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对陈明兆“示差美学”的基本理论要点作了系统评介。文章首先评介了“示差美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示差性”。之后,评介了陈明兆对于关的三种功能形态的分析,即:示差功能、愉悦功能、移情功能。最后。就陈明兆所提出的审美价值的形态变化及其所使用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具体的点评。  相似文献   

2.
王长俊先生的《景观美学》以景观美为切点,探讨“美是什么”的问题,提出涵盖面较广的“美即生命”这一新定义,他又以这一美学研究新说为指导,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景观美学五论体系:其一是从整体性上构建景观美;其二是从景观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一致性上构造景观美;其三是在时代性上建构景观美;其四是在美的共同性上构造景观美;其五是从美的功利性上构建景观美。《景观美学》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结合上,为如何创造景观之美提供了新思路,建立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后实践美学”主张“突破”和“超越”“实践美学”,从“生命”和“生存”寻求美学的理论深化。本文认为,必须分清“实践美学”和“实践本体论美学”,正确把握实践和美学之间的中介与切入点,不能离开实践唯物主义去认识“生命”和“生存”,审美功能论上的非实践观点只能使美学陷于自我幽闭。中国当代美学应十分珍惜20世纪中叶选择的“实践”这个理论基点,现在需要的是回到实践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美学,才能真正超越“实践本体论美学”,把美学实实在在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两个“孤儿剧本”进行美学比较。在审美理想上,中国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传出的是褒忠抑奸之曲,法国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发出的是仁爱和解之音;在审美结构上,线状结构的《赵氏孤儿》表达的是中国善恶有报的传统观念,网状结构的《中国孤儿》将文武不和演绎为文野之争;在审美效果上,《赵氏孤儿》旨在赞美舍生取义之士,《中国孤儿》旨在宣扬以德服人之魂。通过比较,寻觅伏尔泰对中国精神的发现和接受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文艺术特征鲜明的教育活动,具备深刻的美学含义。以美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特性做了相对充分的挖掘,提出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静态教育和动态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实践模式,以及将"三个结合"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自古以来都存在怪诞现象,但怪诞研究最早出现在西方。西方怪诞理论传入中国后出现偏差,刘法民教授的怪诞美学四书等著作给怪诞美正名,并用科学归纳法,概括出怪诞美的系列特征与本质定义,并将怪诞列为与悲剧、崇高、优美等并列的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7.
“实践美学”是近年美学界的热门话题。“实践本体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等,已成为近年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有种意见认为:“实践美学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而且是中国当代可以参与世界美学对话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实践美学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标志”、“主导潮流”、“一枝独秀”;“新实践美学”已“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形态”。这些判断究竟能不能成立呢?“实践美学”的诸多观念需不需要进行理论反思呢?这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界特别关心也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其实,将“实践”充当本体论并与“存在论”、“现象学”等结合起来就说成是美学理论的“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的;将某种抽象人性主体的“主观性”、“经验性”和先验范式,某种变种的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和某些现象学思想说成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将具有实践唯心论成分的本体观、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和真实价值诉求的美学学说,说成它“把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无疑是值得讨论的。 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样一组笔谈,就“实践美学”诸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这几篇文章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大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讨论,能引起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以推动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倩 《文教资料》2010,(22):96-98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本文以美学为纲,贯以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资料和素材,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方面进行论述,用对比等方法,从文艺心理角度,来阐释宜兴景观的"灵秀谨严"的美学特点。同时,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有助于人们营造更为诗意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模式对美学思想的影响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由于受思想资料的封闭与讨论问题的古典的影响,许多真正的美学问题被遮蔽了,而更为深层的问题还在于,由于受当时社会文化特点的影响,这场美学讨论有"在概念里兜圈子"的缺陷,缺少真正的社会批判精神与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牟宗三依据中国智慧传统肯认并证成智的直觉,并进一步证成实践的形上学。此语境里的实践,在儒家是道德实践,在道家是斋心坐忘,在佛家是般若智观,皆具有内在的指向性意义。故此语境里的实践,实是修证义的。故吾人言依中国智慧传统而来的美学,实当为实践-修证美学。  相似文献   

11.
“实践的美学观点”的建构者和支持者太忙于主观建构,却忽视了许多事实,因而出现了许多疏漏之处。一、在归纳推理上,其观点是建立在“不完全归纳”基础上的。二、凭主观臆想进行一系列的建构。三、在判断与推理上往往过于轻率。四、“争鸣”、“辩论”有失规则  相似文献   

12.
“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术语。“新感性”美学思想理论,渊源于德国古典美学、弗洛伊德的人的本能结构学说、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和异化理论,理清马尔库塞“新感性”美学思想的渊源及其构成过程,对揭示马尔库塞美学理论的实质具有契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在意象”和“美即心量”作为两种基本形象的表征,既表现为一种思维范式,又实现为一种终极存在。两种美学思想都强调对“自我”的超越和对人的自由精神家园的回归,但是它们也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是在阅读书籍和课程学习基础上,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看出纯粹美学相对传统美学的进步和超越。  相似文献   

14.
2018年秋季开始,福建省启动了新课程,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沿用老教材,在教学"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证明时,教师会遇到未教平面向量及余弦定理等相关内容,存在证明困难.本文就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入手,层层推进,从证明方法角度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给予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研究已成为显学。本文主要以90年代以来对“美的规律”的争论为切入点,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美学命题的广延性、内容的丰富性、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及现实实践力等方面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例,基于“问题解决”对推理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展开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进行了历时弥久的激烈争论,朱立元认为传统认识论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基础上的实践论美学势必需要得到新的发展,由此提出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就学术思想探索的精神而言,朱立元于当代提出“实践存在论”有其价值所在,但就其美学建构过程看,仍然在历史性和辩证性论证方面存在着难以回避的问题甚至是缺陷,这些问题足以削弱甚至摧毁“实践存在论”建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圈子"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层面,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传播能力存在局限密切相关。"圈子"和传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圈子"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特征,各个圈层之间的交往法则、信息流量和传播准则互不相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圈子"的勃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众多"小众化"、个性化的"圈子长尾"。  相似文献   

19.
人认识世界一般是先有具体感性,再上升到抽象理性,要想对某一问题有真正的了解,这两方面缺一不可。笔者对“丑”这一范畴的理解一开始就只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虽然也从文学中、绘画中略略了解一二,但由于缺乏真切的感性认识,所以总觉得是雾里看花不真不切。直至近期读了刘法民先生《怪诞———美的现代扩张》(以下简称《怪诞》一书),心中才为之一畅。如此集中地从丰富的实例到理论概括的著作,这还是“丑”学园地中的第一本。《怪诞》一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开创意义上。以往的美学理论,一般把优美、崇高、悲、喜作为美的四…  相似文献   

20.
CPFS结构理论对于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高中数学中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是三角公式命题网络乃至三角函数知识网络中的重要结点。教学中,抓住该公式的获得、证明、变式、应用四个环节以及数与形两种表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发现与之相关的多种命题与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和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完善有关的命题域与命题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