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单元·春第五单元是一组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春》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济南的冬天》描述济南特有的冬景,表达作者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松鼠》写的是动物。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来介绍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桂林山水歌》抓住景物特点,抒发作者自己的感触和情怀。  相似文献   

2.
初一册第五单元:自然景观[单元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松鼠》《桂林山水歌》(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内容比较。《春》着眼于“春”的特点,写的是春天和春意。《济》从俯瞰的角度,大手笔地描画了“温晴”“宝地”的山与水。《桂》以虚喻?..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松鼠》是法国作家布丰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安排在初中语文义务教材版第一册第五单元,是一篇教读课文,上承《春》、《济南的冬天》两篇写景散文,下跟《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一篇知识短文,处于由知识学习向知识运用的过渡位置,依据本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特点。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如下: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 2.理解和初步掌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  相似文献   

4.
一、编排特点 ,主要内容根据新大纲修订的初中语文第一册阅读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 ,由近及远进行编排。继一、二单元反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之后 ,第三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的散文 ,向读者展示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由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峻青的《海滨仲夏夜》、素素的《夏天也是好天气》、刘增山的《秋魂》共同组成。前两篇被确定为教读课文 ,有较详细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 ;后三篇被确定为自读课文 ,提示中只设置了启发学生思考的少量问题 ,课后练习要求也相对较低。二、结合实际 ,调整教法教学中本…  相似文献   

5.
一、本单元教材处理方案: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有讲读课文两篇:《白毛女》、《龙须沟》;有课内自读课文一篇:《陈毅市长》;有课外自读课文两篇:《林则徐》和《高山下的花环》。五篇课文之后安排了“单元知识”《谈谈戏剧》。本单元为戏剧单元。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是教读课文,《短文两篇》、《巴黎的桥》是自读课文。其中《短文两篇》又包括《吴门桥》和日本作家水上勉的《母亲架设的桥》。这四篇课文的题材同是写桥,但文体不一,内容各异,因此,进行本单元教学必须紧紧扣住重点,否则学生就会学得支离破碎,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第三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本单元是第三册的开首单元,如何将上一册的记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驿路梨花》是记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是说明文。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桂林山水》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设想这篇课文和《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春》组成一个单元,分别写了夏、秋、冬、春的景色。除《香山红叶》是以写人为主外,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海滨仲夏夜》文字浅显,适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  相似文献   

10.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等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名作。有写春光的,有写冬景的;有吟咏自然界美好事物的,也有描绘、歌颂壮丽河山的。学习这个单元后,学生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为了配合这个单元的课堂教学,我课后以《想象和联想》为栏目选录了茅盾、臧克家、秦牧等名家名言,借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指导写作。本单元作文训练的主旨是“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在这篇指导性的文章中,以醒目的环形十方形图示向  相似文献   

11.
第二册第五单元共选用了四篇文章:《荔枝蜜》、《小麻雀》、《桃花源记》、《海滨仲夏夜》。其中、前三篇为“教读课文”,后一篇为“自读课文”。根据“单元提示”和四篇文章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松鼠》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的一篇文章.与本组其他三篇课文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语言更为活泼、情趣越发盎然,是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作者布封,素以描写动物的“人性化”“人格化”著称,在《松鼠》中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松鼠》有三个基本的阅读要求:1.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傻二哥》、《第二次考试》。《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是讲读课文,其余二篇是自读课文。这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一册的写景单元,包括四篇课文:《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春》、《海滨仲夏夜》,分别描写了不同地域的春、夏、秋、冬四幅风景画。如果把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及“单元练习”的提示综合起来看,这个单元的读写知识可以归纳为四个要点:①写最要观察细致;②写景要有条理,③写景要抓住特征具体地描绘;④写景要结合抒情。怎样引导学生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集中起来,连成线、织成网呢?我在单元总结课上,运用条分缕析、综合比较的办法,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编在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文化随笔,教学重点是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句子来把握文意、分  相似文献   

16.
刘瑶 《孩子天地》2017,(5):238-239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山水的柔和美,宁静美。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对济南山水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济南的冬天》是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篇课文,其地位不一般。本文语言颇具京味儿特色,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为学生欣赏写景散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共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谈骨气》、《弈喻》;两篇自读课文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短论两篇》。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是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作用和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这是对第六单元的“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一篇课文时,首先要看作者写的是什么,随后观察其结构,分析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行文结构。最后观察其语言风格以及语言特点。只有让学生对所写内容了解了,才能做到通过鉴赏来了解文章中的语言智慧以及内容情感。《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在近年来的教材更  相似文献   

19.
一、内容举要1.整体把握本单元的内容与特点。内容 :本单元有教读课文三篇 :《读报常识》《消息、通讯》《评论》;有自读课文三篇 :《副刊、文摘》《答记者问》《积累资料、学习办报》。(以下出现课题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重点学习内容是三篇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副》。特点 :本单元为读报单元 ,《读》与其他五篇文章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课文中有选入的报刊文章和“怎样阅读”的方法介绍 ,举例直观 ,主要靠学生自读。学生要重点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读报方法。积累资料要在读报过程中随时进行。办报 ,要借鉴读报的一些经验办…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云南歌会》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作。第四单元的课文编排是围绕民间文化,叙写各地节庆风俗的文章。本单元课文如画得有声有色的民俗画卷,能让学生陶醉其中,感受日常生活的无穷乐趣。其中,《云南歌会》是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的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三个不同场面的民歌盛会。三个场面的描写各具特色,侧重点不同,手法也不尽相同。故此,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