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关目”是关于戏曲结构情节安排和构思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明代戏曲评论家品评元人杂剧和明代传奇时常用的一个术语。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戏曲关目理论,这些理论在戏曲创作实践中的自觉运用,形成了他独特的戏曲关目艺术:关目新奇有趣,细密紧凑,关注人情。李渔的戏曲关目理论及创作实践,对我们深入了解其戏曲创作成就及繁荣当代戏曲文化事业,提高创作、改编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渔对于传奇戏曲的结构艺术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见解,他创作的《巧团圆》传奇结构精美而谨严,其作为“主脑”具体表现的“一人一事”明确清晰;前后情节讲求埋伏照应,针线细密;布局巧妙合理,尤其结局部分富于团圆之趣。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也是一位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二楼》被推崇为“清代小说之冠”。本文从作品的求变创新、大团圆结局、通俗感人等方面,探讨了李渔小说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李渔是清初文坛在小说创作和理论方面都应给予较多关注的作家,特别是他的虚构理论及其小说的虚构艺术是我国小说史上小说观念的一次重要演进。李渔小说突破了以往“记录见闻”和“写真尚实”观念的拘箝,在小说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大胆虚构,使其笔下的小说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于事实,故事内容新颖奇特,情节变幻多姿,构思独特,想象丰富,作品具有鲜活灵动的气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李渔风格。  相似文献   

5.
李渔是明清之际极富才情的通俗文学作家,在小说、戏曲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特殊的生活经历使李渔选择了通俗文学,复杂的思想意识让李渔接受了喜剧艺术,强烈的创新精神最终使李渔的“自为一家”变成现实。李渔独特的小说艺术,促进了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由俗入雅的文人化进程,代表了话本小说书面化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李渔是清初文坛在小说创作和理论方面都应给予较多关注的作家,特别是他的虚构理论及其小说的虚构艺术是我国小说史上小说观念的一次重要演进.李渔小说突破了以往"记录见闻"和"写真尚实"观念的拘箝,在小说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大胆虚构,使其笔下的小说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于事实,故事内容新颖奇特,情节变幻多姿,构思独特,想象丰富,作品具有鲜活灵动的气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李渔风格.  相似文献   

7.
李渔与冒襄     
李渔与冒襄于同年出生于如皋城,两人都有多方面的艺修养和丰富多彩的爱情生活,而两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有很大差别,李渔的人生道路带有商业色彩,而冒襄的活动具有政治性质,是分属两个不同层次的化人,李渔的化成就高于冒襄。李、冒有不少共同的友人,但一生未有交游,这与二的出身、际遇、性格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班组管理是综合性艺术,涉及心理教育、情感培养,品质提升等因素,其中心目标应该是:搞好班风建设,创造优优异成绩。营造良好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必要前提,创造优异成绩是中学办学的重要目的。在具体的班组管理中,二者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基于这一认识,我在多年的班组管理过程中笃志探求,总结出“五子”管理法:摸底子、定框子、树样子、设卡子、指路子。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第二十九中学践行人人成功,各展其长的办学理念,以《学生成长导师制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为引领,对艺术生以导为主,以管为辅,放低教育起点,拓宽艺术教育渠道,有针对性地对艺术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专业辅导,形成管理艺术生的有效机制,以实现低进高出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艺术班的学生个性张扬,表现欲特别强,但学科基础较差,且有厌学情绪。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获得专业与学科的双发展,这是艺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谈到艺术班,总会把艺术班与纪律差、难管理联系在一起,很多老师不喜欢教艺术班,更是害怕做艺术班的班主任。如何做好高中艺术班班级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高中艺术班的班级管理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基<郁离子>一书继承并发展了先秦诸子的辩证思想,为我们构设了一个诡异奇幻而又充满哲理思辨的文学世界.刘基以辩证思维入文,全书"辩博奇诡",又"不失乎正",充分展示了奇正相生、理用相融、虚实结合、理明气昌等艺术审美特色,系有明一代"子书之第一流", 体现了中国文化以形见理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村语的声调在同语族的语言中属于较多一类,有它自己的特色。在与同语族猪语言的比较中,它与黎语的对应关系最为整齐,这说明了现代村语的声调主要是从原始黎语文发展演变而来的,至于个别调类与黎语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那是村语从原始黎语支分离出来后独自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李煜和李清照俱为词史上的言愁高手。由于人生经历、性别气质、文化素养诸方面的原因,他们笔下愁的具体内涵和艺术表达又各有异同。联系具体作品,对二人笔下的愁情描写作一番比较,以此探讨其异同的成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家的人生际遇、个性气质、文化素养对其创作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渔有四部传奇改编自他的小说 ,本文以这四部传奇对小说原作的改动为切入点 ,参照李渔其他的戏曲和小说作品 ,发掘其戏曲与小说在创作动机、创作观念和创作状态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李渔的戏曲创作理论 :如“结构第一”、“立主脑”、“密针线”、“脱窠臼”、语言要“浅显”、“好说”、“中听”等 ,对今天写作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康德美学认为文学是自身的审美自律性与社会功能的辩证统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直到"五四"时期,文学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受到重视和礼遇.从传统的文艺观和现代历史语境的角度,来辨析郁达夫在文艺功能观上由真、善、美的统一到偏离的嬗变轨迹,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郁达夫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御题棉花图》的概况和时代背景的分析研究,论述《御题棉花图》刻石的绘画艺术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好看"和"耐看"是李渔戏剧的重要特色,也是其戏剧的美学追求.李渔戏剧的"好看",表现在角色丰富、情节曲折、故事奇特、语言俳谐等多个方面,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娱乐性;李渔戏剧的"耐看",表现为立意具有新颖性、厚重性特点,能将人生真知灼见和生活智慧贯穿于剧作之中,给人以极大的启发性."好看"、"耐看"的戏剧理念,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为清初李渔赢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和广泛的社会赞誉,也为今人树立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标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排比归纳法,训释李渔小说词语七条。或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及大型辞书的修订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圆形”结构意象作为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原型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了中国人的叙事作品类型中 ,形成其在故事构架、叙事结构、形象构设及精神内在意蕴、风格流向等方面的“趋圆”走势。《玉娇梨》作为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其在这方面的体现尤具典型意义。从故事层次、叙事结构等来剖析《玉娇梨》所蕴含的“圆形”结构意象及其成因 ,对于解读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及后来的拟才子佳人小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