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青铜器铭文中所提供的井田制度资料关于井田制度,古代文献如《孟子》、《周礼》、《诗经》、《公羊传》、《谷梁传》、《汉书》等,都有记载,但所记详简不一。经常被引用的,有: 《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谐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谷粱传·宣公十五年》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从史籍记载理解,井田制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形式上即将土地划分成整整齐齐的方块,如孟子所说那样,四周八块为“私田”,中间一块为“公田”,合成“井”字形状。二、仅在内容上有“公田”和“私田”区别。“公田”就是“籍田”或“锄”,这是集体耕作的田地,收获上交;“私田”就是“受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存在着赐田制度。君主以手中掌握的大量土地不时赏赐给功臣、名士以及幸臣、贵戚等,赏赐数量多少不一,受赐人数、等级也无具体规定,往往只是由君主随意而定。赐田作为君主拉拢控制臣下的正面手段,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乐行不疲。至于赐田本身是公田还是私田性质,赏赐之后田地是公有还是私有等问题,似乎史学界历来无大争议,一般都认为赐田就是由公田转为私田,成为私人所有。我认为,秦代与汉代的赐田制度有所不同,从它们的不同处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秦汉间土地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周的劳动生产方式、生产率和人口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时期的农业劳动者还没有形成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经济单位,“公田”、“私田”上的劳动都是以家族集体协作劳动方式为主。“私田”不是“私有田”或“农奴份地”,只是农民家族集体劳动、集体分配收获物的“民用田”。那时一个劳动力一年产粮大约为400公斤。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耕牛逐步推广应用,农民个体家庭劳动方式逐步取代集体协作劳动方式,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由此导致了社会制度大变革。西周极盛时期人口可能为10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问:周代是否有“井田制”? (长春张绍良) 答:关於“井田制”的存在问题,近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郭沫若先生认为孟子所说“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完全是孟子的乌托邦式理想,但又认为殷周二代确曾施行“井田制”。不但殷代甲骨文中的“田”字像划分“井田”的图画, 到西周铜器铭文中也还以一“田”作为一个单位来计算的。“井田”一方面作为分配给农夫耕种以榨取他们血汗的单位,一方面作为诸侯和百官俸禄等级的单位(见郭著“十批判书”中的“古代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封野 《文教资料》2008,(35):4-5
杜甫在夔州尝试归农自给,东屯农事是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甫在东屯主要经营自家的私田,同时接受夔州都督柏茂琳委托,代为照看东屯的公田.杜甫东屯督耕不是官府赋予的权力或义务,而是属于私谊行为.官府在东屯公田的管理者不是杜甫,而是杜甫在诗中几次提到的行官张望.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7小题 ,每小题 2分 ,共 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是指A .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B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转变C .亲属世系关系的转变D 所有制关系的转变2 .下列各项中 ,最能体现春秋时期历史发展本质趋势的是A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B .公田转化为私田C .周天子势力衰微D .诸侯争霸3 .刘邦和刘秀的相同之处在于A .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政权B .分封诸侯 ,加强中央集权C .调整统治政策 ,缓和阶级矛盾D 统治时期 ,出现了盛世局面4 下列哪些是…  相似文献   

7.
一、赋役制度演变历程1.贡赋制度实施: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实施。内容:部落(夏、商时期)或受封的诸侯向国王(周天子)交纳一定的贡赋,是我国赋役制度的雏形。影响:在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到奴隶社会后期,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影响经济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2.相地而衰征实施: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内容:不论公田与私田,一律“相壤定籍”,依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确定赋税的等级,统一征收赋税。影响:淡化了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  相似文献   

8.
设计 1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春秋战国时期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据此回答 1~ 3题 :1 .最能反映春秋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 .诸侯争霸B .铁器和牛耕的开始使用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 .“私田”的出现2 .把战国作为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主要是因为A .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B .各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C .“公田”转化为“私田”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3.下列对战国时期生产力状况反映最准确的是A .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与牛耕B .开始使用木炭作为冶铁燃料C .有的医生采取了分科治病的方法D .作出了关于哈雷彗星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政治经济体制上的伟大改革,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回顾一下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改革今天的教育不无借鉴价值。一、春秋末期的教育改革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我国教育的第一次大革命或大改革当在春秋末期,它以私学的兴起为标志。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农具的出现和耕牛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大大发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基础的变化。生产关系中的国有土地制逐渐被私有制所代替,公田(井田)以外的士地大量被私人开垦和占有,而且越开越多,超过公田。加上私田初开不必上税,就使一些诸侯和卿大夫们逐渐豪富起来,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奴隶主贵族为  相似文献   

10.
井田制辨析     
井田制问题,直接涉及到西周社会的性质。它的解决,意义是重大的。是自从孟子提出“井地”的那天起,至今巳聚讼二千多年,单是在今人中就有自成体系的数家之说。争辩的焦点:一、井田是什么?二、土地归谁所有?三、野人属什么身分?四、公田、私田指什么?五、什么叫贡、助、彻?  相似文献   

11.
诗书简介     
(一)诗三百篇"诗三百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孟子论史,常引诗经为证.史称孟子好诗书、荀卿善诗礼.诗书二字联缀,代表中国古典的总汇,自古已然.司马迁说:"诗书隐约",又说:"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其重视诗书的史料价值,可想而知.近人考证古史,也往往取汲于此.如引诗:"维禹之绩"、(大雅)"缵禹之绪"(鲁颂)、"设都于禹之绩"(商颂)等,即可证实禹确有其人,先汤而有天下,旁证后出金文记载益信.又如举诗"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大田),得知西周时代确曾存在着公田私田双重性工地所有关系.所以我们要研究古史,特别是两周以前,除利用甲骨、金文外,"诗""书"两种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史包括—— ——,——、——三个社 会形态。 2.我国历史上——,——、 一,禅让的传说,通常称为 “——”。。——传位于他 的儿子——,开始了“传子孙。, 从此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家天 下”的局面。 3.春秋时期,鲁国为了增 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 目收税。这就是。一J,。这 仑办法的实行,承认了土地私 有制,标志着——的瓦解。 4.公元前二三。年,秦首 先灭——。此后一年之间,先 后灭了一?一、 ,一. ——五国。 5.唐代政治制度的模式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六部是——· 6.唐…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福建,各类公田普遍存在着地权分化现象,但分化的程度参差不齐.地权分离使土地成为公田的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其中有与普通公田相同的方式,也有独特的形式.公田中的双层地权同普通公田一样可以自由典卖,同时田皮、田骨分别流转,扩大了公田的流转规模,更充分地解决了典卖人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东汉的私兵问题。文章涉及东汉私兵的出现和发展,东汉私兵的构成、特点以东汉私兵的影响等诸多方面。作者认为东汉私兵是一股邪恶势力。它曾疯狂镇压农民起义,罪恶累累;它破坏中央集权,助长割据势力,导致东汉以后中国社会陷入军阀混战局面,为害非浅。  相似文献   

15.
私小说凡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均称私小说,又称心境小说。它是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在大正末期的文坛上占据统治地位,是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田山花袋的《棉被》被看作最早的一部私小说。流浪汉小说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一  相似文献   

16.
宋代的职田制度既是一项土地制度,又是职官制度的补充,是作为一项廉政措施而实行的与其前身西晋北魏隋唐时的“菜田”、“公田’”、“职分田”制度相比,宋代职田制度具有给田范围小、给田数量多、经营形式自由等特点.反映出宋朝政府鼓励官员外任、吸引更多的士人从政的意图。尽管职田制度在实行中出现了许多弊端,没有达到养廉革贪的预期目的,但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地方统治有重大意义。因此不能将这一制度全部否定。  相似文献   

17.
“井田”自书于竹帛、亮相先秦而来,高文讲章,林林总总,似行云流水,聚讼不休。回顾即将过去的千年中井田制研究的种种是与非,本文认为,信史原则与求真信念,始终是砥砺井田研究走向深入的动力。认为,井田制有两大特点:一为“公田”、“私田”(份地)的区分;一为份地的定期轮换。此二义是判断井田有无、井田性质的核心要素所在。考索三代之迹,可知井田制早在夏中后期即已推行,商代继之,至西周而完备化。井田的内涵,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具有公私二重性的历史命题。井田的性质,就是村社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18.
孟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井田制的思想家。他对井田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描述,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①。孟子所记述的井田制,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早已寿终正寝,失去了实现的条件,但他在井田论中所阐发的土地思想,却不断被后人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土地思想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秦以后不断有人以孟子井田论为依据,提出各种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两汉时期出现了润泽井田制的高潮。本文仅就《韩诗外传》、《汉书·食货志》、《春秋公羊传解诂》中的井田思想,作一些辨微。  相似文献   

19.
秦汉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学者们多有争议,有的说基本国有制,有的说基本私有制。本文从考察秦汉的“名田”、“受田”、“公田”、“私田”等涵义入手,希望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据史料记载,秦汉实行着名田制度。《史记·商君列传》说:“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什么是“名田宅”?“名田宅”,就是按照爵位的等级分配给数量不等的耕地与宅地。名田、授田、分田本来是一回事。授田与分田这两个概念很明白,唯“名田”之“名”的由来尚需考察。《商君书·境内》有云:“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徕民》又说当时的三晋,“土狭而民众”,土地不够分配,于是规定不让“上无通名,下无田宅”的商人和高利贷者登记户口,因而不给他们分配土地。把这两处记  相似文献   

20.
吕甥矫君命作爱田,宣布把采地内原属助耕的公田赏赐给贵族作私田之后,接着说:“君亡之不卹,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将若君何?”众曰:“何为而可?”对曰:“征缮以辅孺子。诸侯闻之,丧君有君,群臣辑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众说,晋于是乎作州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