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象校长要钻研教学工作一样,他必须钻研思想教育工作。如果校长经常把精力用在应付学生“出乱子”和教师“上交”的“矛盾”上,即算每个教师“上交”一个“矛盾”,或者每个班出一个“乱子”,那么就会忙得焦头烂额。他认为,校长必须下一番苦功,研究儿童,研究思想教育问题,绐教师做出榜样,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能手。为此,他既当校长,又兼当班主任。他把一个班从学龄前的预备班一直带到十年级毕业,连续当了十一年班主任;并且用了十五年时间,观察和研究“差生”和“调皮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表现,以及这些跟  相似文献   

2.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最为当代学者所病诟,被认为是消极,因循、保守、颓废和无所作为的混世哲学。很少有人对他的政治思想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从而造成了对他政治思想的不少误解。过去对老子政治思想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缺乏历史的观点,即对“无为而治”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缺乏深入地了解。“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政治上的必然反映。②缺乏思辩的观点。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一个哲学思辩意义上的政治命题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性的施政纲领,无为和有为是对立的统一,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我们对此不能作形而上学的机械理解而要进行哲学上的思辩。③缺乏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与他的天道观、养生观、伦理观以及认识论等有密切联系,是他理论体系的一个合理的组成部分。不从他的理论体系出发而只是从一些孤立的政治命题出发,是很难对他的政治思想作出正确而公允评价的。  相似文献   

3.
迪尔凯姆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是同他一贯的社会学思想紧联在一起的,同时也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把教育从“起源”上和“功能”上看作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并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予以研究,这就使得他对教育的研究带上了他所倡导的那种社会学的特点。由上述观点出发,迪尔凯姆批判了斯图尔特·米尔(Stuart Mill)、康德以及詹姆斯·米尔  相似文献   

4.
叶雷 《今日教育》2012,(9):44-45
梁漱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注定是“一干个人眼中有一干个粱漱溟”,但他自己说,假如有人向他的朋友问起他是怎样一个人,朋友回答“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是恰如其分、最好不过的。  相似文献   

5.
道家开山老子是一个“天人合一”论的倡导者 ,他的思想中兼有“事天”和“治人”两个方面 ;“天”是他的参照系 ,“人”是他的落脚点。抬高天道的价值和强调人间的心术在老子的思想构架中获得了完满的搭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王阳明“圣凡平等”思想是他社会控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将“致良知”作为其“圣凡平等”的基础,将“天理昭然”作为“圣凡平等”理念的目标,将“为政以德”看成提升凡人“良知”水平的“知行合一”的实践,这就使他的社会控制思想与“圣凡平等”思想相结合,将儒家思想的播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于屈原的身份、思想及地位 ,历来颇有争论。有的人贬低屈原 ,说他是“文学弄臣” ;有的人虽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 ,但给他戴上“忠君爱国”的帽子。对这两种观点 ,闻一多都持异议。闻一多从屈原的身份、思想以及他的《离骚》等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充分论证了屈原是“真正的人民诗人” ;同时 ,他用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楚辞》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 ,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新水平 ,其贡献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8.
在儒法斗争史的研究中,如何从“源”和“流”的辩证关系中探讨一种思想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这是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和评价一种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研究和评价李贽的思想,探讨他的阶级属性,就必须把他的思想放到一定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从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思想发展的关系上去作具体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幼年的不幸和深厚的儒学教育养成了他早期“道德至上、国家至上、民意至上”的民本思想。他用这种思想观察和思考辛亥革命后复杂的社会现实,既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又对他抱有极大幻想,希望他作一个强有力领导人统一国家以稳定动荡不定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拥袁反袁的矛盾心态。随着袁世凯本质的暴露和李大钊对西方思想的研究,他开始用西方民主思想改造发展传统民本思想,将“天赋人权”、个人主义与“民为邦本”、“入世有为”相融合,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民彝”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改造传统民本思想,揭示了“仁政德治”的虚伪性和落后性,以新型的无产阶级党群关系取代传统的君主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张岱年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过程中,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评价总是用“粗陋形式”“非常粗浅”“牵强附会”“穿凿附会”等概念来表达;他认为,董仲舒思想总体上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的合理因素。与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性评价不同,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作出了中肯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是个“不安于现状”的语文老师。他不但勇于改进教学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勇于改革教学思想。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而立志做一个“语文教学的专家”。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以理论联系实际,悉心研究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经过三十多年的探讨和实  相似文献   

12.
王充的艺思想的实质是边缘化的艺现。他的“痰虚妄”恰恰弱化了艺的审美性;他反对模拟、主张创造的原旨含义与艺思想的发展并没有直接联系;他对“”和“质”关系的理解有局限性,同时又是泛化的。因而他不足以称为是一个艺思想家。从学理上讲。现代人夸饰他的艺思想,乃误读所致。  相似文献   

13.
黄庭坚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欧阳修、苏轼的书学思想,又以“重韵”、“绝俗”的理论使“尚意”思想得到了新的诠释,他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支撑将“尚意”书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密切关系,绝非仅限于他在晚年对中国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与借鉴,而是和他一生的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相联系的。在托尔斯泰尚未直接接触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时期,就在俄国传统的东方思想基础上,逐步走向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共识。《战争与和平》中为反对西方“科学”、“进步”观念而在整个史诗运作中体现的类似中国天道思想,以及人物对“天道”的体悟,就是他走近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谈孔子“人人为师”及“教学相长”思想邹月芝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人人为师”和“教学相长”思想.对于融洽成人教育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进取精神,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操.达到成人教育教学相长之目的,都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胡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入物。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经历了思想上的从倾向革命到主张改良,最后走上公开反对革命的道路.这是历史给他写下的结论。但是,他也曾是“五四”时期文化革命新军的“一个盟员”、“首举义旗”,主张文学改良和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在孔子学说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争论很热烈,那就是在孔子思想中“仁”与“礼”哪个是他的思想核心,居更重要的地位?这在孔子研究中是一个根本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对孔子和他的学说应如何评价的问题。这里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罗国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通过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历史考察,提出了我国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理由和意义,。针对现实道德生活的复杂性,阐述了“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分层次理论。并强调将“为人民服务”思想贯串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研究他的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欧文的性格形成理论与国家教育制度思想研究朱旭东欧文“还只是一个慈善家的时候,他所获得的只是财富、赞扬、名望和荣誉。他是欧洲最有名望的人物。……可是当他提出共产主义理论时,情况就完全变了”。他受到“官场社会的普遍排斥”,“报刊的封锁”,“被逐出了官场社...  相似文献   

20.
论陈云同志弄清“实事”的思想崇庆余陈云同志在他的著作中谈到,他在延安时期“仔细研究了毛主席的著作和文电,感到贯穿在里面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这是陈云同志对毛泽东著作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最高层次上的把握,是他时毛泽东成功之道的高度概括。我们仔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