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对我国传统史学作了一次全面考证和重新诠释,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治史观念。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仅仅表现在考据方法和治史特征层面,更主要是规范和影响他们治史实践活动的学术理念,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考证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与《左传》比较 ,《国语》把礼的作用看得非常有限 ,即一种非超验的很具体的经验性的礼仪规范和秩序体现 ,礼必须与德、仁、忠、信、孝等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已不具有优先性。作为史家 ,《国语》对历史的反思比《左传》更系统全面 ,历史兴亡感也更为强烈。《国语》中的君主专制理论和重国保民思想与儒法两家均有不少差异 ,其系统而扎实的分析表现出史家体系所特有的思想兼容性  相似文献   

3.
高续增 《师道》2007,(11):16-17
中国人历来十分在意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其实许多其他国家的民族也是如此。比如,英国人就非常避讳谈论1840年发生在中国沿海的那场战争,在英国人的历史教科书上仅仅轻描淡写地说是因为"贸易摩擦而产生的冲突"。可是让人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国家的历史教育体系中,教科书虽然重要,但其本质属性只是一种提供给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普通的学习资料。这与我国历史教科书被赋予了其他学习资料无可比拟的权威性截然不同(历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虽然有所减弱,但总体上,此局面不大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空的史家对于同一历史人物有着不同评价,这种现象在史学史上屡见不鲜。谯周曾因力劝蜀汉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而在历史上饱受争议。西晋之际,谯周形象颇为正面,但永嘉南渡之后,谯周开始受到史家的指责,其形象也开始逐渐转为负面。谯周形象的变迁,说明史家根据自身价值判断会对相同事实的认定做出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格心理学,以弗洛伊德精神人格理论的创立为标志。其产生、发展和成熟,历经二千余年。本文始自柏拉图的个别差异研究,终于当代的人格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西方人格心理学的胚胎期、成雏期、脱壳期、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历史认识中人本思想提升的一个理论结果,是史学家、思想家对于包括社会结构与历史演进等理论的思考获得深入。古代中国史学家、思想家对于社会结构与历史演进的理论思考,与早熟、发达的国家制度有关,与古代中国特有的史官制度及其文化形态、史学文化传统也有密切的关系。从公元4世纪到16世纪这1000多年观念的发展来看,史家对于社会结构的认识,大致延续了《史记》、《汉书》的传统,体现了大体一致的对社会结构的认识,即呈天、地、人、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政治制度、选官制度、文化的结构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史学家、思想家对于社会结构及其历史演进的理解亦不断深化,尤其是对社会经济及其历史意义的认识更是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8.
西方德性思想的产生、演进与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生、演进息息相关、交互作用。西方德性思想在苏格拉底正式源起,此后西方德性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大致上可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古代德性伦理学形成时期、近现代德性伦理学衰退时期、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时期、近二三十年来德性伦理学兴盛时期。总体上看,西方德性思想具有个人主义、幸福主义、理性主义和男性主义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对我国传统史学作了一次全面考证和重新诠释,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治史观念.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仅仅表现在考据方法和治史特征层面,更主要是规范和影响他们治史实践活动的学术理念,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考证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波里比阿的史家批评观念主要体现在其《历史》中对提迈乌斯史学观的批评,他认为提迈乌斯等史学家缺乏史学批判和实践的能力。《历史》对提氏的批评也从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波里比阿的实用主义史学观念,这一观念对西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儿童观是成人关于儿童观念的总和,与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分时段对西方数千年以来的儿童观,包括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儿童观作了全面的考察。在古代,儿童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漠视儿童的地位及权利。进入近代后,以卢梭为代表的新儿童观引发了儿童观及教育观的革命。20世纪后,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观占据主导地位。总体上看,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基本同步,一直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危难时局与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浇灭昆明史家的科研热情,他们以昆明报刊为平台,纷纷撰文对历史、历史学、史学的本质与功能、历史发展动力及历史研究法等重要的理论问题予以探讨与争鸣。这种努力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同时,致用风气的兴起亦开辟了中国史学的新篇章。更为重要的是,以服务抗战时局为宗旨的治学范式,一定程度上为抗战事业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西方科学教育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1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教育史的考察首先,评介了早期对科学教育进入学校课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斯宾塞,赫胥黎,赖斯和艾略特等人的科学教育思想。其次,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出现的三种科学课程与教学模式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荀彧在魏晋以来的史书中被置于曹魏开国功臣和东汉殉国忠臣之列进行评价,体现出史家对荀彧是魏臣还是汉臣的不同认识取向及其变化过程.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死后,曹魏政权建立后曾将其排除出魏臣之列.魏晋禅代之际,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出现了追认荀彧为魏巨的转变,晋宋更替时荀彧又被范晔和裴松之追认为汉臣,并给予极高的道德评价.王朝更替之际历史叙事表面的相似与相异体现出的历史脉络,为后世提供了追寻魏晋直到刘宋两百余年政治变革深层背景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西方心理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心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心理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和谐教育、自然教育、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心理卫生运动等四个阶段,每一个时期的思想家的心理教育主张构成了西方心理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秩序的变动,催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发生全面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取代实证主义史学居于主流地位。在新旧时代转换之际,京津地区李光璧、杨生茂、张政烺等七位同仁主动创办《历史教学》,为建国初期史学工作者搭建唯物史观指导的教学交流平台。他们这些从民国步入新中国的"旧史家"群体,在马克思主义学术体制化的背景下,无论其教学实践还是史学研究逐渐从服膺史料考证转向在史料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治史的新路径。而此治史风格的转向,不仅由于外在政治压力所致,更是知识分子群体的自觉选择。此外,现代史学脉络的演进趋势或也是他们治史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研究历史是一门大学问,可以了解过去,并从现象中探讨其本质,进一步认识发展的规律。对于艺术的过去,在人类的整个历史中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即使如此,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它之重要,是因为代表着人的一种精神的创造,说明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并非只是为了吃穿住等对于生命的维系,从而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需要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的考察和梳理了西方经济正义思想的历史嬗变,阐述了古希腊的经济正义思想、中世纪的经济正义思想、近代西方的经济正义思想和当代西方的经济正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面临着“正义”的现实问题,研究西方经济正义思想,目的是为建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经济正义理念和价值原则提供广阔的理论视阈和思想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