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情起源于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家长会。会开得很成功,可没想到会后王××的妈妈找到我,手里拿着几张卷子,着急地对我说:“张老师,这孩子怎么回事?班级的六项评比成绩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位子里的这几张卷子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我一点也不知道他在学校的情况。”旁边的家长也说:“我们家的孩子回家也从来不说,只要我一问,他就说‘不知道’,或者‘你别管’。”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老师真厉害!训家长就跟训小孩一样!”路旁,一位妇女对一位过路人说,手里领着一个孩子。“天这么晚了,孩子还没回来。我到学校一看,原来老师留下补作业了。” “补作业好,老师负责任。” “可是老师把我好一顿奚落,什么‘孩子又懒又滑,家长也得管管’啦,什么‘你的孩子没治’啦,什么‘干脆领回家,别  相似文献   

3.
林希 《神州学人》2000,(5):37-39
4.午后幼儿园 午后幼儿园的老师是南斯拉夫人,叫亚斯娜。她是一个50岁左右的胖太太,人很慈祥。 郭闽刚入园的时候,亚斯娜太太让我陪着郭闽,可我只陪了20分钟就想回家。亚斯娜太太很担心:“他要是哭了怎么办?”我笑了:“放心吧!我的孩子自18个月上幼儿园,从来就没有哭过!” 我说的是实话,想当年,接送儿子的任务是他爸爸负责的。近乎全新村的人都知道他们父子:“那跟在小郭自行车后面颠啊颠的‘小小郭’上幼儿园总是那么快快活活的。”那些每天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而发愁的家长看着更是羡慕。 郭闽和爸爸的关系在那时要比…  相似文献   

4.
今天在市场与一位家长聊天,她告诉我,她朋友的孩子在某幼儿园,该幼儿园事儿可多了,这个老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样,保育员怎么样……最后又“善解人意”地说:“不过,我觉得咱们三幼挺好的,没那么多的事儿。老师对孩子也好。”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不禁感慨万千,她的话虽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在她面前,我忽然觉得脸上一阵阵燥热。其实孩子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自己班里的家长当着我的面没说我们不好,但我们就真的那么好吗?平时在…  相似文献   

5.
一隅 《云南教育》2008,(10):48-48
汶川地震发生20多小时,每分每秒都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儿子就读的幼儿园也不例外。老师报平安的短信令我安慰,但儿子回家后做的第—件事,更让我感喟:4岁的孩子径直走到墙角,从大衣柜靠下的隔断里,掏出衣物钻了进去,仰起小睑说:“这是我的‘避震窝’,我们全托五班的小朋友都会找了。”  相似文献   

6.
有些家长总是跟我说:“老师,我家的孩子在家里要是不听话时,我只要说:‘不听不听话,如果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的老师’。孩子听后总是乖乖的,看这招多灵。”其实,从教育儿童的角度来讲,做家长的别拿“老师”来吓唬孩子.偶尔用“老师”来吓唬孩子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如果是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恐怖感,不敢上幼儿园,怕老师,胆子更加变小,  相似文献   

7.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8.
一天,一位家长很好奇地问我:“老师,我孩子昨天回家可兴奋了,说他得了一块什么‘免罚金牌’,还说是老师奖的。我再问,他却神秘兮兮地不肯说。我想问问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孩子那么看重。我可从没见过他那么开心。”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离园时,有些家长陆陆续续地把孩子接走,有些家长为了解孩子在园里的表现正和我交谈。这时,传来哭叫声。程程小朋友急冲冲地跑到我面前,把用积木插好的手枪交到我手里,气喘吁吁地说:“黄老师,锋锋要把幼儿园的积木拿回家,让我看到了,我把它抢回来还给你,因为幼儿园里的积木是不可以带回家的。”说完,程程转身回家了。可是走廊里还有哭声。过了一会儿,锋锋的奶奶带着宝贝孙子返回活动室,想拿回刚才的积木手枪。作为老师,我该怎么办呢?孩子的年龄小,没有意识到拿幼儿园或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不可以当众批评,更不能随便…  相似文献   

10.
教育问与答     
《父母必读》2014,(9):126-127
Q被欺负,怎样教孩子保护白己? 女儿3岁多了,性格比较温和,从幼儿园回来常抱怨别人打她,我一听就很头疼,我不赞同孩子去打别人,但是也不愿意孩子总是被欺负,我该怎样和孩子说,才能让她学会保护自己呢? A当孩子回家抱怨在幼儿园里被欺负,家长们常常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其实,面对这类问题,家长首先要冷静,仔细询问孩子事情的来龙去脉,或是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实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下午,家长接孩子回家时,一位小伙子走进我们教室,大声说:“倪伟呢?走。”倪伟拿起书包慢慢走到我跟前,我说:“倪伟,老师说过,老师不认识的人让不让接走小朋友?”倪伟说:“不让。”“你和老师说说他是谁?”“是叔叔。”“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来接你呢?”说到这儿,我发现倪伟眼里含着泪,伤心地对我说:“老师,我不要‘离婚’!”这话让我吃一惊。“什么!怎么啦?”“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跟爸爸,这是爸爸厂里的叔叔。老师,我不要‘离婚’,‘离婚’就  相似文献   

13.
据《现代快报》报道:虽然事情过去快半年,但阴影一直笼罩在小峰(化名)的心头。“孩子不时问我:‘妈,如何才能洗掉冤屈?’”昨天,小峰的母亲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今年2月下旬,老师在小峰的钱包中发现2个避孕套和4颗避孕药,随后通知家长将小峰领回家。  相似文献   

14.
正讨论情景(2015年第1期):升入中班了,有时候因为绘画比较难,会让孩子回家练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画,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带给老师看一下。但第二天收到画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画,都是出自家长之手。我向家长询问,家长说:"他画的不好看,也不知道怎么画。"听了家长这样说,我知道家长是担心孩子画的不好看,老师会责备。我就向家长解释:"我们对待孩子交来的作品,哪怕是不好看,我们也会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15.
小女儿四岁了,新转到离家较近的一所幼儿园。 一天晚上,她对我说:“妈妈,今天老师扫地的时候,我对老师说:‘老师,我帮你扫吧!’老师说:‘琦琦真是好孩子’”。我  相似文献   

16.
戚巧 《山东教育》2003,(9):44-44
以前经常有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从来不回家说,一问三不知,参加家长开放日才发现,孩子竟然学了这么多的东西。怎样让孩子主动将他学到的知识本领向家长展示呢?我经常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说儿歌、读数字、做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可能够主动参与的总是那么一小部分,何不———于是,我利用每天下午晚饭后离园前的这段时间,帮幼儿简单地复习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再布置一个新的任务———回家做家庭中的“小老师”,把每天在幼儿园里所学的知识本领教给家人,并表示:老师还要跟踪调查,比一比谁…  相似文献   

17.
在平常和家长的交流中,听到不少这样的问话:“老师,你说我那孩子是怎么回事,让他去做点什么事,他总是说:‘我不行’或者说‘我不会’。”。其实这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到底怎样才能让他们自信起来呢?这些家长的共同点都是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而从来不曾想过:“孩子的不自信和我有没有关系呢”。现在的父母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孩子的不自信的根源是家长过分不信任或挑剔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讨论情景:升入中班了,有时候因为绘画比较难,会让孩子回家练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画,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带给老师看一下。但第二天收到画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画,都是出自家长之手。我向家长询问,家长说:"他画得不好看,也不知道怎么画。"听了家长这样说,我知道家长是担心孩子画得不好看,老师会责备。我就向家长解释:"我们对待孩子交来的作品,哪怕是不好看,也会以鼓励为主。孩子有了自信,他对绘画就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在孩子们刚读小班时,就有家长说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问我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仅仅是对某个事情或者某个活动感兴趣,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经常有家长会跟我抱怨说:"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很多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真的烦人。"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翻看《读者》,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个六岁的小女孩指着家里瓶盖上“open”的“o”说:“妈妈,我已经认识它了。”妈妈说:“那你说说看,它是什么?”孩子说:“是字母‘o’。”“你真聪明,是谁告诉你的?”“是幼儿园的老师。”第二天,这位妈妈就把老师告上了法庭。她认为在此之前她的孩子能把“o”说成鸡蛋、月亮、苹果等等,现在幼儿园的老师使她的孩子缩小了许多想像的空间,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要求教师赔偿8000美元的精神损失费。我真为自己和众多同行捏一把汗,假如每个家长都这样珍惜孩子想像创造的机会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