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各媒体纷纷投入到营销媒体的运动之中,改版成了一股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如何使节目符合受众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是一个无要的课题。作为以内容产业为主的媒体只有认真分析受众市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受众的需求引导节目改版的方向,才能提高节目的收听率,提高节目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媒体开拓更高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吴镭 《视听界》2006,(6):60-62
像是受到“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说法的启发,媒体也认为自己的“生存在于改版”。最近若干年,媒体特别热衷于改版。这也有道理:受众在一段时间的收听收看中,已对节目形成了“审美疲劳”——最初感觉新鲜的渐渐就不新鲜了,最初感觉有趣的渐渐也就没趣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为此,媒体就把改版当作既能显示自身不断成熟,又能持续吸引受众的“良方”。当今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型过程中,社会情绪的浮躁与张皇随处可见,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处在转型中的新闻媒体,只有戒除自身的浮躁,才能使改版达到预期效果。面对当…  相似文献   

3.
现实社会状态下,媒体生态环境急剧改变,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电视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改变、变化、竞争,对电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视栏目的平均生命周期缩短成为必然,电视节目改版也成为电视媒体的常态。  相似文献   

4.
严克勤 《视听界》2007,(6):21-24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改版已经成为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法宝。电视由于受众的广泛性和与生活的关联度,其改版所受的关注尤其强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成本、观念等原因产生的盲目跟风、缺乏长远规划、形式大于内容等误区,使电视改版陷入了改还是不改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5.
赵曙光 《传媒观察》2007,(10):32-34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变化令电视人难以琢磨,导致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改版成为电视栏目的常态。电视媒体的节目形态创新与观众需求的变化互相激荡,推动收视热点不断  相似文献   

6.
郝娟 《记者摇篮》2009,(4):57-57
每当接近年终岁尾,很多电视媒体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考虑、实施改版。不管大改还是小改,总得有所动作。电视媒体改版的目的无外乎使栏目设置得更合理、更丰富,使栏目从内容到形式更具新鲜感,更贴近观众,扩大收视份额,带来更大的广告效益,进而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改版的三个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变化令电视人难以琢磨,导致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改版成为电视栏目的常态。但是,近年来,节目改版在观众定位、收视点设计和节目编排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误区,部分栏目改版效果并不明显,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些栏目甚至开办尚未满一年便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改版,陷入改版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每到岁末年初,调整节目、改进版面是各地电视媒体重要的一项工作。许多地方台节目年年改,结果是收效甚微。笔者认为:电视媒体要跳出这一“怪圈”,在改版创新的同时,着重实现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实现节目成功改版,这就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节目做给谁看?谁来做节目?做出什么样的节目?  相似文献   

9.
报纸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改版是正常的?《报纸改版九问》的作认为,一次改版后的报纸风格最起码要坚持十年。在国内一些频繁改版的媒体看来。这样低的频率未免太缺乏创新精神。创新和坚守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中两的此消彼长最终会产生媒体前进的最佳方向。但究竟是什么促使国内媒体频频“创新”?除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外。媒体创新的随意性常常导致对创新结果的责任感的缺失——反正这次不行还能再改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急剧发展,电视媒体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受众媒体接触习惯和收视需求也不断变化,目前电视栏目平均周期普遍缩短,改版已成为电视栏目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完善和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1.
卫明 《视听纵横》2010,(3):77-78
改版是广播电视媒体常做的事。去年以来央视几个主要频道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改版,不但改的力度大,而且改出了亮丽,更改出了价值。央视的此次改版虽然并非全局性改版,而是试验性、推进式改版,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元旦,湖北日报以全新的改版与读见面。这次改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读认为,改版后的报纸“围绕大局、关注民生、内容可读、版面清晰”;改版后具有亲近感、亲切感,使党报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更加可读,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改版行动顺应了中国主流媒体的改革趋势,是顺时、顺心之举。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改版成了很多电视台讨论的中心话题。成也改版,败也改版,经常性地改版不但扰乱受众的收视习惯,而且还会削弱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对频道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如何扬长避短,进行适时适度适宜的节目改版,这对城市  相似文献   

14.
《南方日报》在改版时明确提出自己作为省委机关报的优势:“我们的政治优势来自主流新闻、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柝:我们的权威优势来自政策宣传、主导舆论和舆论监督”。其改版以“追求更出色的主流新闻”,做“区域性、国际化的权威政经大报”为目的,口号是“高度决定影响力”。为了实现自己做中国主流媒体的目标,《南方日报》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根据自己的办报方针确定报纸的目标受众;二、在确定目标受众的基础上,了解目标受众对于报纸的需要:三、既努力满足目标受众的需要,又正确引导目标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改版是创新求变之举。最近—段时间,多家都市报高调宣布改版。新一轮的改版风潮,有没有体现出办报理念的新转变?不同的报纸改版的初衷不同,改版究竟会对本报及所在城市的媒体生态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广播媒体在节目改版当中,一味地将普遍意义下的收听率作为节目裁撤的硬指标,具有片面性,缺乏科学性。就拿哈尔滨电台各频率来说,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节目进行改版或裁撤,但多年来一直是用收听率来作为衡量节目裁撤的标准。采用的办法大致有三个:一是末位淘汰制。二是纵向比较法。三是以节目的经济效益作为评判的尺度进行末位淘汰。  相似文献   

17.
徐放 《声屏世界》2006,(8):33-34
节目改版是涉及宣传上水平、技术上档次、产业上规模的一项综合工程,已经成为各级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节目、应对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常规武器。节目改版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传播优势的确立,也决定了一个电视台的生存和市场地位。电视节目改版的主要任务电视节目改版一般分二个层次:一个是战略层面的调整,包括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及频道定位的确定等;一个是技术层面的调整,包括节目架构的设置、具体节目的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调整。节目改版应是两个层次同时进行,或是交叉进行。概括起来就是,整合资源,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众多媒体“新年新气象”,或改版或整合或创新,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受众。而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双剑合璧”更是满足了人们对各类资讯的需求,给整个传媒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刚 《今传媒》2011,(4):154
改版是电视栏目在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适应性调节,是在渠道过剩、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传播背景下,通过调整和改变电视栏目的内容、结构来引导和满足受众需求,能够引起受众察觉的电视创作、播出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业在世纪之交进入厚报时代后,“改版”已成为媒体的普遍行为。从中央大报到地方报纸,甚至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改版。改版已成为关乎各报竞争能力甚至生死存亡的战略布局,尽管手法不同,运作模式多样,但报纸改版还是蕴含着一定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