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伤逝》历来是学关注的热点。章从女性读的阅读视角切入,从因性别意识差异而引起的双方的隔膜与误解,对涓生男权中心主义的揭露、批判和对子君新女性外衣下的旧传统女性观的揭示等方面来分析《伤逝》爱情悲剧的根源及作鲁迅所探索的女性解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戚翠荣 《文教资料》2012,(15):21-22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少年巫师哈利.波特的形象。透过这位少年英雄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诸如家庭背景、童年困惑和对家庭对亲情的渴望等方面.哈利·波特的成长之路上随处可以窥见罗琳童年的生活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哈利·波特》打通了罗琳重返童年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的欧洲正是音乐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的音乐大师不计其数,李斯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李斯特创作的音乐流传最广,最使世人瞩目的就是钢琴改编曲。他的作品以内容丰富、感染力强而著称,是至今世界钢琴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爱之梦》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文中从几个方面对李斯特钢琴改编曲进行了研究,并以《爱之梦》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对从事这项研究的同行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女性作家的小说改编后的电视剧往往消解原著中的性别意识,回归到既定的性别形象和性别关系图式。由于创作者不同的社会性别观念和意识,在文本叙事中会体现出不同的性别视角。本文以《橘子红了》为例,通过对小说和剧本两个文本进行细读。从聚焦选择、人物描写、人物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文本的叙事学分析,揭示文本中隐藏的性别视角,分析不同性别视角下文本的性别内涵。  相似文献   

5.
对以春树为代表的"80后"青春女性写作,人们有很多认识误区。究其实而言,她们的写作还是一种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传统影响下的正在成长中的青春书写:既有性别意识的凸显,又有性别姿态的显然夸大和扭曲,既渴求树立其年龄阶段的话语表达方式,又显然缺乏更高的审美价值追求。与女性写作传统比,其承接中既有时代和年龄的变化,也有书写意识和美学追求尚不协调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给樱桃以性别》是温特森写作生涯中风格独特的一部作品。文章通过分析《给樱桃以性别》中"樱桃"的意象和"狗妇"的人物形象,结合酷儿理论的批评方法,探讨温特森的性别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以“革命”和“救亡”为主题话语的三、四十年代,少部分女性作家承袭着五四传统,创作出富有“性别批判”内涵的作品。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对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与解构和对女性自身的审视与剖析三层面。她们在文化夹缝中进行性别抗争,为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哈利·波特》是一部叙事性强的系列魔幻电影,它采用"项链式"叙事结构,从第一部到第七部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进行,这便是"项链链条",然而每一部又有各自鲜明的叙事结构及叙事事件,犹如"项链珠宝"和"金银配饰"。七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上的"项链链条"按照"社会契约+违背+抗争×n+社会契约的重建"的方式拼接,每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上的"珠宝"则按"βγδεηθABC↑DEHFRs↓"这一排列顺序展开、衍生和变化。同时每颗"珠宝"周围布满了"突变"与"悬念"的别致配饰,这些配饰经过导演匠心独运的巧妙安排,恰当地营造出契合观众心理的观影氛围。  相似文献   

9.
政治、媒体与通俗文化,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文性的共生关系。媒体与文化交织在一起,不断地对现存文化素材进行梳理与整合,从而在经验和环境中塑造出特殊代表,并使其看似与现实意义之间有着必然的、准确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哈利·波特》系列之所以成为超级畅销书,其编辑策划功不可没。中译本《哈利·波特》系列也不例外:在规划设计阶段,选题独特,组稿独到;在翻译稿的审读加工和装帧设计阶段,审稿严格,加工巧妙,装帧设计精美;在作品的复制传播和宣传营销阶段,首先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前期预热,然后利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促销,最后利用衍生产品开发销售促进图书主打产品的畅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出发对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女生的就业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受传统性别意识的影响,中职女生的就业意识面临诸多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中职女生就业意识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改善中职女生的就业意识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希望能帮助她们提高就业竞争力,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调查,通过湖南女子学院的个案分析,分析研究湖南女子学院的基本状况、女性学科的课程体系、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最后提出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促进就业的措施,通过加强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加大对女大学毕业生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对女大学生性别心理问题的调适,以帮助其增强未来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好莱坞大片《特洛伊》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为蓝本,在银幕上重新塑造了新的影视经典。在文学文本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两种媒介符号的变化导致叙述情节、人物、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因而分析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不能以是否"忠实于原著"的单一标准进行判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7,(3):133-136
闽籍女翻译家薛绍徽与其夫陈寿彭合译了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这部小说是我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科幻小说,薛绍徽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翻译家。在20世纪初的翻译热潮中,薛绍徽作为女性能够史无前例地参与到翻译活动中,以女性译者的身份走进翻译的历史。尝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八十日环游地球》为例,探讨薛绍徽在翻译过程中的女性性别意识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有着深刻的人生教育意义:友谊的珍贵、学会明辨是非和勇于探索、要有责任担当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永不向恶势力妥协与学会尊重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张笑怡 《文教资料》2013,(17):45-46
文章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误区进行了概括,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以《长恨歌》的教学为例,说明其中蕴含的性别文化:从唐玄宗这一形象的角度,分析对男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从杨玉环这一形象的角度,叙述对女大学生的审美观与爱情观教育;从当时社会的男性霸权文化,看白居易作为封建士大夫代表者的局限性,促成大学生建立正确婚恋观。  相似文献   

17.
《格林童话》中以《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为代表的一类童话,在讲述童话故事的同时,体现了男权文化传统影响下"男才女貌""男刚女柔"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及"男主女从""男主动女被动"的"两性关系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以故事讲述的方式,描述了男女两性的性别特质、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行为,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性别期待和榜样示范,使儿童不自觉地趋同于童话中的性别观念,并用它来指引自己的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18.
铁凝的新作《笨花》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中潜藏着强烈的女性意识:战争可以使男性成名成家、发财致富,而女性却成为战争与男人的双重牺牲品;日常生活对男女关系混乱的认同凸显了女性权力的丧失;无论是地狱还是天堂,女性的解放都充满艰辛而归于幻灭。作家通过叙述历史,发现了女性往往因"正义"而被摧残与戕害的荒唐,并通过"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残酷解构了男人的"丰功伟绩"与自恋的呓语。可见,《笨花》与其说是发现历史中的女性,不如说是女性去发现历史。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国内译者性别差异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以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尝试在性别视角下,从译者个人背景,译者序及译文等方面分析祝庆英和孙致礼的两个译本,主要探讨以下问题:译者的性别差异会不会给翻译带来影响?译者的性别差异在翻译中受什么因素制约?女性译者是不是一定表现出女性主义倾向,而男性译者是否一定无法理解女性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旨?  相似文献   

20.
卢红  敬少丽 《教育科学》2007,23(2):52-56
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中学教师的个案研究,发现影响教师性别角色意识的因素,了解女教师是如何把自己的性别角色意识渗透到课堂之中,从而对男女学生施加影响,以及她们是如何看待性别意识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