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燕 《小学生》2010,(4):19-20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标》规定,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由学习英语活动本身和学习英语的目的、任务引起的。小学英语必须坚持愉悦式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表演、唱歌、跳舞、游戏等活动中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学到他们需要的一切东西,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童年期的儿童更多地需要借助于外在兴趣来唤起事物内在的、深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我们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种观点: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3.
谢欣 《海南教育》2008,(11):46-46
我们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种观点: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4.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就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由“有趣”向“乐趣”发展,再从“乐趣”向“有趣”升华。游戏式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技巧和手段,游戏式的教学能使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同时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5.
教了几年英语,便深深的体会到:学生刚开始学英语都是热情高涨,但一两年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内容的复杂、难度的加深,许多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锐减,不少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根据心理学理论,兴趣是儿童进行活动的动力,儿童的兴趣总是和一些积极、肯定的情绪相联系,它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可以降低儿童意志努力的程度,使其注意力较长时闻集中在一定活动内容上,并能唤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欲望。有了兴趣,儿童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沈书斐 《考试周刊》2012,(94):187-187
一、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让兴趣成为老师 幼儿上学.在我们大人看来是让孩子通过老师系统的教育、教学等手法学到更多知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来幼儿园的一大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想来幼儿园玩游戏.通过玩将各类知识渗透到主观的思维中去,所以不能小看了“游戏”。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有人问“学生最感兴趣、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玩!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学习又是他们的天职,当“天性”与“天职”发生矛盾时,怎么办?如果能巧妙地把最快乐的事和最重要的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相似文献   

8.
1.注重激趣,激发学生想学。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开始我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动画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谈一谈看过哪些动画片,使他们情不自禁的进入角色,真正体现了“课伊始,趣已生”。不光是课的开始注重激趣,整个教学过程“趣”字贯穿始终,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  相似文献   

9.
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有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因此,数学教学要不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们设计了“玩数学扑克”的游戏。比如巩固“6的组成”时,同桌两人拿出每种花色的1-5共加张牌做“两牌凑6”或“藏牌猜牌”的游戏。学生在玩中思考,玩中体验,  相似文献   

10.
朱佳涵 《辅导员》2011,(24):29-30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对他们有着很大地吸引.也是他们每天不可缺少的活动。而游戏具有情景性、趣味性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数学既能调动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内容.并且也体现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李德敬 《小学生》2011,(6):18-18
数学游戏是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好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充实儿童的游戏生活,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丰富他们的想像能力,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发展他们的智力。所以,坚持数学知识和游戏因素的巧妙结合,以玩为教学载体,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3.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习数学热情1.游戏引趣。多年来,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发挥儿童好玩好动的特点,把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活泼的数学游戏,适当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为学习而“动”。“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14.
李能勇 《考试周刊》2011,(57):153-154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学生为了能玩好游戏,能够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地学习各种复杂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又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努力探求的精神。我们应该从中借鉴可取之处.挖掘游戏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学习活动充满饱满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是对乐学兴趣作用的很好概括。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使他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精神饱满地接受,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情境创设,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人人生而有之,常表现为询问“这是什么”。当询问“这是什么”发展为“为什么”时,便形成认知兴趣,这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可见学习兴趣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具有好奇心的学生们提供探索“奥秘”的情境与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上课我就通过一段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动画片“帮蓝皮鼠和大脸猫分饼”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让他们吃到的饼一样多呢?  相似文献   

17.
“玩是儿童的天性”。同时“玩”当中渗透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是最生动有效的学习途径之一。由于语文教学和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师应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玩”的节目使语文学习趣味盎然。“玩”着学语文.不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全面的语文教学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第一手段。我们是在有心地教孩子,如何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方法多种多样,这正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和发掘的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游戏、歌曲和表演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冲突的含义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常常见到这样的事:几个孩子刚刚还开开心心地玩在一起,可一转眼.却吵闹起来,甚至你推一把我踢一脚,但是。再过一会儿.你又看到他们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的玩在一起了。很显然,幼儿之问的冲突和成人之间的冲突是不同的.幼儿的冲突是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正确适应人际关系的过程.它具有社会学习的性质,幼儿问的冲突通常发生在一起玩耍、游戏的过程中.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很少为他人考虑.所以在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难免产生误解,发生争吵、打架现象。  相似文献   

20.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地在游戏中得到激发.使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情感。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游戏化的理念带人体育教学.开展各种符合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体育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