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裘陆勤 《云南教育》2015,(Z1):64-66
片段一:夯实基础,促进迁移师出示:20以内加减法练习。师:小朋友,你们看到几个圆?生1:8个。生2:9个。师:到底是8个,还是9个?生(齐说):9个。师:外面一圈有几个圆?(8个)里面有几个?(1个)一共有几个?(9个)师:8个圆里藏着8个数宝宝,仔细看一看,这8个数之间有什么秘密?生1:8个。生2:9个。师:到底是8个,还是9个?生(齐说):9个。师:外面一圈有几个圆?(8个)里面有几个?(1个)一共有几个?(9个)  相似文献   

2.
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规律,并对计算练习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4.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其他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理解算理.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及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启发式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此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被积极调动起来。在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及时跟进,那么前期的努力就会白费。因此,注重启发的同时,还要有机兼容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以前者为动力,后者为引擎,方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6.
翟李红 《山东教育》2003,(25):40-41
《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现对该单元教材予以解读,以供课改实验区的教师备课时参考。一、教材解读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1.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本单元是以儿童所熟悉的低年级学生运动会为题材,由“报名”、“领饮料”、“投沙包比赛”、“赛跑分组”、“领奖”五个运动会上发展变化的具有纵向联系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直观信息,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对学生理解题意、解答问题和提高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而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俊勇 《山东教育》2004,(19):70-71
“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现对该单元教材予以解读,以供课改实验区教师备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琦 《新教师》2021,(3):54-55
笔者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前测设计,借助前测结果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最后基于学情进行单元内容整合的教学再设计,从而实现精准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提供了新的路径。一、教材分析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本单元例题的讲解和习题的巩固均更倾向于想加算减法。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破十法则是从减法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同时,这种方法对后续学习多位数减法提供了充足的算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练习课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教材中安排的相关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它是新授课的延续与补充,是以学生独立练习、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型,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改变练习课“一练到底”的固有模式,让练习课在“练”中增值并更有意思呢?笔者借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这课在以“练”促“联”上进...  相似文献   

11.
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需要具备以下知识或经验: ①对加法与减法的计数策略的理解。加法是继续往下数的计数策略,减法是往回数的计数策略。 ②对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律的体验。从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以及整理加法表与减法表的过程,获得这种体验。  相似文献   

12.
施晶 《广西教育》2014,(45):68-68
正数学练习课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智力的主阵地之一,学生在数学练习课上能经历会熟活的学习历程。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一、优化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好的练习课导入,犹如优美乐章中那扣人心弦、引人关注的序曲,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3.
深入分析多个版本教材的正方形数相关内容,发现正方形数的教学具有复合性、系统性、连贯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从整体视角上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表的对称性,认识正方形数,丰富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相似文献   

14.
周瑜芽 《江西教育》2012,(12):45-46
<正>"阴影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中考中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邓老师围绕阴影部分面积计算中的重点、难点展开教学,所选的练习和例题以最新中考题为主,具有代表性、新颖性、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练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整  相似文献   

15.
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现象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通过对比,可以清晰地发现认识对象的异同与联系,从而加深对认识对象的了解。本文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为例,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将数字相同而排列顺序不同的数对进行对比,将数对与图形进行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是学生建构数形结合思想的极佳时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良好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特点,在以形象思维为主渐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中,数形的结合正是顺利完成这个过渡的最好媒介,借助形的形象来理解数的抽象,利用数的抽象来提升形  相似文献   

17.
计算教学存在片面追求“会算”“计算”和“教学”等问题,“画计算”教学试图从处理“画计算与画数”“算法探究与算理理解”“学具操作与知识内化”“图画与算式”等四对关系来体现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彰显计算教学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较为抽象,很多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在集合图——韦恩图的形成过程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确实是第一次接触集合图,但这是否就代表学生对于这块知识的了解是空白呢?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以自己所教学科的立场去看学生的认知起点,却忽略了知识的学科交叉点,难免就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认识比》是一节起始型概念课,在教学时要从生活中找到触发新概念形成的知识背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一、学情分析"复数"是苏教版选修2-2第三章的内容,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安排的课时较少,它在高考中的分量也很小,只要求学生了解数系的扩充、会简单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的一点几何意义(见文[1]).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