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后单位制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单位制的消解,我国由"单位制时代"向"后单位制时代"变迁。在"后单位制时代",大学生的就业制度越来越灵活,就业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几乎每个城市人都有“单位”。改革前的单位不仅仅是人们工作的场所,而是一个集社会调控、政治整合、资源配置、社会保障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万能组织。改革后,由于市场经济的种种冲击和单位制固有的弊端,以单位作为基本单元的城市社会结构逐渐趋于消解,单位制开始解构、变迁,被一种崭新的组织形式所取代,这种组织形式就是社区。从单位制转向社区制,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师生人际关系上存在的误区1.人际关系的“庸俗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的各种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到高校这一特殊社会组织中来,就是学校由原来那种单一的“管理型”单位制向“管理、利益型”单位制的变化,学校的整体利益与系部利益、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领导利益与下属利益、教师利益与学生利益的交错重合,强化着组织内部的分化与整合,也形成了领导与下属、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格局。当然这里更多的是工作、学习上的相互依赖,但久而久之,这种关系会变成工作关系与个人关系的杂合。如上下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社队制及单位制逐步式微,党的基层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边缘化、无根化现象,导致基层产生“去组织化”的碎片状态,缺乏有效的底层利益表达通道和途径,这影响到党执政的基础,也影响到基层社会的治理绩效.执政党积极回应新挑战、新问题,通过“组织嵌入、体制吸纳、价值引领”等,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有机整合基层治理机制,力求实现提升治理能力、增强基层治理合法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控制到治理——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组织框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制瓦解后,如何有效地控制城市基层社会成为学者和政府官员都在思索的问题。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社区制”可以取代“单位制”,通过重建社区,形成“国家一社区一个人”的控制模式。通过分析单位制和社区制的特点以及基层社会微观结构的变迁,批判了这种简单取代论。认为单位制到社区制是基层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当前社区内多元行动者并存的局面呼唤基层社区的管理应由控制思维转变为治理思维。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制度化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考察了过去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中特定的社会分层体系,主要是“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变革和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城市社会中原有的单位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单位的改革迫使国有企业职工背井离乡,开始了打工的生活,而他们的子女被迫留守家中,成为了城市里的“留守儿童”。转型社会对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现任监护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等都有着强烈地冲击,这使他们之间的诋际冲突”发生了加剧。本文以转型社会为背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转型社会对城市“留守儿童”代际冲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位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形成,单位办学也有着辉煌的历史.随着单位制社会组织的出现,“单位人”这一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群体应运而生.子弟学校学生作为“单位子弟”,对单位学校所建立的共同体社会有着深刻记忆.本研究以集体记忆为概念工具,对十化建子弟学校的学生进行访谈,探索了其教育经历与单位制生活的同构.子弟学生的真实讲述和回忆为我们探索单位制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于现代社会共同体精神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转型时期,城市社会中原有的单位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单位的改革迫使国有企业职工背井离乡,开始了打工的生活,而他们的子女被迫留守家中,成为了城市里的"留守儿童"。转型社会对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现任监护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等都有着强烈地冲击,这使他们之间的"代际冲突"发生了加剧.本文以转型社会为背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转型社会对城市"留守儿童"代际冲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的公立大学一直致力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但人们发现脱胎于中国特有单位制度的公立大学在制度转型中面临着"途径依赖",这使得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举步维艰。因此,文章分析中国单位制中成员与单位的关系以及作为单位制的公立大学特征,对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会有新的启示:(1)单位制度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要把它放在历史与世界比较的视野中来研究。(2)从社会控制的视角来考察单位制度这是不够的;要站在个体的视角来看待单位给人造成的影响,从成员的角度看,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与单位制度联合起来,将会对单位制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3)单位制在学校中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因此应大力发展单位制与学校的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4)单位制在学校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位制在学校的表现及影响、应对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单位制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层反思。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政府角色转换与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等层面的变化必然带来政府角色的转换,但是政府角色的定位却不是唯一的。总结分析各种对于政府角色的理性认识,本文认为政府角色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复合体”,至少包含理念、制度、组织三个层次的角色内涵。  相似文献   

12.
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得到持续发展的统一王朝。“大一统”社会结构的确立,与西汉前期的治国方略的转变关系密切。建汉之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代替了秦始皇的君主专制的法家思想,从而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达到极盛,所以武帝摈弃了黄老思想,确立儒术为治国方略,完成了治国方略的第二次转变,这不仅加强了皇权,而且使“大一统”的社会结构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结构,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传统社会中,在两性关系上倡导“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使得女性一生都处于卑下的从属地位。鸦片战争后,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人们关于男女角色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大大促进了女性的觉醒。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女性投身到家庭以外的社会领域,其自身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与提高,从而为保障人身与人格的独立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社会的结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不仅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而且导致了社会结构的转型.网络族群的崛起、社会互动模式的改变及社会组织模式的重塑,从微观层面体现了网络社会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教育股份制是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教育股份制有其特有的运行机制:有由政府、社会机构和公民个人构成的资本投入机制,有由物化成本、经常性成本、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和投资回报形成的资本构成机制,以及一定分配原则下的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耕文明中国在交往或实践活动方面造成了一个与私人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非常发育,但范围比较狭窄的私人交往社会。这个交往社会中的私人关系以及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异常稳定的性质。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它造成家族成员的过大规模的聚居,形成了择偶和婚姻方面的许多禁忌、繁缛的私人交往礼节和人情往来上的过大负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村落中的人们去外界、去城市追求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社会的基础及其秩序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历经王朝的变迁而没有根本变动。这个社会基础的改造或改进是中国最近的近两百年的社会思想中的一个主题,尽管它常常被别的话题压倒。直到最近几十年间,这个社会才在基本结构上发生着一些深层的改变。在总体上,在这近两百年的历史上发生的是中国人的交往生活的一种缓慢而带有根本性质的转变,即这种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清代承袭了明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六部作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但是机构的设置和职掌略异于明代。六部中兵部变化较大,其权限小于明代,一些具体办事机构的分工上也与明代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发达国家的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市场正变得日益个性化、小规模和短周期,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振动性正在增加。在这种多元化的市场中,大批量、流水线式的旧生产模式已逐步丧失了其灵活性,并最终推动了其规模优势。市场特点的这些变化改变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动摇了原有企业组织模式的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企业组织边界和结构的重新调整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展开,我国企业也面临类似的这种来自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使得蒙古族牧区传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变迁,牧区社会要迎合这种变革和挑战并实现自身现代化,就不能“外来模式”生吞活剥、简单套用,而必须以传统社会文化、经济、社会组织和制度的精华部分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ABET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认证组织。其20世纪80年代末遭遇的组织危机及近20年的组织改革表明,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必须摈弃绝对、僵化的认证标准,以"变化"为视角,制定新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目标,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创新的要求。CQI作为一种关键角色,在引导组织建立新的认证哲学、推出新的认证标准、确立新的战略规划,以及塑造有效的组织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最终促进组织形成了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