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民主宪政的理解、认识和向往,另一方面也深刻说明了封建传统政治及其文化观念对中国民主进程的严重影响。李大钊的早期宪政思想顺应了中国民主发展的潮流,为后来的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思想素材,但是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后人继续深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民初对婚姻陋俗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使当时的婚姻习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结婚、离婚自由的出现,婚姻法规和契约的颁行,结婚礼仪和服饰的改变,以及婚姻介绍方式的更新。虽然这种变化在其践履过程中因处于初始阶段而缺乏普遍性,但它在中国近代婚俗流变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维新变法时期“前识者”婚俗观演变的继续和拓展,也是五四时期婚姻文化变革的基础和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论清末民初的救贫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贫民的生计问题直接诱发了新的救贫思想的产生,而贫民产生的多重因素,也就决定了救贫方式多样化。救贫思想不仅在近代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就是在现阶段,都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新闻法制建设过程中有三种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它们是自由观点、优先地位观点和平衡观点。章士钊认为,要保护新闻自由就应取消报律,新闻不立法。赞成新闻立法者意见不一,限制多一些还是保护多一些是分歧所在。限制新闻自由成为权力者立法的不二选择。虽然持优先地位观点者并没有真正颁布一部可以施行的新闻单行法,但是他们所持的观点——对新闻自由的保护要多一些是清末民初新闻立法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小说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未能登上大雅之堂。自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将其推至"文学之最上乘",经小说家不断努力,小说已空前繁荣:小说种类、数量迅猛增加;研究小说的专门论著大量涌现;专门的小说目录学著作也应运而生。人们在论著及目录著作中对小说的分类也渐趋细化且更为合理。这些变化是与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变化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逐渐削弱。辛亥革命爆发后,随着清王朝的推翻,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也彻底解体,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彻底改变。但当时的袁世凯中央政府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依然试图恢复传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新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遭到了地方势力的抵制,最终导致了五代式民国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对传统中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全面解构.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专制使臣民变成奴隶,颓废了国民精神;中国历代专制帝王推行"私国愚民"之术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专制导致中国处于积弱积贫的境地,是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通过划分政体类型,他们指出了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的根本区别,并宣告了专制制度的暂时性.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背景下,清末民初"解构专制"思潮的功用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直接从制度入手以图富强的观念也使这股思潮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兴起,分税制思想在中国产生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分税制思想由清末国地两税订立的先后问题和划分标准的初步讨论等,发展到民初系统化的划分标准和炽热化的田赋归属问题。历史地看,清末民初是分税制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时期,并非分税制的实施时期。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商事裁判组织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商会自创办以来,处理商事纠纷就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清末民初以来针对商会的商事裁判权,官商之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制化构想。商会主张成立商事裁判所等组织以实现自下而上的法制化,官方却欲改组商会原有理案组织为商事公断处以实现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法制化,斗争结果则是官方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分税制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兴起,分税制思想在中国产生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分税制思想由清末国地两税订立的先后问题和划分标准的初步讨论等,发展到民初系统化的划分标准和炽热化的田赋归属问题。清末民初是分税制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时期,并非分税制的实施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掌握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共产党人之—,他在战争观、建军思想、战略战术原则等方面,逐步超越了当时占支配地位的资产阶级军事观点,开始用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分析中国军事问题,将中国的军事思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其军事思想反映了中国军事学术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在军事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预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出现,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思潮作为一种西学的舶来品传入中国,在它传入后不久,儒法两家的中国学者分别以不同的立场对社会主义思潮给予了关注和回应,开始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通过对1899-1921年间中国学者的社会主义著作译介的梳理发现,社会主义思潮论著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数量和质量总体较低,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主流,它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最早确切把握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并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解决”思想为指导,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党的创建、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以及后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的历史观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史学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中西文化的交互影响下,他在著作中一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体悟(“活的历史”观、新史观等),另一方面又借鉴与吸收了西方学术思想的优秀成果(主要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由此来建构起自己别具特色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
李端棻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他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认识。教育目的由“御侮”演变为“救时”和“穷理”;教学内容由以四书五经为主西学为辅演变为以格致、实用之学为本,生动展现了有识知识分子主动融入近代社会,并紧跟时代发展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是一个糅合了古今中外不同思想的连结网 ,其中不同的思想因子因时间和环境的不同需要而各有盈亏消长 ,由此具有了“多义性”。分析李大钊农民教育思想的“多义性” ,可为认识知识分子的“自觉性”和群众的“自发性”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向度。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的法制思想与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息息相关。李大钊的现代法制观念突出表现为争取法律主权、民族独立和平等。其法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专制时代尚人治,立宪时代重法治。第二,宪政制度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自由权利是宪政的基本内容。第三,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从国家权力行使入手,试图让人类在国家权力的关照之下一步步走向全面解放,正是宪政存在的现实意义。宪政思维指涉的是一种关于国家权力良性运作的政治思想、状态和过程,追求自由、民主等崇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的早期文章,援引了日本学者和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甚至是较多地引述了别人文章中的某些段落,被称之“援引”。这种援引,不能简单地看作李大钊对他人文章的“抄袭”,而是由许多原因所造成,是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吸取养料、去粗取精的必经阶段。今天的人们,更应该关注李大钊思想演变的过程和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