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我当然知道有一类小说被称为“主旋律小说”,也读过一些。不过,对这种拥有庞大读者群,产生颇大社会反响的小说“类型”,却从未想过要研究,好像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它的文学史地位这类问题。这种态度,在文学批评、研究界的同行那里,有一定的普遍性。记得刘复生在将“主旋律小说”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周围就有不少人表示疑惑和不解。以我的情形推论,人们在相当程度上回避(或拒绝)这一研究对象,可能是出于这样的一些原因。首先是基于一种“纯文学”的精英立场。从这一立场出发,“主旋律小说”大致被看成是“非文学”或“文学性”相当低的,缺乏研究价值的文本。其次,“主旋律小说”(写作动机、运作过程、文本形态)与现实政治、文学体制的紧密、胶着的关系,也导致一些人轻易不愿与它沾边,刻意保持距离。第三,这类小说虽说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特征,但它的商业消费色彩也十分明显。这正是那些有着文学写作、阅读“纯洁性”的幻觉者所不屑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池莉小说频繁地被改编为影视剧,但当我们把相关影视剧与原作相比较时,会发现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主题方面,在小说中,池莉的写作意图非常清晰,主题非常明确,即要在社会生活中确定女性主体地位,弘扬女性意识,反映现代女性的自尊自立;而在影视剧里,此主观意图被模糊化,主题或被淡化或被改写,女性主体性被消解。  相似文献   

3.
新主旋律影视剧由主旋律影视剧演化而来,政治性与艺术性、历史性与当代性、媒介性与创新性是其显著特征;新主旋律影视剧具有全面而丰富的教育资源,突出的情感培养和信念塑造功能,有效的客体主体化教育过程;充分发挥新主旋律影视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需要从增强新主旋律影视剧的吸引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末以来,一系列“主旋律”军旅小说接连推出,《突出重围》(柳建伟)、《波涛汹涌》(朱秀海)、《DA师》(王维等)、《惊蛰》(王玉彬,王苏红)、《沙场点兵》(邵均林黄国荣郑方南)等,持续成为被传媒和大众关心的热点。这些作品也几乎都有相应的电视剧版本,且大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创下极高收视率。受到国家意识形态部门的如此厚爱,同时又赢得民众如此的欢迎,表明这批军事题材的作品不但契合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也呼应了这个时代的社会情绪。[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创作在大众文化潮起中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存的语境中,原以精英姿态出现的新写实小说作家们的写作处于在两者之间摇摆的状态。这造成了新写实小说身份的变异,并使其陷入无奈存在与期待突破的双重境域之中。透视新写实小说代表性作家作品,特别是池莉近年创作的转向,可勾画出新写实小说在90年代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孙红震 《天中学刊》2005,20(4):91-93
科学是“五四”时期新思潮向传统势力宣战的两大旗帜之一。“真”是科学的本质,科学思潮在当时强大的渗透性与潜在的导引作用以及“五四”文学先驱对科学的崇奉使得“五四”小说家在创作中注重于对“真”的展现,即求“真”。写实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小说均是如此,只是二者对“真”的追求在表现形态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小说在古今、中外、雅俗三方面的沟通和融合状况我们称之为“三通”,现代小说作家在追求“三通”境界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本文认为,现代小说主要是由近代通俗小说分化为两支发展起来的,新文学作家努力实行小说变革从而突破了古典小说传统,而现代通俗作家则在继承古典传统的过程中努力使其小说现代化;现代通俗作家主要联系古今,“俗而向雅”.新文学作家重在融合中外,“雅而向俗”,两者共同促进小说向“雅俗共赏”的境界发展。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呐喊》与《彷徨》从身体文化学意义上讲是“前身体时代”的历史叙述。小说向人们展示了被吃的身体,叙述了不属于自己的身体和仇恨中的身体,描写了没有尊严的身体,同时表明,在“前身体时代”身体被政治化时的遭遇。鲁迅的小说揭示了中国传统的身体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青年学生在“明荣知耻”的价值对立中,提供了一面检验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镜子。学会做人,最重要的是“明荣知耻”。人民教师必须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知荣辱,树新风。  相似文献   

10.
林徽因的小说理论文字事寥无几,但全是她创作经验的总结。一方面她在创作中忠实践行,另一方面以此为准则批评编选作品,理论与创作呈现为一种互动和共振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关于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历来都有不少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性格悲剧说,一为命运悲剧说。本文则试图从社会悲剧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此文,深入挖掘作者的社会批判意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女性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地表之下的生存,在思想解放的春风中开始痛楚而柔韧的复苏。新时期女性文学从文化“寻父”到“弑父”,从“寻母”情结到“憎母”情绪,从退守女性“私人生活”到展开“一个人的战争”,写作主题不断变迁。本文通过阐述女性文学寻找男人———否定男人———追溯母体———回归自我的精神旅程,旨在呈现女性意识不断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邓春玲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2):44-45,56
《七月》是《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研究者对该诗题旨仍是众说纷纭,因而有继续探讨的必要。《诗经》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的信息,《七月》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认识价值,该诗真实地反映了周代早期豳地农业生产劳动的情况,该文作者对《七月》研究得出结论:该诗为农官所作,是对农民的“同情与赞颂并存”。  相似文献   

14.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解除了全国人民头上的政治枷锁。正是由一政治的民主带来了学术民主,1976年6月中旬.《文汇报》开展一次关于“重大题材为主”的讨论,可以说这次论争是适时且必要的。通过这次论争,人们不仅提高了认识,而且给新时期文学题材问题的澄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励志影片,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而且可以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它闪耀着信念的高贵、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力量。求生还是等死?怯懦使你永作囚徒,希望让你自由高飞。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相似文献   

16.
革命、建设和改革,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部奋斗历程的概括。"革命"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主题,党的群众路线是伴随着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而日渐清晰与成熟的。"建设"一般视为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前这30年间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主题,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都是在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力量基础上不断推进的。"改革"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与主题,党的群众路线内涵不断获得新的丰富和发展,群众路线之"群众"也由抽象日益具体化,党群关系已经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根本考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将"群众"作为所有行动的基本依据和考量标准,党的群众路线与党所领导的人民事业在深度融合、共生互动的实践中不断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篇思想内容极丰富的小说,主题呈现出多层性、复杂性.这从小说中的主人桑提亚哥捕鱼动机、战胜马林鱼等过程,"硬汉性格"人物表现和行动结果四个方面可以明证,另外从海明威的冰山创作原理也可作证.  相似文献   

18.
惜时主题在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以《诗经》和《楚辞》为发端,历经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阶段,这一主题一直是个屡书不绝的话题,至建安时期,文人对生命和人生的关注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女性诗人是中国女性诗歌史上的一次反叛与突破,以前所未有的创作向世人阐示女性的存在与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至公元前一世纪初在古希腊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刀兵扰攘的年代。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希腊文明迅速传播到东方各国,一些西方学者据此将这一代时称为所谓“希腊化时代”,但东方各国其实并未被征服、同化,它们本身源流太深太悠久,不可能失去其灵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们依旧保持着其固的有特色,甚至有时反过来影响了希腊统治者。因此,不能说存在一种单纯的“希腊化”,这完全抹煞了东方因素的作用,过分强调了古希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