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力星球     
(1)答案:是“也”字。“也”加上三点水是“池”,可以养荷花了;加上“土”字旁是“地”可以种庄稼;加上立人旁就是“他“字;加上“马”字旁就可以奔“驰”了! (2)答案:拆开来是“二”“人”,合在一起又比“天”字还高出一块儿,这是“夫”字。 急转弯山洞 为什么回到手里? 答案:笔直地向空中扔。  相似文献   

2.
“朿”是“刺”的本字,现已不用,多作为偏旁或部件存在;“束”在现代汉字中仍是常用字,也用作一些字的偏旁或部件。“朿”旁的字较少,可用“排除法”记住它们。(编者)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心字底”“走字旁”两个新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二、设计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揭题。(教师板书:和)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熊和小鹿》。(板书课题)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的或不准确的字音。3.读后释疑:通过读书,你读懂了…  相似文献   

4.
许多同学对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区分不清,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古代把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称为“偏”,右边的组成部分称为“旁”,合称“偏旁”。后来把一个字的上下、左右、内外各个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如“城“”资“”国”字中的“土”“成“”次“”贝“”口“”玉”,都可以称为偏旁。汉字的偏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名称和读音。一般左称“旁”,如(木)木字旁;右称“边”,如(欠)欠字边;上称“头”,如()竹字头;下称“底”,如(皿)皿字底;外称“框”,如(门)门字框。部首是字典、词…  相似文献   

5.
“把”字结构,是“介词‘把’+名词、代词或词组”的语言结构。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管“把”字后边的名词、代词或词组叫作“把”字的后置成分。一个词或者一个语言结构,一进入句子,就在句子里取得一定的句法地位。“把”字结构进入句子以后,取得什么样的句法地位呢?运用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句子,对于“把”字结构的句法地位有两种说法:(一)“把”字的后置成分是宾语。即提前的宾语,或者说,前置宾语。(二)整个“把”字结构是状语。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家俬厂、家俬店(商场)和家俬城、家俬大世界的厂、店招牌随处可见。但这个“俬”字在《说文解字》、《中华大字典》、《辞源》和《辞海》等古今汉语工具书中都查不到,当然也就不会有“家俬”这个词了。那么“家俬”来自何处?原来是出自广东土话。读作jiāsī,意为家具。因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大量的先进工业产品行销各地,粤语也随产品  相似文献   

7.
即既(jí)字的左边是一个盛食物的容器,右边是一个跪坐着的人(古人席地而坐),面向食物,本义是“就食”。引申为“接近”“靠近”。现在还有成语“若即若离”,意思是“像要接近某人,又像要保持一定的距离”。(jì)字的字形和字义可以跟“即”字联系起来记认。那个跪坐在食器前面的人把脸向后转过去,表示“吃饱了”。引申为“完”“尽”或“已经”等意思。古书中有“食既”(吃完了)、“言未既”(话还没说完)等用法。“即”和“既”@李乐毅  相似文献   

8.
如何发挥好本册识字教学的“承前启后”作用?我以为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注意随时巩固已获得的识字成果。此前,小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册生字。其中一上的生字相当一部分是基本字或使用频率高的字,可能回生得比较少,一下、二上的生字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结构复杂的字多了,意思抽象的字多了,使用频率低的字也多了,有的生字学过后从未在课文中再现,这些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诗歌十分重视押韵,俗语说“十诗九韵”、“无韵不成诗”,就指出了这个情况。但是,究竟什么是押韵呢?且看以下几个定义:①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也作“压韵”(《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18页。)②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③诗的押韵就是双句的最后一个字都用同一个韵母的字。(…  相似文献   

10.
文字法庭     
一天上午,“跑”字来到文字法庭,找到法官,连声喊道:“法官大人,我有冤屈,请大人明断!”“哦?有什么冤屈?请讲。”法官捋了一下胡须说,“谁欺负你了?”“姚不管。”“跑”字哭诉道,“不该我管的事也要我管啦!”法官耐心地说:“哭有啥用,把事情讲清楚才能帮你。”  相似文献   

11.
(口格)(ge) “格”字是一个表示征询肯定、否定或可能的语气副词。例:你(口格)去看电影?意即:你去不去看电影?或:你去看电影吗?还是不去呢!你(口格)是病了?意即:你是不是病了?或:你病了吗?还是没病!诸如此类的日常生活口语是比较多的。“(口格)”也写作“格”或“隔”。《容斋随笔》二:“乐天诗云:‘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元微之诗云:‘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格’与‘隔’二字义同,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听课,老师在分析“叛”字的结构时问学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而在给“戎”字查字典时又问:这个字应查什么偏旁?有的时候干脆“偏旁部首”一起说。由此我想到,由于教师分不清偏旁与部首,学生也就错误地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偏旁与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偏旁:“旧称汉字中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生写錯别字的原因,大家讲过不少,这里我也想谈两点。第一,学生识字过程中,最初学到的一些字,往往是最常用的字,日常运用机会比较多,掌握也就此較牢固,通常不大会写錯。但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同音字、形近字、偏旁部首相近的字不断出现,如果在教学中对那些字的音形义讲解不清,就容易产生因字形相近而混淆写錯別字的情况。譬如,“我”字在教材中出现比较早,运用机会也比较多,学生对这字的印象就比較深,就写得正确。以后教“式、代、武”等字时,如果不把它們的音、形、义讲解清楚,突出它們与“我”字的字形差别,学生就很容易在斜钩上加上一撇;而“浇、烧、绕”等字又可能受“我”字的影响,在上面多写一点。“农”“衣”两字,教材中也出现較早,以后学“长、喂、展”等字有可能受它們的影响而多写一撇。又譬如,三点水旁(氵)的字比較多,此較常用,学生有时就会把二点水旁(冫)的字(如冻、冷、凛等)也写成三点水;宝盖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文体的名称,它犹如一个商店的招牌,招牌是剪刀店,那么走进去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剪刀,小的、大的,剪指甲的、剪衣裳的,张小泉的、王麻子的等,而锹、铣、犁、锄之类是没有的;又如一本字典的部首,翻到“金”字部,那么这里排列出的都是与金属相关的汉字,银、铜、铁、锡……“木”旁或“水”旁的字,它是不收的。一个文体的名称就是一类作品的“招牌”、一类作品的“部首”,它一般有着标志一类作品性质和特点并指示循名责实的作用。因而,人们历来相当重视文体的名称,始则命名,继则为了这个名  相似文献   

15.
“神”字的本义是什么?作何解释?争论不一:《辞海》、《辞源》、《康熙字典》都说:“‘神’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精神;姓。”《说文》则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是形声字。而近代人从殷墟甲骨文中发现,“神”字的示旁从不,“不”,音  相似文献   

16.
陈继昌先生的“晚霞莫道”联语,用笔沉实,行笔稳健,点画间笔断意连,是老年人中少有的佳作.尤其是下联,处理得比上联行气要好一些.应加注意的是:第一,一联中字与字之间要注意互应.从上联看,“晚”、“無(无)”字处理得好一些,而“霞”、“限”字生硬一些.“好”的“子”旁处理有点生硬.第二,两联之间要注意照应.现在看来,这两联缺乏统一性,像是两次书写的,原因是二者照应不太好.第三,“霞”字的书写不太准确;引首章偏高了,宜在“晚霞”之间.  相似文献   

17.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或训“甲”,或认为是“(马介)”的古字,或认为是“(马介)”的假借字。文章分析了“介”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指出“介”与“(马介)”不是同源关系,也不是引申、假借关系。训“甲”是。“介”“(马介)”词义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8.
(生初读课文后)师:这一课的题目告诉我们,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称象。师:(指课题)“称”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呢?生:“你”字单人旁换上“禾”旁就是“称象”的“称”。生:写“禾”字旁时,第5笔“捺”要改成“点”。师:我们来书写“称”———(师生书写)师:小朋友知道怎么用秤称东西吗?师:(指一生)噢,你会称,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生上讲台,先作用秤钩钩起所称之物状,次作提秤状,再作移动秤锤状,后作审视所称之物斤两状)师:(笑)你做得真像。你怎么会称秤的?生:我妈妈下岗后在菜场摆摊卖菜,星期天我也去帮忙。师:课文里说了几种称象…  相似文献   

19.
一、“聊聊天”对话:学读题师:(板书:“聊”)这是什么字?(生读)能组个词吗? 生:聊天。生:闲聊。师:什么旁? 生:耳朵旁。师:聊天的时候,要用耳朵听,在一起说说家常。现在就让我们来聊聊天。平时,你们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 生:爸爸、妈妈会问我学习怎么样,叫我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我们通常用“我”“我们”“你”“你们”“他(她)”“它”“他们(她们)”等表示.古代汉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称代词呢?其实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它同样有第一、第二、第三之分,同时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