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学习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过程中,添加反式练习法,有益于提高拳艺水平。经过多年反复实践,我体会到这种练法至少带来两点好处。一是正反左右两侧对称习练,可以使全身各部位均衡发展。二是体现在太极推手当中,左右进退转换、上下协调得力,有利于走粘的基本技法实现,沾粘连随,更好地顺应来力,随曲就伸,少出背势,多增顺势。 相似文献
5.
教我练拳二十载的恩师林墨根先生说:“不要小看‘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大松大柔之中。”有练家喻“起势”乃太极拳架之母,确实言之有理。在练此势两手臂未举之前,应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自然站立、立身中正(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对应成一直线)、全身放松(其中肩井穴、膻中穴、劳宫穴、涌泉穴尤为重要)、头颈竖直松开上领、下颌略向后收,两眼向前平视,静心平气,含胸拔背,然后准备做起势动作。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5年第1期《名家信箱》栏中刊登了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先生答新疆乌鲁木齐市李岐山的来信,称:“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套路,都是杨澄甫先生最后定型传授的,也就是杨式太极拳大架。当年,杨澄甫先生在教拳的时候,传授了许多外姓弟子,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外传’。由于当时杨澄甫的子女年龄太小,还没有从杨澄甫先生那里得到传授。所以,我认为杨式太极拳不存在‘内传’和‘外传’之说。” 相似文献
7.
梅应生在其《八卦五行与太极》中认为,勿向正北迈步,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的共性。这恰与我在家乡永年所学的拳路练法相反。故而发表几点粗浅见解,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前辈及武林同道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8.
7、拇指靠拢,小腹上翻,指点缺盆。 接前式,两掌前推,随即坠肘,磨掌至手掌心朝下,十指朝前,再以拇指领劲,互相吸引,使之慢慢靠拢,两拇指与两食指成U形,同时,气沉丹田,慢慢下蹲,小腹上翻,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蹲身沉桩,双掌以中指领劲,平行向前伸展。 磨掌,两掌好似在按水中浮球,以小指领劲,慢慢往下按,使两掌放平。此动作一定要以坠肘带动两腕完成(图10、11)。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我自幼学练太极拳,迄今已40余年。虽已年近花甲,然身尚轻,体尚健,显然得益于太极拳的长练不辍。抚今追昔,常怀对我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和对杨式太极拳师门的感激之心。近来,师门长辈嘱我追记往事,引我思绪纷纷,于是,记下了我与杨式太极拳一脉南结缘到列入师门的这段奇事。 相似文献
13.
杨式太极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经过历代太极拳家们的研传,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拳架练法,很是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同一套路,看起来许多拳家打得不大一样,究竟谁对谁不对?杨家拳有几种套路打法。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究竟哪个是传统的,哪些是正宗的?针对这类问题,我想融合一些专家的意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看法: 一是问题不能这样问,"谁正宗谁不正宗,谁对谁不对"。应当说天下太极都一样,都同出一派,都 相似文献
15.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先进的测试仪器和运动解析系统,以运动生物力学和相关运动生理学指标测试的方法,获取整体套路动作的时间、位移、速率、肌电、心率及能耗等指标,以此初步探析优秀太极拳选手演练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结果认为:练习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时身体总重心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要明显大于在Y轴方向的移动距离,在Z轴方向上保持了良好的平稳状态,身体总重心的三维合速率平均值为0.18米/秒,上肢各环节间的角度变化较大,下肢各环节间的角度变化具有反向对称性的特征;左右腿的负荷之比接近4:6;心率变化及能量消耗数据显示练习时能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1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众多人群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目的。如今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数,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我们不由得发问:人人都练习太极拳,他们对太极拳了解多少?很显然,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流派,有着自身深厚的理论根基,今习练太极拳者多为年老者或一些青少年,其习练的出发点为强身健体,大多数习练者都只是停留在架势上,有的青少年盲目追求动作的高、难、美、新,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及其内涵从无追究,这就导致了许多拳友练习的非常空洞,同时也影响了学拳的兴趣。古有拳谚:"拳无理不明,理无拳不精",这足以说明习练拳者不仅仅是要会练,而且需要练习者明明白白的练。正如太极拳泰斗吴图南说的"要科学的练太极"。 相似文献
18.
19.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其套路中包含着旋转,屈伸,回环,跳跃,翻腾,静止,平衡及起伏等动作,需要人体各个部位参与运动,从而使人体得到全面发展。太极拳套路中有许多动作,对青少年身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以及柔韧性都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我学练太极拳33年.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练拳前是个多病患者.有肺气肿、胃病、脱肛、胃下垂、神经衰弱等病,据医生们说.这些病是不容易康复的,特别是肺气肿,根本好不了,可是我通过多年来打太极拳.不知不觉这些病都痊愈了。同时还推迟了我的衰老,有人叫我“年轻老汉”,这就是锻炼的结果。我自己也觉得不像78岁的年迈人,总有充沛的精力从事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