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气助词“呀”、“哪”、“哇”,常有被误用的情况。例如: “这是结什么婚呀?”(《作文》1984年第12期《表姐的婚礼》) “她是去找你的嫡亲侄儿,我的表弟杨炎呀!”(《传奇·传记》第3辑82页梁羽生《绝塞传烽录》) 这两句的“呀”都用错了。为什么呢?请看下文。这“呀”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的语气。例如: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  相似文献   

2.
有些文科毕业生来报社实习,仅几个月时间,就发出“搞新闻采编没劲”的感叹。言下之意,采采编编并非做学问,毋需有“学富一车”之功底。他们有这类想法也不足为奇,就在我们新闻界内部持这种观点的也为数不少。当年,我在省城一家报社实习时也这样认为:天天看一大堆通讯员来稿,日日按“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定格,总觉得枉学了五年什么“学”呀、“史”呀、“论”  相似文献   

3.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7”“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就是你自己呀!”  相似文献   

4.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发问:“哎,你当时想什么?”“哎,你有何感想?”几乎成了发问“模式”。采访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记者的发问绝不应是“千人一腔”。如果见了谁都是“想”呀、”感想”呀那句老话,不但自己抓不住“活鱼”,而且被采访者会反感的。中国女排获四连冠时,有记者问郎平:拿下四连冠你是怎么想的?郎平说,我想睡它三天;棋手聂卫平战胜日本高手后,有记者问,你是怎么想的。聂卫平说,什么也没想,下棋时只想下棋。口头访问是一门艺术,也是记者采访的基本功。基本功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1984年  相似文献   

5.
按摩麻辣烫     
“异性的吧?”9月30日,也就是“十一”长假的前一天晚上,戴晓蕊跟几个朋友在咖啡馆坐到11 点半,12点,敲开家里的门。母亲来开门的速度很快,且没有像往常一样嘟囔她为什么不带钥匙。“张骥呢?张骥回来了吗?”戴晓蕊一边脱鞋一边问。母亲马上凑上来,神秘兮兮地说:“他呀,他去找小姐按摩去啦!刚走。”“什么找小姐呀,妈你别乱说。”“大半夜闹个女的摸来摸去,有什么好啊!你太相信他啦,傻闺女,我看张骥早晚要学坏!”对  相似文献   

6.
尚杰 《网络传播》2008,(3):88-89
“网络时代也经常被人们称为‘读图时代’,与其说这个说法形象生动,不如说它‘准确’,其中蕴藏着很深刻的道理,要想解释清楚并不容易。什么‘传播学呀、‘网络’呀,这些不过是一些时髦的词语,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其实就是语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  相似文献   

8.
黄博 《今传媒》2006,(3X):50-51
“知道什么是孤鬼野魂吗?——就是我们驻站记呀!”  相似文献   

9.
最高职称     
前不久在北京开作代会.有位外地的作家朋友来我房里聊天。说着说着,忽地变了一种哀怜的腔调,说:“老韩呀,你这个人也真怪,名气还可以,就是没得过什么奖,也没得过政府的什么津贴,待遇上不去,怪可惜的。”  相似文献   

10.
庄电一 《报刊之友》2010,(8):145-145
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我先后被评为“宁夏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有一家报社要我写几句“获奖感言”。写点什么呢?我没有过多思考,就想从“草根记者”的称呼写起。  相似文献   

11.
图书精品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出版界“精品意识”、“精品工程”、“书出精品,社创名牌”、“多出精品”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的口号·出版界关于如何“实施精品战略”的学术讨论也逐渐热起来。要想“实施精品战略”,首要问题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关于什么是精品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精品就是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有人认为,精品是一个质量概念,糖品主要看图书的内容质量。有人认为大部头、豪华精装、获奖书、名家作品都是精品。究竟什么叫精品?精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精品都具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走出图书精品的误区?本文想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写下这个标题,自己也忍不住哑然失笑:好一个“大而无当”的论题啊!不过,细细想来,我要和某些同志讨论的内容,竟是新闻的根本所在──事实。事实之于新闻是一个前提的问题,没有事实则没有新闻,事实决定新闻。当然,事实又不等于新闻,没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不会成其为新闻的,而未经传播的事实同样也成不了新闻。总之,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这一点是不可移易的,不是有人把新闻学又称之为事学吗?但是,近来读到一些宏论,什么“新闻策划”呀,什么“驾驭事实”呀……我直感到自己思想落伍,跟不上形势发展。在我授课的研究生班上,同学…  相似文献   

13.
翻译的面很广,有口译和笔译,有理论作品和新闻报道的翻译,等等。这里只想谈谈文学作品的翻译。所谓“精品”,即指这方面的作品而言。我们现在文学方面的翻译不少。国外有什么畅销书,我们不惜付出相当可观的外汇代价买来翻译权——尽管国内的翻译稿酬也低得可观。所谓“作品畅销”。大概都以消遗性强的书为多,一般属于爱情和惊险之类的读物。真正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艺术性强和内容严肃的作品,很难“畅销”。诺贝尔奖评审小组所挑选的作品,虽然不一定都是名篇,但获奖前“畅销”的很少,甚至不为人所知,获奖后  相似文献   

14.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发问:“哎,你当时想什么?”“哎,你有何感想?”几乎成了发问“模式”。采访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记者的发问绝不应是“千人一腔”。如果见了谁都是“想”呀、“感想”呀那句老话,不但自己抓不住“活鱼”,而且被采访者会反感的。中国女排获四连冠时,有记者问郎平:拿下四连冠你是怎么想的?郎平说,  相似文献   

15.
“异性的吧?” 9月30日,也就是“十一”长假的前一天晚上,戴晓蕊跟几个朋友在咖啡馆坐到11点半,12点,敲开家里的门。母亲来开门的速度很快,且没有像往常一样嘟囔她为什么不带钥匙。“张骥呢?张骥回来了吗?”戴晓蕊一边脱鞋一边问。母亲马上凑上来,神秘兮兮地说:“他呀,他去找小姐按摩去啦!刚走。”“什么找小姐呀,妈你别乱说。”“大半夜闹个女的摸来摸去,有什么好啊!你太相信他啦,傻闺女,我看张骥早晚要学坏!”对母亲的危言,戴晓蕊置之一笑。她打发母亲睡去,然后坐下来边看电视边等张骥回来。  相似文献   

16.
庄电一 《今传媒》2010,(8):145-145
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我先后被评为“宁夏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有一家报社要我写几句“获奖感言”。写点什么呢?我没有过多思考,就想从“草根记者”的称呼写起。  相似文献   

17.
练功漫笔     
功,我想是要练的,不然,就不成为功了。“久久为功”,就是说要练的意思。练些什么?这会有不同看法,因为,每个人的迫切要求不尽相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练功夫,是可以允许的。新闻工作也有各种功夫。写作技巧呀,丰富知识呀,思维锻炼呀,等等,等等。仔细排起来,也许可以多到十多种吧!我想,这些都是需要的。因为,没有它们,工作就做不好。正如做一个音乐家,音阶都摸不准;做一个旦角,连水袖也不会抖,那怎么好呢!什么是新闻工作的功?做过或正在做新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享受数码     
<正> 这些日子我老是情不自禁地哼哼“比什么都快乐……”后来一打听,知道歌的名字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年轻的朋友在一起呀,比什么都快乐……”我不是年轻人,也没有和年轻的朋友去相会,怎么总是不知不觉哼哼起它来呢,自己也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可细一想,也不是一点原因没有。 前几年,看到部门里年纪轻一点的同事陆陆续续配备了数码相机,我非常眼馋。人家有香港回归,十五大、  相似文献   

19.
脑力激荡     
《大观周刊》2011,(1):F0003-F0003
今天无事,我吃了饭后出门晒太阳,碰到大哥,他正眯着眼睛看着天空,见到我,他忍不住对我说:“三弟,你看那云。”我抬头一看,顿时欢呼道:“好大的一团棉花糖呀!”大哥白了我一眼,兴趣索然地说:“什么东西都能让你想到吃的,倒也难得。”  相似文献   

20.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3):28-29
没见过 妈妈:“瞧你这手,多脏呀!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我的手像你这样脏?” 女儿:“没有,妈妈。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