足师生的不同需要,调动各类人群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共同谋划学校改革发展之路。通过参加为期65天的教育部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笔者回顾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学校管理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唐协辉 《教书育人》2006,(10):44-44
1.班子会议。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和行政协调活动,通过会议及时对班子成员进行心理调适,对班子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帮助。这是使学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