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为切入点,探究女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特征,总结其赛前训练中的实践经验,整理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跳高赛前训练理论。通过实地调查胡麟鹏、陆佳雯、刘肼毅、邵雨琪四名运动员备战全运会赛前训练情况,深入访谈跳高训练方面专家,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大负荷量、中等强度的力量和速度训练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大强度技术训练为主,第三个阶段以中等强度的速度节奏跑以及技术模仿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3.
4月,四年一次的全运会武.术预赛又开始了。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不仅是全中国体育最高水平的展现,对苦练了一千多个日日农农的运动员来说、对蛰伏了四年的教练员来说,对准备了四度寒暑的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来说,全运会更像是一场剧情曲折的大戏,有悬念,有刺激,有得有失,有悲有喜。  相似文献   

4.
代美 《中华武术》2006,(6):18-19
王海兰1976年出生在海南,身高1.67米,体重58公斤,1990年进入县业余体校,1993年开始从事全能运动训练。获得1999年、200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2002年亚洲田径锦标赛第3名,第10届亚运会第6名,在2005年第10届全运会上以6128分的成绩获得第3名,达到国际健将标准,是我国目前优秀七项全能运动员之一。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十一届全运会男排比赛在山东落幕,在省篮排中心领导的关怀下,河北省体校男排教练组全体教练员有幸全程观看了小组比赛。河北省男排在参加全运会决赛的十二支球队中,是一支实力较弱的球队。但是经过四年的努力和全运会赛场上的拼搏,由第十届全运会的排名第十二提升到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排名第十,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其中河北省男排报名参赛的十二名队员中有八名队员由河北省体校选材、训练、输送到河北省男排,占参赛人数的66%。主力队员七人中,有五人出自河北省体校,占主力队员的71%。从我省体校男排在省排球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来看,省级体校在业余训练中体现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跟踪研究国家游泳队与浙江游泳队共18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昆明高原训练的全过程,旨在了解其高原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法及特征、训练监控和评价训练效果,探索我国游泳运动项目高原训练的规律,为指导游泳运动的高原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论:①高原训练要合理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通过适合的负荷强度刺激使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②要加强速度与力量的训练,防止出现运动员耐力素质获得较多,而速度素质丢失较多的现象;③高原训练中的恢复应成为训练的一部分;④高原训练应通过调整训练强度与运动负荷来控制运动员机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范围,以追求最佳的高原训练效果和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子足球运动员在一个完整高原训练周期内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方法:以11名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期间各阶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测试。结果:1)RBC、Hct、Hb氧转运指标在高原训练期间未发生显著性变化;2)BUN与CK会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增大;3)C值在高原训练期间较为稳定,T与T/C表现出高原训练第1周增大、第2、3周逐渐减小的特征。结论:1)4周高原训练未改变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2)CK与BUN对运动负荷反映较为敏感,可作为日后进行机能评定的重要指标;3)血睾酮水平受负荷的影响较高原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全运会男子跆拳道冠军运动员比赛中的技术运用特征进行研究,旨在能够为我国竞技跆拳道项目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表明:横踢以及侧踢在比赛中使用较为频繁;旋转腿法以及双飞踢和直拳在比赛中的使用次数较少;在竞技比赛中直拳技术的使用频率比较低;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点还是基本腿法;旋转类技术使用率极低;犯规主要发生在出界上。  相似文献   

9.
张春晖 《新体育》2013,(9):38-38
在2005年之前,江苏拳手还从来没有在全运会上夺得过金牌。第十届全运会上,江苏本土拳击运动员雷玉平,在81公斤级的较量中拔得头筹,打破了江苏拳击在全运会上的无金史。媒体也因为雷玉平在全运会上的凶猛无畏,冠以“雷老虎”的称号。  相似文献   

10.
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高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119-1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阐述了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主要因素,提示要正确处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并要加强高原训练的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1.
亚高原训练对优秀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海拔1 600 m的亚高原训练是否会对拳击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产生影响,以进一步挖掘我国拳击运动员的内在潜能及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拳击运动员的体能问题.方法:以国家集训队1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 250 m(贵州清镇)、1 600 m(内蒙古武川)的亚高原及下平原(河南郑州)后的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身体机能等指标进行系统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1)亚高原训练对部分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及无氧乳酸供能能力改善有帮助;2)1 600 m的海拔高度更有利于调动拳击运动员的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提高拳击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3)在亚高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帮助.结论:1)亚高原训练对拳击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及体能和机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2)有针对性的亚高原训练可以作为提高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选择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第29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中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庞佳颖获得女子200米自由泳铜牌并打破世界记录,和队员联手为中国代表团夺取了女子4×200m自由泳接力银牌破世界记录、4×100m混合泳接力铜牌破亚洲记录。  相似文献   

13.
刘艳 《体育科技》2012,33(3):61-64
探讨运动员高原训练之后返回平原训练的血象指标变化规律。方法:取10名广西自由式摔跤男子运动员高原训练之后返回平原训练的不同时段(第3、14、28、35天),分别测试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及分类、血小板(PLT)等18项血象指标。结果:RBC、HB、HCT在不同时段出现不同的变化,其中第3天至14天是逐渐下降的过程,14天形成一个低谷,28天回升到高峰,第35天又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及分类、血小板等指标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员高原训练之后返回平原训练的不同时间血象指标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对评定高原训练的效果及运动员机能状态和体能的恢复情况的准确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过程中,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训练过程有效、科学的训练监控,为运动员在赛场争金夺银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从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含义、内容与意义,我国近几届奥运会备战训练科学监控的变化特点,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思考3个方面对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训练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监控的意识,还需要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科研服务体系为监控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合理制定各训练时期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真正达到应有的"训练水平"或"超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15.
对2名国家竞走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进行身体机能监控,综合分析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睾酮(T)、皮质醇(C)、睾酮/皮质醇比值(T/C)和血尿素(BU)变化特点,探讨赛前高原训练中运动员体内物质代谢调节与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阶段T水平上升,后3个阶段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整体呈上升趋势;T/C值逐渐下降,且运动员a较运动员b下降明显;BU水平呈先下降后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受运动负荷控制、运动员个体差异和高原饮食的影响,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对机体物质代谢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邱俊强 《中华武术》2008,(11):12-14
高海拔训练,意味着在高于传统高原训练的高度(〉2500米)进行训练。对某些耐力性项目如登山,滑雪项目来说,对高海拔的适应以及在高海拔环境下训练已经越来越多受到关注。在人工模拟高海拔和自然高海拔训练中,后者因为条件艰苦、不易控制而鲜有运动员尝试。对于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来说,由于长期在高原环境下居住,对居住地的低氧环境已经产生适应,可以尝试进行更高海拔的短期训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第12届全运会优秀青年男篮队员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低氧训练情况 低氧训练是在传统高原训练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训练方法,主要采用人工制造低氧环境或吸入低氧气体,模拟高原低氧环境进行训练,以提高体能或进行低氧适应的方法。此方法是一种更具个性化的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可以作为整个训练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应用于平时和赛前训练。目前,  相似文献   

19.
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海拔2300m)开始,适度海拔的高原训练在增强运动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不断显露出来。一般国际标准的体育赛事通常将海拔限制为3500m以下,本文将探讨2000-3500m适度海拔的高原训练。通常海拔被分为近海平面海拔(0—500m),低海拔(500—2000m),中等海拔(2000—3000m)。高海拔(3000—5500m)和极高海拔(5500m以上)。中等海拔对短跑项目如400m跑没有任何影响,然而长跑项目如1500m、5000m、  相似文献   

20.
潘佳章 《游泳》2006,(2):13-15
一.前言通过多年的高原训练实践,对于高原训练,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1、高原训练可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这是不可置疑的。通过国内外众多的游泳专家的实践,获得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