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结束后,赵浩生以《东南日报》驻日本特派员的身份前往日本. 初到日本时,日本刚战败的痕迹还到处可见,赵浩生在此领略了短暂的扬眉吐气的感觉.在最高级的饭店里,都住着由战胜国来的人,赵浩生也跻身其中.所以他在数十年后,形象地用住饭店、吃饭,概括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在国外知名的不多,赵浩生先生是一位。1920年出生,至今仍在写新闻的记者更少,赵浩生先生算一位。敢以“八十年来家国”述说个人人生回忆的记者绝无仅有,赵浩生先生算是唯一。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位记者。赵浩生,1920年11月29日出生于豫、鄂、皖交界的河南省息县,抗战胜利后进入重庆《中央日报》社任记者,采访过国、共双方最重要的高级领导人和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移居美国后,任耶鲁大学教授,同时面向全球中文报纸开辟《海外观察》专栏,作为自由专栏记者采写以海峡两岸重要人物及事件为主的“中国新闻”。中美邦交正常化后,赵…  相似文献   

3.
前些年,著名戏剧家曹禺在访问美国时,美国有许多新闻记者纷纷慕名往访.一次,有个《纽约时报》记者访问他,虽然只有礼貌地向曹禺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却在报纸上先后发表了三篇文章,谈了许多曹禺都意想不到的事,而且文章中引用的有关曹禺的事实材料又是那么准确无误、有根有据.对此,曹禺同志深有感触,他说:看来要当好一名新闻记者确实是不容易的,好象得有一  相似文献   

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山西记者站站长翟生祥同志,从三十五年的新闻作品中,精选若干,结集出版,嘱我作序。我与生祥曾有同行之谊,他的信任,是不能推辞的。 生祥是自学成才的新闻记者。他从事的第一个社会职业是乡村教师,因工作出色,先后被选调到县委文教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又因写作能力出众,一九六四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中,派任驻山西记者站任记者、副站长、站长。在中央台山西记者站的三十年中,艰苦耕耘,成绩显著,有几次升迁的机会,他都一一婉拒。“咬定青山不放松”,他选定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一期《新闻记者》杂志的“向您推荐”专栏,摘登了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罗伯特·卡恩1968年写的调查报告《救救国家公园》,同时还刊登了推荐文章《见微知著妙笔生花》。读了这两篇文章,感慨良多。我不想贬低卡恩的作品。在当代美国记者的报道中,他这篇《救救国家公园》算得是杰出之作,不然他怎么会获得美国1969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呢?我认为《新闻记者》杂志推荐  相似文献   

6.
胡正强 《新闻爱好者》2003,37(12):36-37
职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在极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他的发展与成就水平。新闻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它对从业人员的个性要求当然也有某种特定的指向,并由此形成记者职业的共同性格特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新闻记者,著名新闻教育家蒋荫恩说:“新闻学校出来的学生,虽然花费相当时间从事于新闻学研究,但并不一定即有‘新闻本能’,所以有少数人改弦易辙、半途而废,原因大多在此。”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与他的同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确定了16种基本的根源性的个性特质。这16种个性因素指标在各个职业领域具有普遍意义。根据新闻记者工作…  相似文献   

7.
被称誉为“民初三大记者”之一的黄远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地位的专业新闻记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通讯文体的开创者。远生其人远生本名黄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1885年1月15日,他出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聪明好学,追求自由。十七岁在江苏南浔公学读书时,就对专制制度不满,参与过学校里的一次罢  相似文献   

8.
一位退休的89岁的新闻记者,最近获得了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硕士学位。这位记者的名字叫做韦高伯。他曾在许多报社和出版社服务了64年。退休以后,他认为还应该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表现,给年纪大的记者一种鼓励。他并  相似文献   

9.
老要疏放     
人生大概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年青的时候想出去,老了想回来。这一现象在80多岁赵浩生先生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他在美国住着一栋令人羡慕的漂亮大房子.后面是一溜敞亮的大窗户.和邻居的房子中间是一片草坪,周遭有树林。赵先生说:“这草坪是两家的.但我们不在中间竖篱笆,他看就都是他的.我看就都是我的。常有成群的野鹿和野鸡光顾这里.它们站在我的后窗户跟前向里面扒头探脑。这里的野物不是怕我看它们.而是想看看我长得什么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个名记者叫黄远生,1885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一个书香之家。16岁即为“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又做了“进士”。但他无意立即为官,受新思潮影响,他设法到了日本留学。1909年,才回国做了清政府的邮传部员外郎,兼参议厅厅长。但他后来弃绝官场,在民国初年,做起了新闻记者。他先后担任过《申报》、《时报》等报的驻京记者,并积极为《东方日  相似文献   

11.
埃德加·斯诺是一个享有世界盛名的新闻工作者。他在二十三岁时来到中国,本来只打算在中国呆六个星期,结果却呆了十三年。他做新闻记者和报纸编辑直到五十年代初,大致也有二十三年。在二次大战期间,他成了报道中国、苏联和印度问题的世界有名的记者。他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大部头书,900来页——《李普曼传》,写了美国一个新闻记者的一生。我深深被作者生动的叙述所吸引。它虽然不是小说,但却有文艺作品的味道,所以读来饶有兴味。沃尔特·李普曼的一生,横跨了一个世纪。他生于1889年。从他1910年开始为《波士顿平民报》当见习记者起,到他逝世前三年即1971年为美国《新闻周刊》撰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止,他一生写了总数达一千万字的上万篇时政文章,发表了30多本著作。他发表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后来在《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持续了36年(1931—1967),是20世纪美国报刊史上历时最久、内容最广、影响最大的专栏。这些专栏文章是西方各国首脑人物、总理府、外交部和编辑部的必读材料。美国整整三代人都靠李普曼指点政治事物的迷津。李普曼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如本书作者罗纳德·斯蒂尔所提出的:“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具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反过来又赋予他权利去左右总统、政治家和决策人物。”美国第三十六届总统林顿·约翰逊在一次记者聚会上用胳膊搂住李普曼向大家宣布:“这一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新闻记者,他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侯亮 《新闻窗》2007,(6):125-126
范长江说过,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影响太大,不能作普通人看待。他认为有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缺点,就不能算作新闻记者。新闻记者责己要格外严,律己要格外密,要让社会人士提起新闻记者就觉得真诚可敬。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以来,各国新闻记者因采访突发性事件而罹难的人数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波黑冲突中,死难的新闻记者已达30人之多。此外,在中东、中南半岛和南非等地,也有多名新闻记者死于非命。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尔·泰勒在近期的《哥伦比亚新闻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南非:幸免于难》的文章,讲述了他在南非采访时所遇到的非人遭遇,引起美国舆论界大哗。新闻记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期间的人身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这里,以作者的第一人称刊登原文的梗概,以供读者评鉴。  相似文献   

15.
爱他的人千倍地爱他,恨他的人万倍地恨他,前者何只万千,后者寥寥二三。他,就是湖南衡阳日报社离休干部、主任记者李升平。在中国新闻记者群中,李升平以杂文式的批评报道独树一帜。他的文章富有激情,关注民生,鞭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党风记者"、"业余纪委"、"反腐斗士"等等,这些来自民间的崇高荣誉,是他几十年新闻记者生涯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著名记者黄远庸(远生)墓,不久前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莲花乡梅山村的山林中被发现。黄远庸(1885—1915),新闻记者。名为基,笔名远生,江西九江人。辛亥革命后,在北京任上海《时报》、《申报》特约通讯员。曾参加进步党。1915年12月在美国旧金山被刺死。时年仅31岁。遗骸辗转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春,漫步于收藏品市场,偶得《中国解放区印象记》,备感欣喜。《中国解放区印象记》,32开本,认识出版社1946年版,美国记者哈里逊·福尔曼著。福尔曼是一位探险家、作家和新闻记者。他在远东一共停留了15年。早在1930年,他作为一家飞机公司的代表,曾远游西藏三次,横跨戈壁大沙漠一次。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曾为  相似文献   

18.
钟山枫叶红,金秋迎佳宾。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日子里,一批批中外客人纷至沓来。十一月八日上午,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老新闻工作者赵浩生先生应江苏省记协的邀请,在新华日报三楼会议室同南京新闻界的朋友欢聚一堂。君自海外来,应知异邦事。请赵教授谈谈美国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19.
开始知道赵浩生的名字,是50年前.当时他在南京当记者,我则是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在校的学生,利用假期在南京的一家报纸当实习记者.因为不在一家报社,跑的又不是一个门类,因此没有照过面,只是在报上看过他写的报道,和在当时出版的一期《报学杂志》上,看到过他写的一篇文章,谈当记者的一些甘苦体会,文章的上端,还附有一张看来十分英俊潇洒的作者的照片,因而留下过一点印象.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同志是一个忠于人民的伟大的爱国者,是30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区掀起救亡的领袖人物之一,是杰出的政论家、新闻记者、出版家和编辑家。1944年举行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称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下,他通过他所主持的书店、所主编的刊物、所写的大量文章来影响社会、宣传群众、鼓舞和引导群众前进。他无私奉献,不畏强暴,坚持为追求真理,为争取中国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精神和崇高品德,为千万人所敬仰和爱戴。从他1922年8月编刊起直到1944年7月病逝,20余年的编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