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孤儿"是当前儿童心理不健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心理需求的缺失。本文从"留守"造成亲情的缺失、"离异"造成安全的缺失、"忙碌"造成交流的缺失、"空间"造成互动的缺失四个方面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与探究,希望"心理孤儿"现象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家庭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燕  顾健 《山东教育》2006,(7):32-3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交通更为便捷,地球成了一个“村庄”。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但与此相对应,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少,人的内心世界包裹得更紧,心理疾病患病率有增无减。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曾谨慎地说:“你可以随意站在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然后把你见到的人从1数到20,那么必定有一个心理障碍者。”作为“地球村”村民的一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朱俊婉 《考试周刊》2008,(47):191-192
本文尝试分析离异家庭中"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孩子要承受考试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同时他们的父母由于生活所迫等种种原因,在生活保障之外,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以致他们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心理孤儿"便是其中的一种。"心理孤儿"现象多出自"问题家庭"。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学生"心理孤儿"现象的存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并展开个性化的德育研究,助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心理疏导是诊治孤儿心理问题的关键。“启智”、“释疑”,可提高孤儿的认知水平;激发情感,可满足孤儿的合理需要;因循善诱,可指导孤儿健康交往;以身示范,可培养孤儿正常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庞大,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重难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心理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于是做了一个个案研究,仔细分析案主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然后去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这个留守"心理孤儿"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0.
心理隔离现象,过去多发于从事独立性极强的专业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中,因为他们长期关闭于实验室、工作间,致力于科学研究,极少与外界社会接触交流。他们自我禁闭在室内,浮思冥想,身心较长时间与环境(主要是社会人际环境)处于隔离状态。但是现在常有报道:一些中小学生不堪作业重负和家长的责难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孤儿的出现是一种不健全现象,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些不和谐家庭给子女带来了心理障碍,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孩子们缺少伙伴,要加强父母的家庭责任感,要多和孩子沟通,家长要和孩子做真诚的朋友。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辅导课,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生“心理孤儿”现象的存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并展开个性化的德育研究,助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14.
15.
孤儿是社会大家庭中的特殊成员,孤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针对孤儿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了阅读疗法来治愈学生心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替代性心理创伤是心理咨询师经常体验到的间接性的心理创伤,移情能力、缺少经验和社会支持以及人类的场景偏好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创伤的原因。此创伤会给心理咨询师带来消极情绪和认知、低效能感甚至职业退出等影响。所以自我调节、提高专业技能并与同行联系是应对替代性心理创伤的良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孤儿"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的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乡中小学生家庭心理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教育心理学角度对自治区28个县、市近5000名城乡中小学生的家庭心理环境作了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追求升学率是当前家庭的基本社会心理环境;封闭、半封闭的政治信息环境严重影响了家庭政治思想价值首要作用的发挥;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感情环境欠佳,直接导致家长的影响力、子女信任度随孩子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家庭忽视实践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子女的道德、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的培养锻炼失去了生动途径,家庭娱乐环境和求美取向的新变化,在某些方面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习惯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弘扬。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对策性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良玉 《考试周刊》2012,(43):159-160
大学生心理浮躁会对学校、社会及其本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要通过良好的自我规划、积极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克服自己的浮躁心理,高校要关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职高教育保持着一个稳定的发展态势,但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厌学就是其中之一。职高生出现厌学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从心理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改善职高生的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