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民间文化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民间文化所处的媒介环境变化也导致多元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传媒市场化对民间文化的影响。但是大众传媒与民间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民间文化发展与传承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四届舞蹈大赛首次引入秧歌专场,最终山东海阳大秧歌以其恢宏磅礴的表演气势、古朴豪放的表演风格、浓郁厚重的乡土气息,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荣获"最受观众喜爱节目"奖。这次秧歌大赛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秧歌这种民间文化的传播现状,引发人们对秧歌这种民间文化的关注。山东秧歌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当前大众传媒时代如何借助媒介进行传播并使其自身焕发生机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电视媒介对山东秧歌这种民间文化的传播与建构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进入以沉浸传播为核心的第三媒介时代后,VR作为代表性媒介为传统影像的发展带来一次革新.叙事人称的转化和视听结合所带来的沉浸感、新奇感在满足了大众的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真实与虚拟边界模糊、技术与艺术重心失衡等问题,仍需对其进行反思与审视.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传统媒介在当前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境,现在传统媒介正在不断地变得衰落,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发展较快,这就导致用户对传统媒介的需求降低;二是经济形势发生了转变,使得厂家能够通过电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导致传统媒介中介的作用丧失,导致其失去部分广告创收能力。针对这一情况,并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本文对传统媒介发展思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提升报业传播能力的全媒体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捷 《传媒》2011,(12)
在我国媒介融合的实践中,业界提出了“全媒体”这一新概念.报业由于不具备电视、互联网在音视频方面的优势,因而对实现全媒体的目标更为迫切.全媒体是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本土化探索,因此全媒体的发生语境与媒介融合几乎是同步的,是各种传统媒介的内容汇聚到一个平台后的自然结果,是对传统媒体业务的继承与革新.全媒体实现了对传统媒介技术与资源的重组,以及对传统传播渠道的改造和流程再造,其目标诉求是通过对内容的丰富与深化,吸引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媒介受众.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文化的老年群体媒介诉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使得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应对白发浪潮一时成为焦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老年观的分析,探求中国文化对老年受众群体的影响,并结合典型古代老年媒介形象,分析处于当代复杂传播环境下中国老年受众的媒介诉求,研究新媒体在服务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在历史沿革中,老年人与媒介的关系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却不曾减淡,影响着从古至今以老年受众为对象的传播活动.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老年群体的媒介诉求,新媒体的介入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机遇.  相似文献   

7.
动漫是一门颇具有时代气息的综合艺术,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结构中最深层、最稳定的部分,不仅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二者在幻想思维的同构基础之上,共同凸现出奇幻与超越的审美特质,在审美价值上也具有一致的寓教于乐和大众娱乐的取向.探讨“传统与时代”的结合问题,研究如何集历史的馈赠与现代的恩宠于一身,对动漫艺术的创新和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视媒体与新兴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密切结合,呈现出多种新的电视媒介形式。新兴的电视媒介整合了多媒体的优势,创造出更多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志平 《编辑之友》2010,(10):29-31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Ⅰ·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此后,先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了数字形式,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再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得当下的媒介融合正日益超出人们的想象,呈现出诸多的全新特质,并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新媒介时代受众对媒介依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关系,从传统媒介时代进入新媒介时代,个体与媒介的关系正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媒介的精神性依赖进一步加强,实用性依赖日渐突出,二者的结合使得新媒介对个体的控制愈加有力而隐蔽.这与新媒介自身的属性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个体能够理性地认识和面对新媒介,才能形成健康、合理的媒介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电子媒介技术的出现既对传统新闻生产流程提出了挑战,也为新闻生产和实践创新赋予了新可能,新型电子媒介技术具备的功能优势、新媒介与旧媒介的性能比较以及如何专业地使用新媒介技术都指向媒介变迁与新闻生产的逻辑关联.研究认为,中国新闻业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新型电子媒介技术在创造新闻样态、创新新闻形态的同时亦改造乃至重构了传统新闻的...  相似文献   

12.
围绕新媒介的使用,会生成一种与基于传统媒介文化迥异的新型媒介文化形态,即新媒介文化,网络文化和手机文化是其代表性形态.新媒介文化的特征,可以从技术处理、文本呈现方式、社会属性等角度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传统的珠三角汉人社会,广州沙湾的民间文化以地方宗族和民间信仰为主体,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民间文化因封建迷信等标签被排斥于国家建设与公共话语体系之外。改革开放之后,本地的民间团体借助侨胞等概念尝试为民间文化争取在政治表述和文化实践上的合法性;伴随着其后宗族的转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引入,民间文化正式成为公共话语表述的一部分,在迎来公共性的同时重新塑造了本地的日常生活。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新的主体以多样化的方式不断参与进来,文化与政治相互勾连,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反映出国家权力实践的转型,进而呈现出一种"治理组装"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发生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被不断解构和改写.基于"速度学"这一批判理论,维利里奥认为"速度的进步无非是暴力的释放",媒介技术的扩散和加速也带来了新的灾难,理解速度需要理解事故.本文尝试运用理论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对保罗·维利里奥的媒介加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人时空观念产...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技术支撑以及政府的非绝对控制使得媒介功能从传统被动型向主导型转变,并导致了媒介职责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异化.要避免媒介功能异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大幅提高公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6.
桑瑛 《出版广角》2015,(13):34-35
"一云多屏"是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一云多屏"是指将媒介发布的内容整合到云端,通过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等不同的屏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赢得受众.在传统报纸受众流失严重的当下,"一云多屏"的理念对于传统报纸进行媒介的选择与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云多屏"理念为切入点,结合报业自身优势,分析传统报业转型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媒介的深度介入对教育场域中的主体关系、资本、惯习、权力等产生了根本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教育媒介化现象.本文从媒介化研究视角出发,提出教育媒介化概念,突破传统教育学对媒介技术的单一关注,从跨学科角度认识教育媒介化,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和批判思考.本文对于丰富媒介化研究理论,理性认识社会媒介化实践,正确处理媒介技术与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也改变了人和媒介既有的关系.这既对媒介使用者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公务员作为特殊的媒介使用者,扮演着与普通媒介消费者迥异的角色与功能.本文结合实例,剖析公务员媒介素养的内涵及提升方式,以促进新闻执政或媒介执政能力的提升,避免传播实践中出现失误或损失.  相似文献   

19.
随身听被智能手机中音乐App取代为基特勒的"数字降级"论断提供了又一佐证.文章视随身听为消失的技术媒介,藉由基特勒媒介考古的研究视角,探寻其媒介形态变迁中的方向,分析随身听发展的初始逻辑和逻辑断裂的最终原因,指出随身听缺乏地址和总线失去数字技术汇流的可能,最终为网络逻辑所裹挟.采用基特勒的物质中心主义思维方式有助于跳脱传统技术人文主义的局限,思考技术媒介的硬件特质及发展空间.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和社会结构也不应忽略.技术媒介使用期间受众与公共空间隔离形成个体空间,音乐数字化后散状受众被网络平台吸引而聚集,此间新技术、社会结构变化与受众行为驱动的复杂联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介的出现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为不同的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传统媒介之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媒介融合俨然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