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德育课程的改革,教师们对德育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升.我校在两年前就着手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在新德育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很注重蕴涵在课程中的很多隐性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丁蓓 《考试周刊》2010,(44):193-195
本文重点关注了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开发主体培训、模式建立和内容分类这几个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了德育校本课程的质量,促进了德育目标的达成。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了提炼,试图与大家分享实践成果,其意义在于帮助学校德育工作者反思其教育实践,充分认识德育实施过程中的规律性与可能性,从关注德育校本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的角度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杨启锋 《湖南教育》2014,(12):46-47
当前很多学校把开发和应用德育课程作为育人的新平台,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呈现的案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殊不知,德育课程要真正发挥出育人化人效果,需要创造性地用活现实中的德育资源,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德育资源。换言之,要在生活场中完成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因此,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的重视。下面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的意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详细地阐述。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体验学习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在现有道德教育模式基础上,运用体验学习方法,从德育课程、学生主体、德育实践等方面创设道德体验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德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研究与实践上的不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德育仍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教师德育素养不高,德育素材挖掘不深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学校层面的组织领导,构筑课程德育协同育人平台,切实提高任课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能力,促进课程德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职校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为职校教学的师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呈现了多维化。在大班教学环境中,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校德育课程师生互动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笔者从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职校德育课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入手,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艳芬 《文教资料》2011,(32):227-229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课程观念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态,把德育实践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已经成为现代德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更符合现代德育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对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来说,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和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构建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应利用合理的构建策略,总体构建实践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9.
构建学校德育课程是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的德育模式探索过程中的一种现实选择。构建学校德育课程需要具有关怀儿童全面发展的坚定信念,需要围绕德育课程目标进行高质量地实施,需要更新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机制,需要围绕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目标并紧扣儿童发展审视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0.
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广泛调研、总结、分析了目前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在对德育课程、“三贴近,,原则内涵等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内容、“三贴近”教学观、职业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广泛实践,本文着重介绍了德育课程体现“三贴近”原则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以求与同仁们共同讨论.从而为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参与式教学方法要义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实践,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参与式教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是将"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实践"三个阶段和"设定主题、搜集资料、分享交流、形成报告、总结提升、实践升华"六个步骤紧密结合的过程,以此来真正的做到将德育课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德育过程与德育课堂相结合、知识分享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进而为学生搭建德育提升的平台,真正发挥德育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大学生实习教学的实践经验,研究了隐性德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作用机制和功能,为高校实践教育中构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郑有财 《教师》2014,(10):12-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特点,这为小学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德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方面,德育教学的高效开展也将反过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发展。因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实践德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践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正式设立的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程形态。它是学校学科德育课程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德育课程形态 实践德育课程的提出,使德育课程覆盖面更广,课程形式更为多样化,具有更为明显的德育功能 加强实践德育课程建设,意味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现在学校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和维系学校课程体系的课程观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中德育元素,阐述课程思政的含义与作用,论述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中德育元素的分类,展示课程中显式与隐式德育元素的挖掘方法与过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德育元素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活动德育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德育课程的主导类型。活动德育课程中最为可贵的元素是课程中的实践属性,正是由于这一属性使得它被赋予了不同于学科德育课程的非凡意义。其一,活动是教育对象获得德性的根本途径;其二,活动体验有助于创设主体道德发展的情境;其三,功能的互补性有助于推动学科德育课程价值的实现;其四,高度的参与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性主体精神的发展;其五,活动课程化有助于保障德育功能的长期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帮助人获得新的生命的活动。德育过程绝不仅是道德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德性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教师期望效应在德育中的作用及其在课程中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王雯 《福建教育》2023,(9):21-26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不是学科外加的要求,而是教学的必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富含实践育人的优势。从生活德育论、实践哲学观和整体论的角度来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内嵌德育诉求的理据。课程的实施从主题内容、过程组织到学习形态,都涵盖了学科德育实施的三种主要形态。探索以确定高站位的主题目标、关注有价值的实践体验、设计整合式综合活动为抓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具备特有的人文价值,这为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可能,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也为渗透德育提供了体验的载体。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价值,挖掘其德育内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伺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品德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