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找准媒体定位,有效报道国内外突发性公共事件,考验着中国媒体的传播能力。本文以《中国日报》为研究对象,从话语体系、新闻题材、传播主体三个方面,重点探讨我国英文媒体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树立良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5年发生在合肥街头的七起"作秀式求捐"事件为考察对象,试图分析当事人本身及新闻媒体将事件发展为舆论热点的过程,并对这种运作过程背后的媒体动员行为进行分析,对媒体现行的职业素养、传播伦理进行考量,以期为媒介新闻生产、舆论建构、社会动员和救助体系的联动寻找更加具有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李炜娜 《今传媒》2013,(4):29-30
在这个以个人为信息传播中心、具有高度信息参与性和交互主体性的信息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其呈现出的媒体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以及事件的推进、真相的探究等方面信息传播新秩序,前所未有地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本文以微博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自媒体信息传播建构、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舆论模式、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角色扮演等方面加以分析,同时形成了在此基础之上的全新思考,以此来探析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周岩 《当代传播》2012,(4):45-48
媒体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将《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和《朝日新闻》三家媒体网站对"7.23动车事故"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建构了不同的报道框架,各报网站在报道主题、关键词使用与消息来源的选择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各媒介框架建构或明或暗地体现着各国对外传播的立场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张小杰 《新闻世界》2013,(9):284-285
本文通过对《纽约时报》一则关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丈学奖的新闻《MoYanWinsNobelLiteraturePrize》的丈本细读,分析其如何经过事实择取、观念凸显等过程建构新闻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呈现该篇新闻建构的观念。基于全球传播背景下西方强势媒体掌握话语权的语境,本文试图为中国受众新闻语篇批评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个性化生产和交互性传播为核心特点的新媒体传播革新了认知世界和沟通你我的方式,也极大促进了知识传播模式的创新.本文从知识传播的视角审视自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提出知识传播的"双螺旋"模式.并以当前火爆的军事自媒体节目《军武次位面》为例深入探讨"双螺旋"传播模式下军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本文认为,当前军事类自媒体应该将军事知识作为内容创新的突破口,积极进军视频和直播领域,注重粉丝社区的运营和维护,承担起军事知识生产者和军事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与重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纽约时报》对奥巴马竞选期间的报道,运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以商品化、空间化和结构化为切入点来分析美国社会权力如何在被建构的同时又反过来建构其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卫报》利比亚战争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内容分析,试图探讨在当代国际干涉的战争中,媒体是如何建构战争的合法性。通过分析《卫报》建构对这场战争"合法性"的内容建构,本文发现《卫报》在建构战争"合法性"的过程中,客观公正、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观被弱化,而政治价值观以及人文价值观被强化,需要警惕这样的价值观念因为其具有的普适性而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卫报》利比亚战争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内容分析,试图探讨在当代国际干涉的战争中,媒体是如何建构战争的合法性。通过分析《卫报》建构对这场战争“合法性”的内容建构,本文发现《卫报》在建构战争“合法性,,的过程中,客观公正、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观被弱化,而政治价值观以及人文价值观被强化,需要警惕这样的价值观念因为其具有的普适性而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李晶 《东南传播》2012,(1):71-72
本文以云南媒体艾滋病议题的建构为研究课题,通过对《云南日报》和《春城晚报》在1985-2009年每年11月和12月的艾滋病主题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观察以这两家媒体为代表的云南媒体是如何建构与呈现艾滋病议题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探究亲子阅读的学理特征,为优化亲子阅读服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借助传播学中的"仪式观"和"传递观"理论,结合亲子阅读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学理分析。[结果/结论] 亲子阅读作为仪式和传递共存的一种知识传播方式,在其知识传播过程中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相互交织起来用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习得功能;同时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承担着建构新秩序、维系共同感的仪式功能。因此,在亲子阅读的推广实践中,专业亲子阅读机构、公共图书馆、书店、父母应强化其知识传播仪式性和传递性的学理认知,并依据各方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亲子阅读的推广和实施效果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2.
以跨学科团队为研究对象,取景于钱学森系统科学研讨团队和航天某创新团队,探讨协同知识创造中的知识类型和互动过程问题。在知识类型上,团队协同知识创造不仅对与任务直接相关的主题知识进行探讨,还依托于与任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非主题知识,达成对不同学科主题知识的解释和理解,同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共识达成。在互动过程中,跨学科团队通过知识表述、知识解释、知识涌现和知识建构4个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协同创造。主要贡献是引入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主题知识和非主题知识这一概念划分,建构团队协同知识创造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的社会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图书馆论坛》2007,27(1):25-27,56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是在分布式数字网络环境中,由具有特定知识与技能的专家群合作对用户开展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在数字网络时代,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工作凭借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社会教育、学习辅导、科研、休闲诸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应注意知识产权保护、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读者信息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ollows the construction of a televisual public space in Brazil since the 1950s until the present,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elevision fiction and soap operas, known as novelas in Brazil. The role of novela writers as mass mediators responsible for weaving together a growing public is investigated, with emphasis on their political projects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when writing for millions. Although aided by an industrial process, their task of reaching the public is one full of misunderstandings, which I contend is an intrinsic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 acceptance of these unavoidable misunderstandings by all involved in mass communication is crucial for the continuation of a communicative game, as we see in the case of Brazilian television.  相似文献   

15.
A communicational reality is a culturally-specific 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al space constructed and shared by people through the act of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al realities, acknowledging that it is neither a neutral tool nor an autonomous agent in the process. The knowledge of how we use technology to engender communicational realities must contribute to the critical awareness of the individual in relation to the world. This knowledge must ultimately allow us to disassociate communication from those technologizings that lead,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virtual realities,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knower from the known. Only by taking a critical look at the assumptions that ou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ead us to make about the world, can we begin a process of reconceptualizing them away from their position as commodities to that of vehicles for self-knowledge and tools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sustainable communicational reality as a way to assess the values promoted by different conceptualiz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our societies.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平台构建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发现技术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获得有效的、新颖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和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它通过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及模式识别与评价等步骤来实现知识发现,其系统一般架构分数据源、数据挖掘器和用户界面三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用户界面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知识模式表示和评价模块、知识库管理模块五部分组成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模型,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平台构建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利用DotNetNuke构建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DotNetNuke开源软件的体系结构与特点,提出构建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框架,并重点介绍利用DotNetNuke搭建平台的实现过程,为快速构建基于Web2.0的知识交流与管理平台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plicates the indirect process through which news media use influenc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pecifically, it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efficacy as mediators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online/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O-S-R-O-R (Orientation-Stimulus-Reasoning-Orientation-Response) model of communication effects. Results fro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support the idea that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efficacy function as significant mediators. In addition, results expound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et in facilitat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mplications of findings,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范式的改变,全球高校图书馆正在经历从简单的开放阅览逐步走向以促进知识流通、创新交流环境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加快自身功能转型与角色重塑提供了契机。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进展,并从规划与实施流程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国外高校图书馆发展创客空间的策略及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孔薇 《编辑学报》2020,32(6):611-614
全媒体战略构想正朝着更广范围和更深层面加速推进,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内容建设、用户体系、平台搭建和人才资源4个层面构建了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融媒体时代的科技期刊应在专业化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聚集和整合内容资源,在专业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寻求发展策略的平衡,不断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