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运动和女性文学作为批判男权社会和男性文学创作一统天下的反抗力量,体现了女性追求社会的公正、平等、自由的道德力量而赢得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反思,这也引发了文学是否应担当社会道义和怎样担当社会道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1年中共中央颁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升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水平,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内化为全体公民的价值观念,生命尊严、社会责任、正义、慈善等道德原则尚未得到普遍践履,社会整体道德风尚亦未根本性改观。这种现状与公民道德之文化资源的梳理,公民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公民道德建设的担当力量,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等问题未完全解决相关。本刊编发这组文章,对这些问题探讨,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文言》是《易传》的其中一篇,它主要阐发乾、坤两卦的卦爻辞及其意蕴。由于乾、坤两卦是《易》之门户,代表天地、父母,所以《文言》的解说既有天地自然的内容,又有社会人伦的内容。《文言》关于天地自然的内容不多,可视为阐发社会人伦的理论基础或者引子,其重点或归结点是对社会人伦道德的多方面阐发。这些人伦道德的内容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了君子处世行事必须遵行的道德准则,二是指出了君子在面对不同时位和境遇时应有的道德行为。《文言》的这些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至今依然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以及片面评价几个方面加以讨论。针对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师需要增加多样性的主题和综合性的案例,更要注重社会与个体的关系。针对缺乏互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和调查采访,融入社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互动和实践。另外,本文还阐述了实践性作业评价环节的优化策略。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约瑟夫·康拉德的《吉姆老爷》中男主人公吉姆之死的意义的研究,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力量在灾难前缺场和灾难后在场的合法性的思考,指出吉姆之死是其希望之我替代现实之我的心理调节机制失效、原有社会道德体制彻底崩塌的结果,揭示了社会道德力量与人性弱点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性质对不符合任职岗位要求的教师,采取换岗、接受离职或在职培训、解除聘任合同等退出模式,是基于"人伦之理"和"道德之应当",也是教师社会担当的应然。当下阻滞教师退出机制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及社会认同度不高、利益补偿和平衡机制不健全。突破这一困境,不仅需要教师道德自觉和价值自觉,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和社会平衡系统、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由于被"政治工作"所取代或被"应试教育"所挤占,以及由于内容和方法的偏差,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效性不高、国民道德水平的下滑.现在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担当起育人的责任,研究学校德育的方向、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乡规民约教化活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教育形式,其利用乡规民约的力量而为民众建立了制度支撑,担当起社会教化的重任。明清乡规民约教化活动,以地方威望之士为教化主体,根据各地实情而制定了内涵丰富的教育内容,既承担着维系社会稳定的协同之责,又发挥着易风正俗、劝善除恶的教化之任,对明清基层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力量,在为社会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很多企业出现了社会道德缺失现象,因此,民营企业社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民营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内容构建应围绕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精神文化责任四个方面进行。通过对社会道德责任内容的研究,为民营企业今后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课堂承担着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学生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注重结合学生学情和社会责任的内容,培养富有社会责任的公民。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法治意识、生态意识三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道德自主的研究一直颇受国内的重视,人们意识到道德的形成并非是道德灌输的力量所能够塑造的,而是靠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从理论和实践看,道德选择能力培养、道德体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实践教育等成为重要的研究潮流和实践内容。如何加强这些内容教育,也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但这些研究和实践仍然存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童方赟  洪昕 《天津教育》2022,(16):57-58
<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指南,其中的责任担当素养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家理解等基本要点。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科课程的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许多内容是落实责任担当核心素养的恰当素材,对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如何让“责任担当”这一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落实?笔者研究指向学生责任担当培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重要德目。"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善恶、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并继续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耻辱观念在当代社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天命观是孟子学说的重要内容。孟子的天命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形成的物或事,以及其后的某种力量,具有超越性和不可把握性,人只能顺应之。具体来说,天命论包括道德形上学、命定论和民本思想等三方面。孟子通过天命论建构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道德宗教,使儒家学说具有了超越性,为社会朝良性发展指明了道路,他的民意为天命的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巨大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构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以理想信念为其指明方向,把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化成社会责任感动力之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进而完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生活性、实践性两大特点。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要注重设计实践作业,促进学生增强道德体验,形成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素养,从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17.
当今,人们都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作为社会科学来学习、研究、运用,很少有人把道德作为一门科学来学习、研究、运用.即使有些专写道德的书和文章,也是用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科学原理和观点来说明道德问题的,把道德作为这些学科的从属品,因而不能充分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根子、实质之所在;也不能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道德的力量和道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性、主导性,因而无法从理论科学上解决对道德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困境与出路: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实处境来看,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所做的调整与重构,如果没有教师道德使命的自觉担当与充分践履,将难收其效。然而,社会氛围的功利化倾向、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安排、教师教育的去道德化、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性依赖假设,却为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担当设置了重重困境。为了从这些困境中突围,我们一要坚定教师改变大环境的信心;二要做好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三要增加教师教育中的道德因子;四要鼓励教师成为积极的道德行动者。  相似文献   

19.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的传统道德体系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价值之维和"头顶星空"。在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失范、伦理失序的人和事,从文化本源归因上说是传统道德价值观社会影响力消退和衰落。寻求道德失范拯救之道,在于倡导全社会兴起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把"五常"的核心价值体系纳入现代教育中,回归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权威,发挥法治和舆情法则的力量,重塑传统道德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正>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美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拥有人性之美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在写作时,遇到“人性之美”主题,其实就是要具体讴歌爱国、感恩、坚强、宽容、奉献、担当、实干、敬业等优秀的个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