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如何深入做好这一学术史的研究工作 ,除加强对美国有影响的中国学家的原著的了解和研究外 ,很重要一点 ,还在于关注美国中国学家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近百年来 ,美国中国学家撰写的此类主题的论文和著作不少。这是我们开展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和辅助资料。这里 ,笔者谨根据了解的情况 ,以详今略远的原则作约略回顾 ,并对这些情况提出大体的框架性看法。前期中国学的发展回顾美国中国问题的研究比欧洲起步晚 ,随着传教士的步入中国而开始 ,因此一开始谈不上是严谨研究。2 0世纪前…  相似文献   

2.
明代前期词学家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前期,治词学者甚少,但有三位词学家的词学活动成为此期词坛上的亮点,这三位词学家分别是吴讷、黄溥与徐伯龄。其中,吴讷《百家词》在编辑年代上学术界存有异议;之后有黄溥、徐伯龄,尤其是徐伯龄的生活年代学界亦有不同看法。通过对吴讷《百家词》的编纂年代以及黄溥、徐伯龄的生活年代的考证以及对三位词学家词学活动的评述,彰显明代前期词学观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美男篮比赛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在防守效率、投篮效率、进攻效率等比赛效率方面的实际状况。针对我国男篮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在今后训练中改进和加强的建议,旨在为中国男篮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国际社会,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危及世界和平.这引起了中国学者对美国人权状况的高度关注.他们对美国的人权传统的渊源和构成、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人权问题、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美国人权外交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不仅向世界开放了中国,世界也向中国敞开了大门。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英语文学研究者将其注意力转向了美国文学。这里以中国期刊网为基础,以国内外国文学核心期刊为依据,通过研究文章的被引频次,初步概括总结了中国大陆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十年的美国文学研究,提出了六大趋势,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些许线索。  相似文献   

6.
现代词学传播媒介与传统词学传播媒介相比,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效率上都有很大区别;新型传播媒介不仅影响了词学研究格局,而且对词学家本身也产生极大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词学向现代转换的最后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外对中国的研究,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开展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是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需要,是中国学者加强自身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美国中国学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影响其发展的主要背景如何,是我们经常要碰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有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科举学是一门古老而全新的专门学问,也是一门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论分析科举人物、事件、思想、活动、制度及其要素运行规律的交叉科学.在科举学原理和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科举计量史学和科举叙事研究等方法和CiteSpace、NVivo等工具,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返照大变局中的古代、近代、现代中国科举学与科举学家演进中断裂与传承"双循环"的时代分期轨迹,在科举史、科举人物史、科举活动史、科举思想史、科举器物史、科举制度史、科举学发展史等中透视千年科举学研究图谱和百家科举学家群像,赋能当代科举学人在弥合科举学学科史断裂的基础上传承创新,继续秉持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新发展理念,构建科举学总论及其分支学科领域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科举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科举史、科举史学、科举学史等分支学科领域为新时代科举学总学增值的现代学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综观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从古典到现代,从文学文本的解读到理论著述的阐释,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新拙评派诸种研究范式的深刻印记.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中国古典与现当代的文学以及文论等研究视野,力求对于该派与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之间所存在的诸种关联性予以较为系统与深入的梳理与阐释.  相似文献   

11.
“院校研究”是一个流行于欧美、具有特定涵义的专门术语。它是指单个院校针对本校管理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分析与咨询研究,是一所高校为改进本校管理决策和运行状况而设定的专门实践领域。从过去10多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学者对于“院校研究”的研究经历了从“无意涉及”到“有意关注”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如今,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院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以期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实践脱节的“老问题”开启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有关新四化的新型提法引起了学界专家们的激烈反响。由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新四化概念和内容的陈述得到了学界一致认可,也引起了新四化理论研究热潮,对近年来新四化的一些理论研究热点做一简单回顾和整理。  相似文献   

13.
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由于当时社会形势的改变,诸子百家在各国之间积极的奔走,宣扬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时代风气。道家思想意义极其深远,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这三个方面上具有深刻的见地,后世难以企及,尤其在如今新的历史时代下,我们应该仔细的再次审视道家文化,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为我们所用。  相似文献   

14.
反垄断法对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自1890年通过第一部反垄断法之始,反垄断法就渗入美国职业体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五十年来,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中球员、球员工会与各体育联盟、俱乐部老板之间由于转会权、年薪、商业广告的分成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大都寻求反垄断法的法律途径解决。通过对发生在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体育职业联盟的反垄断法部分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反垄断法在美国职业体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As the world becomes increasingly interdependent, mutual understand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people strive for reductions in social distance on an international level. Study abroad is one of the ways to approach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romote understanding among different peoples and cultures. The research reported in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ored the efficacy of a China study abroad program for reducing the degree of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a group of America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Chinese peopl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Hirsch指数(简称h指数)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15个学术期刊在1998-2007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1998-2007年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选得出"1998-2007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47位学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近10年来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引入比BCI-代数条件更弱的四种弱BCI-代数,讨论它们的等价条件,并给出弱BCI-代数的一种二元运算“+”:x*y=x+(x*y),讨论了与这种运算相关的可分配性,进而四种弱BCI-代数在可分配下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8.
学区是美国重要的基层教育管理机构。美国学区由殖民时期社区的教育场所发展而来,至今仍是美国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的自主权、议事的民主性、社区的广泛参与、学区资源的共享、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其特点。虽然中美两国语境下的学区概念有所不同,但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相关经验,在学区化办学中提高学区管理自主权、发挥学区管理的民主性、注重学区内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建立针对学区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纵观美国外交政策史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之间的争论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本文通过评析四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 ,揭示美国国内政治思潮与外交政策的互动性 ,为把握未来美国外交政策提供宏观上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opinions of two generations of Asian parents with regard to their young children's education. A large number of parents (n = 200) were interviewed during 1970-1974 and a smaller number (n = 40) during 1995 to ascertain their views on a variety of topics relating to their children's early education.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a qualitative way and reveal the increasing satisfaction of Asian parents with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mothers of the 1990s help their children with homework, read them stories and are generally more participatory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1970s group. The second generation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lack of facilities for the teaching of mother tongues in schools. These and other findings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changing lifestyles of second-generation Asi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